通灵少女1.jpg

 

台剧最近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了,脱离了只有男女情爱公式故事,真好。

除了植剧场走向新路线外,公视制播的许多戏剧也让人耳目一新,这次,瑞秋要来推荐由公视和HBO合作的戏剧:通灵少女。

"这是公视与HBO首次合作的跨国影集,也是HBO首部在台湾制播且全中文发音的电视作品,全剧在台湾拍摄,以台湾宫庙文化为主题。"

光是这样的介绍我就觉得特别。台湾文化里选择拍摄的题材,常常会有庙宇、夜市、殡葬的元素,不可否认,这确实是台湾很独特的地方,这也在很多台湾电影、电视剧里看到,"阵头"、"艋舺"、"鸡排英雄"、"夜市人生"、"极品绝配"、"出境事务所"等等。关于宫庙文化,对于年轻人而言,也有很多人只是跟著家中长辈"拿香跟拜",更甚,社会大众对于宫庙也多停留在"收惊、祭解"等仪式或是黑道、兄弟等刻板印象,这次选择从一个通灵者的角度描写,再加上主角年龄是在青春洋溢、天真活泼的16岁设定,以及真人真事改编等,这种融合真实与虚构、冲突与矛盾所激发的故事看点就很有趣。


[[故事大纲]]  (摘自公视简介)

小真是一位有通灵体质的高中女生,因天生有阴阳眼而不堪其扰,她从小被父母托到宫庙修行,跟著金老师学习灵媒工作,解决信徒们的各种疑难杂症。但小真在学校却十分低调,她参加最好混的话剧社,同学们都觉得她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小真没有青春生活,常常手机一响就得回宫庙办事,假日还跑遍丧事灵堂传达死者遗言,直到有天,小真上学迟到,在翻墙时遇见一个超级乐天派的转学生,阿乐,两人结下不解之缘,小真逐渐被这个帅气开朗的大男孩吸引。

  小真一边面临青春期的烦恼,一边要处理信众们的生死大事,她在校园与宫庙两回奔波,闹出许多笑话,同时也在挫折中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仙姑。


故事主角一登场,我差点认不出她是郭书瑶!

通灵少女.jpg

 

我很肯定造型师在造型上帮她设定一个矬矬的香菇头!穿著制服上衣及短裤不穿裙、午休偷溜到社团办公室睡觉、到哪里都骑脚踏车,再顶著香菇头,一副学校及生活都好无聊的懒洋洋态度,除了翘课不是出去玩而是回宫庙问事外,谢雅真活脱脱就是瑞秋的高中生活啊!这个人物几乎就是生活在你我周遭的高中女生啊!

 

只是这个高中女生有点特别,她有阴阳眼、带天命,从小就被以灵媒、仙姑来栽培,一般高中女生下课不是出去玩就是去补习,她要做的是打坐修练、开坛问事、普渡众生。她只想平安低调渡过高中时代,躲过每个人都会绘声绘影聊八卦的那个年纪;她也有高中女生的烦恼,遇见心仪男生,却在第一次见面就因为磁场不干净而吐;情窦初开想告白,别的女生做手工饼干,但她只会加持佛珠、做红龟粿!

 

谢雅真的台语也是一绝。

 

听说初期HBO是希望不要说台语,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看过庙里开坛办事或是乩童起乩? 台语表达在台湾宫庙文化及台湾在地人情来说,还是占有很重要的一席。就我个人而言,如果这部戏少了台语发音,绝对是少掉了很重要的一环,幸好经过沟通,保留台语发音,毕竟比起以国语问事,台湾宫庙绝对是操台语办事才有那样的氛围存在。瑶瑶的台语对于我这个一辈子听惯了长辈们台语口气的人来说,还是感觉得到是因戏而学的台语,但我很肯定她的努力,因为很明显的感觉到她很努力想表达出台语的那种特殊语气。

 

故事在一集一个主要背景下展开,依序是歌手、孩童中邪、校园传说及黑白通吃议员的故事,但对于身为母亲的瑞秋来说,最有感的一定是第二集的故事。

 

第二集的骆玹铭饰演为了让父母关注他而假扮中邪的小孩小凯。透过一次又一次的假装卡到阴,小凯已经开始出现自残行为,最后,是小真仙姑利用大人们信服的仪式,改变离异父母和小凯相处模式,拉近三人彼此距离。然而瑞秋却突然有种感伤,"孤单的人,为了得到身边的人的关心,往往会做一些傻事",小凯这样的行为若不是被发现、若不是父母对他还有牵挂,那最后的小凯会变成什么样子?
 

