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虛寒體質


我的一位中醫朋友,曾經告訴我:實熱之證,臨牀十難見一。我們常常看到的“扁桃體反覆發炎”“高熱”“便祕”“口脣口瘡”“牙齦腫痛”的病案裏,經過辨證就會知道,大多追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在於一定程度的裏虛寒。

而家長錯把一些“假火”澆滅,如同雪上加霜。

兒童,是人們以爲身體最健康的羣體,不少中醫更是認爲“小兒乃純陽之體”。可是在臨牀上的一個個兒科案例,一個個真實故事,讓我這位西醫轉中醫的女醫,十分震驚:孩子們的身體遠比我預估的虛寒!

01、當代的80後父母身體很虛寒


我接觸的兒童,大多從2歲到7歲,由於中醫不分科,我也有機會給一些孩子的爸媽看病,發現原來如今70後、80後做爸媽的,身體全部是三陰證,非常寒溼,所以生下的孩子,從小就先天陽氣不足。

中國孩子虛寒體質


02、先天寒溼的地圖舌孩子調理一年才逐漸好轉


如今的兒童寒溼到何種程度呢?例如有個4歲男孩,因爲長期地圖舌,鼻炎,腺樣體增生,在廣東看了很多醫生都不好,家長都決定去北京找專家了。機緣巧合我接觸到了這個孩子,因爲他媽媽特別用心,跟着我讀了整整一年的《兒童健康指南》,彼此逐漸建立了信任。我給這個男孩檢查後,發現他脾胃非常寒溼,使用中藥扶陽治療,理中湯合大建中湯,乾薑最大量曾經用到30克,而他才4歲。更重要的是,他斷斷續續喫了一年的中藥。

這個男孩之前無法發燒,最多低燒。她媽媽通過讀書會學習到自然發燒的重要,明白了孩子要通過一次次自然的發燒重建自身免疫力。果然在中藥治療過程中,孩子發了幾次燒,而且越來越高,最後一次39度以上,接近40度。但每次都沒有喫西藥,全部靠中醫治好。此外他媽媽堅持給他做艾灸,4歲的小男孩,喫中藥,做艾灸都乖極了,讓我們這些女醫生喜歡得不要不要的。

一年多以後孩子的體質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地圖舌、鼻炎明顯好轉,維持不發作的時間越來越長。當天氣突變,幼兒園很多小朋友生病時,他反而不容易生病了,小臉紅彤彤的;他的食慾以前過度亢進,現在慢慢恢復平衡。

在治療過程中,小男孩的媽媽幾次焦慮的堅持不下去,找我傾訴說自己爲了孩子全心投入,很努力的學習成長,爲什麼沒有很快好?爲什麼要喫這麼久的藥?

娃娃有天問媽媽:

爲什麼幼兒園的小朋友不用喫藥,而就我要喫呢?喜歡小正太的女醫生聽了此話,心都快疼碎了。但是每次檢查發現他還是寒溼重,治療還得繼續。可是他爲什麼這麼寒溼,我也很困惑。

中國孩子虛寒體質


03、孩子寒溼的原因


有一次孩子的爸爸病了,痛風發作很嚴重,靠止痛藥止痛,還伴有長年腰椎增生,腰痛。一問病史,大概明白了。他因爲小時候肝風抽動症,被中醫建議連續數年、大量的喝羚羊角粉泡水。

他爲了健身,長年游泳,秋冬也遊。羚羊角性寒,做爲慢性調理體質來使用,對陽氣傷害極大;而人體虛寒之後,體表陽氣失去健康的防禦能力,再去游泳,溼邪也深入體內,最後成了肝腎脾嚴重陽虛寒溼的體質。

而孩子媽媽身體也寒溼,孩子從小就先天陽氣虛弱了。現在不少中醫還在死背書曰“小兒乃純陽之體”,可事實是,現在的兒童三陰虛寒體質極其普遍,很多孩子存在脾肺陽虛,心腎陽虛,肝膽陽虛。

2016年2月,一名12歲學生檢測的原穴經絡-生物電能量圖,臟腑能量值45分,滿分100分,提示該學生陽氣很虛弱;脾經、大腸經大幅度綠黑色,提示脾、大腸經寒溼嚴重;這名學生從小尿牀到8歲。

中國孩子虛寒體質


04、比這個男孩虛寒的還有很多


這只是一個案例,我遇到的2-7歲兒童中,還有比這個男孩更虛寒的。有一個2歲多的小女孩,一次患肺炎高熱不退,用麻黃、桂枝到《傷寒論》的成人量,大約一天45克,才能逐漸退燒;之後逐漸減量,治療約10天后康復。

後來小女孩又經過幾次發燒,腹瀉,腮腺炎,急性喉炎等,全靠中醫治好。現在孩子3歲多,上幼兒園了,體質明顯好轉,感冒發燒有時用益生菌都能好,或者喫藥只需小方一兩次就恢復。

這個小女孩的用量,最讓我感到心驚動魄。當時是用小青龍湯與苓甘姜味辛夏仁湯化裁,發現劑量不夠就是不退燒,不好轉;而一達到《傷寒論》寫的劑量,就可以出汗退燒。

我分析一方面與現在的中藥藥效變差有關,另一方面說明孩子寒邪的確很重。小女孩以前長期便祕,家人曾給她喝涼藥煲湯,發展爲頑固性便祕。後來經過扶陽調理,體質改善,便祕也好了。

