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動機是一種不需要外界輸入能源和能量的情況下,能夠自我不斷運動並對外做功的機械,對於這種“不消耗能量就能永遠對外做功的機器”構想,曾有無數的科學家們投入研究,但毫無例外的是,他們都失敗了,這個永動機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和動量守恆定律,所以“永動機”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也有人提出過疑問,既然永動機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麼宇宙中的星系爲何一直在自行運轉,就連我們的太陽系都已經自行運轉了46億年之久,根據這個原理我們人類能夠造出永動機麼?

  衆所周知,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存在於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太陽系中(太陽系只是銀河系外圍衆多旋轉臂中的一個小亮點),我們之所以能夠一年四季黑白分明主要是因爲地球的自轉和圍繞太陽系公轉的原因,自從46億年前地球形成以後,這已經成爲了地球母親的日常工作,或許這一工作將會持續到地球毀滅或者太陽系毀滅,隨着人類科學的進步,人類發現宇宙真是人類需要了解的終極奧祕,爲什麼會存在宇宙,爲什麼目前僅有地球有生命,宇宙中的星系爲何一直運轉,這個一直運轉的方式是不是就是永動機的原理?

  爲什麼會存在宇宙和宇宙中爲何目前僅有地球發現了生命這兩個問題目前沒人能回答,但是就太陽係爲何會一直自行運轉還是有個結論的,太陽系的形成有兩種說法,分別是星雲假說和大爆炸假說,星雲假說是說46億年前一個巨大的分子云坍塌後形成了太陽系,這個星雲雲本就有數光年的大小,在坍塌後形成了多個恆星,根據隕石研究得出結論,只有超新星暴走後的心臟部分才能形成這些元素,也就是說在超新星爆炸後的振波使得現在太陽系附近的星雲密度增高,最終使得重力克服內部氣體壓力造成坍塌,形成太陽,然後經由吸積的作用,太陽慢慢的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星星。

  大爆炸假說是說在宇宙大爆炸時期,黑洞爆炸使得內核物質產生裂變反應,而後產生了大量碎片,這些碎片在經過很長時間的膨脹後體積開始從幾倍擴張到十幾倍,上百倍,上千倍,上萬倍乃至上億倍,後經過體積和壓力的核聚變,逐漸就形成了恆星的幼體,經過漫長歲月的融合後,無數恆星相互彭專合併,慢慢的也就變成了太陽,在形成太陽後,經過吸積作用,慢慢的也就擁有了自己的各類行星。

  太陽系之所以會一直運轉,且超過46億年的時間完全是因爲銀河系和宇宙的原因,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河系不斷的呈順時針方向旋轉,而銀河系之所以不斷旋轉原因有兩個,一是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巨大的超級質量黑洞,二是暗物質的原因,暗物質是一種比電子和光子更小的物質,暗物質不帶電荷,不跟電子發生幹擾,能夠穿越電磁波和引力場,這是宇宙組成的重要部分,所以很多科學家就大膽猜測,太陽系、銀河系乃至宇宙之所以一直運轉,完全是因爲宇宙中存在的大量黑洞和暗物質。

  根據近幾年科學研究發現,行星的自轉和衛星的公轉並不會一直這樣下去,隨着天體運動過程中引力坍縮的因素,地球的自轉在未來預計會越來越慢,同理,公轉也會越來越慢,由此可以得出結論,雖然太陽系中的運轉已經超過了46億年,但根據太陽系的原理我們並不能造出永動機,天體旋轉的能量來自暗物質和黑洞,其實也是有着能量守恆定律爲依據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