附身的孩灵,因为以为小凯没有父母关心如同祂,于是结伴(附身)。这个孩灵的动机,恰恰让瑞秋瞬间想起"主君的太阳"。有集主君异曲同工,以"孩灵"为故事主轴,失去父母关心、受虐致死的孩灵,一而再再而三的聚集,彼此陪伴。然而却也因此影响了健康的孩童。很伤心还骗了瑞秋不少眼泪的一集。

 

目前贯穿各集的,大概只有小真和阿乐的互动逐渐产生化学变化。至于小真的改变,有一点点脉络可寻,从第一集的茫然无感,到了第二集已经开始思考求神问卜的人们所需要的是什么,第三集的焦点又跳回了小真成长环境与身分的特殊造成的校园霸凌,第四集又回归延续第二集提到的"珍惜身边的人"。在剩下的两集里,小真到底还要经历过什么样的事件,才能体会到她人生的与众不同与学会接受?就目前的故事走向来说,可能会是从议员选举事件著墨,但两集内能够发挥多少,瑞秋有点存疑,反而是因为阿乐给予小真的初吻,可以预期在下集会逐渐产生波澜。

 

截至目前为止,瑞秋大推这部戏剧!除了很写实的展现出台湾特有的文化外,也让人感受到导演、编剧和制作团队的认真与有趣。每集的一个小时我都看得无比畅快,这部戏的主题其实一直都贯穿在每集中,教导人不要迷信及提出"可怕的是无形的鬼怪?还是人心?"这样的论点。
我喜欢每集由不同人领受所说出的一些发人深省的话语,也喜欢穿插在宫庙通灵事件外的校园生活,谁的校园里没有几个灵异传说?!谁说话剧表演一定要中规中矩?或者一定要由学长姐来担任主角? 这些全在我们日常经历过的生活里可以感受的到。

通灵少女2.jpg

我也很爱ep2小真和金老师、阿宏阿修改编的Rock版茱丽叶,尤其是瑶瑶征选时特地的走音及安插超洗脑的"噢yo,啊哩系挖ㄝ罗密欧" Rap,太爆笑也太真实的台!大赞敢玩自己主题的编剧!玩别人故事里的梗不算什么,那段"嘛咪嘛咪嘛咪吽、罗密罗密罗密欧~"当我不知道和"嗡嘛咪呗咪吽"有多像吗?! 

 

另外,ep4里议员特意说错党内大老死亡时间地点测试小真那段,还有著ep1-4看剧时瑞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身分。

 

这实在是一个很妙的点。

 

16岁的少女如果去请小凯的父母多去陪伴小凯,大概换来的是"大人的事不要管"或者"关你屁事"。或者就像ep3里的教官一样,如果没有说中了过往的一些事,16岁的少女即使说了一些道理,大人们会相信的有几位? 再恶劣点的,大概是议员不为过,绑来了仙姑还得先测试法力再问事。

 

坦白说,小真虽然一直碎念著金老师要她戴的佛珠、贩售著加持的法物及开坛,但若少了这些气氛营造要件,营造出了"仙姑"的身分及这样的生活,小真的阴阳眼只会让她的人生更不便,瑞秋思考转著想著就想起"大太阳太恭实",我想大抵上小真的际遇会和太恭实大同小异吧!

 

还有两集,期待这样题材的戏剧有个完整交代。至于听说考虑开拍第二季...瑞秋就敲碗+洒净符+祷告原班人马第二季开拍!

 

 

 

~~~和大家分享瑞秋觉得的剧中好句~~~~

ep1:仙姑所谓何事,除了解决神鬼的问题外,你要懂人心。--->讲的是行销,也是给迷信的人一些省思。

ep2:鬼是不会住在健康的人身体里,但是常常心情低落、邀请祂们,祂们就会住进来。---->是真实的鬼?还是心中也会产生鬼?

ep3:人真的很奇怪,面对害怕的东西,总是先找好恐惧的理由。到底可怕的是鬼,还是人心里的恐惧呢?

ep4:一直以来,大家都希望我用通灵来帮助别人。但通灵真的能带来好结果吗?

ep4:政治人物都迷信。权力越大越迷信。

ep4: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通灵可以解决所有的事情。

ep4:人若心安,事情自然就顺。---->处事保持心灵平静与淡定

ep4:离战争太近,身边随时有人倒下,根本没有时间害怕。--->对照叙利亚战争的时事,我觉得感受好深。

ep4:如果死后真有亡灵,一定会后悔活著时没有好好珍惜所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