我大學讀的就是西醫兒科專業,對各種年齡、體重的兒童,如何計算藥物劑量接受過紮實的訓練。對於從新生兒到大孩子,如何把握與成人劑量的區別是有經驗的。正因爲如此,我纔在遇到小兒用量如此之大時,感到很震驚,很不踏實。

所謂藝高人膽大,這麼用藥法,得要求中醫有很厚實的經方功底。因爲扶陽不是亂扶,辨證用藥一定要十分準確,而我還做不到面不改色心不跳,遇到這麼大的藥量嚇得花容失色,真是如履薄冰地走過來。

有些扶陽派的中醫因一時沒掌握好辨證,方子開錯又大劑量扶陽後失誤,就招來他人對“扶陽”與“大劑量”的質疑。如今病人的陰寒體質之嚴重,實際上對中醫的醫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讓醫生要承擔較大的風險。

中國孩子虛寒體質


05、全民虛寒的窘境


醫院的中醫幾乎做不到花太多時間辨證,每天看那麼多病人,幾分鐘內要下決定,這得要求多少神醫轉世纔可以啊?我自認醫術不精,半天只能看1、2個病人。

婆婆媽媽追問各種病史,生活習慣,還要結合做動態的經絡檢測,才積累了一些中醫治療上比較滿意的醫案,讓自己內心感到安穩些。但是這麼龜速的看病,醫生能生活嗎?當然活不了。追求生存,還是療效,居然成了中醫要面臨的兩難選擇。

我只能給自己定位,先做深度中醫個案研究,然後把研究結果公佈出來,向各位家長、醫生們大聲疾呼“下雨了,快收衣服!!”——哦,不,應該是“娃太寒溼了,你們快醒醒吧!”

當然不止娃娃們這麼寒,真實的情況是全民皆寒。有位90後微信大咖寫了一篇文章《我們很年輕,但是我們身體很差》,的確如此,越年輕的身體越差,00後,10後,差到遠遠超過醫生們的預期。

2016年2月,一位1994年出生的大學生檢測的原穴經絡-生物電能量圖,臟腑能量值25分,滿分100分,陽氣非常虛寒,因太虛弱呈現劇烈波動的鋸齒圖形。該學生右眼白常容易發紅,“上火”實爲真寒假熱。

有位民間中醫李可先生,70-80年代就發現國人普遍存在的陽虛體質,他在豐富的臨牀病例中,開創了大劑量扶陽治病的先例。李可先生任山西靈石縣中醫院院長時,西醫搶救不好的病人,從ICU轉中醫科。李可治了上萬例西醫垂危病人,全靠中藥與鍼灸,而且速效,都在半個月、一個月內出院。但是李可先生的處方,需要當地公安局長簽字,因爲全部大量超過藥典。

李可先生創造了很多中醫的奇蹟,給我們這些後學注入了對中醫的信心,也爲我敢增大用藥劑量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因爲他給現代人的寒體質把準了脈,下對了藥。

李可先生晚年來過廣東治病,發現治療效果沒有那麼好了。其實不是他方法不對了,而是如今的病人身體寒溼更嚴重了。比他書裏所寫的觀察,保守估計要寒溼2倍。這意味着大量中醫看不好病的原因,不是中醫不好,而是病人體質迅速下降,病重藥輕,影響了治療。

面對這樣虛寒的病人,西醫還能笑傲中醫嗎?

中國孩子虛寒體質


06、國內現代化醫療思路讓我們寒上加寒


西醫的藥物按中醫藥性看,絕大多數陰寒。更可怕的是,靜脈點滴,直接把從冰箱裏拿出來的藥物,注射到人體37度溫暖的血液裏。寒涼的藥物,以寒涼的方式輸入已經虛寒的病人體內。再加上醫院的封閉式中央空調來友情客串一下,無疑是雪上加霜。

輕者,寒涼的治療方式把病邪向體內壓抑,表面看孩子症狀消失,實際上體質變差。例如退燒後全身出虛汗,用了靜脈點滴後出現眼袋,黑眼圈。一次感冒症狀被抑制之後,越來越容易感冒、拉肚子;食慾亢進或變差,變得消瘦或長胖,容易得各種皮膚病。常感到怕冷,容易尿牀、流口水等等。

重者,寒邪重傷心腎,可能在輸液中,病人就猝死。

各位可以去搜索近年來輸液猝死的新聞,越來越常見,而且兒童猝死也屢見不鮮。

病人猝死,家屬憤怒,暴打醫生......西醫面對的醫患矛盾前所未有的嚴峻。

西醫醫生受不了巨大壓力,被迫離職。首當其衝的是西醫兒科,如前文所述,全國醫院都在鬧“兒醫慌”,兒科醫生缺口已經數十萬。

國家開始禁止門診輸液,停止兒科急診,甚至某些醫院兒科被迫關閉。

但是這些行政措施能解決根本問題嗎?當然沒有。有中醫一針見血的指出引起西醫兒科困境的真相,是“無效醫療”。一批批優秀、傑出的西醫醫生,在爲西醫陰寒、錯誤的治療哲學買單;在爲萬千家庭陰寒、錯誤的生活方式買單。

《黃帝內經》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現代的父母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陽氣,才能使孩子們茁壯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