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烏託邦這個辭彙來說,作為一個目標甚至是理想性辭彙,烏託邦自身就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以及終點。

《心理測量者》是2010年之後反烏託邦題材動畫的優秀代表,沒有之一

在動漫之中,我們常常看到所謂的「happy ending」的結局,但有些鬼畜人員開始做故事最後的故事。這種惡搞讓我們看到了,其實一些很美妙生活的背後夾雜著還是令人不適的狗血。

說回問題,一些煩烏託邦的動漫不是偶然的,還是向上文提到的,烏託邦並不是所有人共同的意識。在《EVA》中,也許LCL之海成為了所有人最好的歸宿,當人們感覺不到痛苦、煩惱、仇恨的時候,人是自由的?

其實當有些事情趨於完美的時候,就會真正扭曲這個社會正常的規則,甚至是會將因扭曲。當我們看見那些發展到極端的煩烏託邦動漫出現時,我們應該深思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正所謂著怎樣一種『烏託邦』形態?而當這種形式出現時,我們是否準備好了,還是隻是接受,接受這一種近乎扭曲的社會狀態?」

當《1984》中的極端社會將一切收編,當《美麗新世界》中高精端的一直管理,我們從文學中看到的故事,正是這些反烏託邦動漫所要反映出來的。不是所有「美好人生」的設定都是我們所需要期許的,反烏託邦的動漫正是要告訴我們,走向美好的道路,是否都是正確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