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戳:

《火箭少女101孟美岐:我就犟!》?

mp.weixin.qq.com


《vogue me》這篇專訪,包含平面在內,全部都很冷。它把人拉入一種冷靜的狀態中,呈現了長久以來孟美岐身上始終存在的核心個性:冷靜、謹慎、清醒、剋制。我看到一些細節,明知是一個毫無退路的人生選擇,依然選擇了;在做下最終決定時要反覆說「不」。

我想起很多未解之謎,比如為什麼可以日復一日堅辛,還保持著積極的心態——因為沒有任何退路,因為真正的害怕。

我想起為什麼,是在我人生中最兵荒馬亂的時間裡我一眼看到了她,是因為我在那個一邊驕傲揚起下頜一邊剋制說「人無完人」的臉上看到了,我長久以來最渴望的一種心性和意志。

謹慎,大膽,決絕地對待自己的每一個選擇,對每個選擇都極負責任。我都知道,但我做不到。

我做不到,我覺得很少有人能徹底的做到。

每個雜誌的專訪,其實都像是和她個性中某一面的對話,Vougeme對話到了非常核心的一面,冷靜,剋制,那是內化於這個人每個選擇背後的性格因素,這篇文章中提供的很多心理細節,解釋了很多事情,也許平時總是隱藏得非常深,但我知道,那是她最寶貴的,也是對我吸引力最大的一部分。我知道那種冷靜,一直在那裡,她一直在提醒我,那是我內心最需要的東西。

vogueme這樣拍這樣寫,當然一方面也是為了配合雜誌風格,但另一方面我覺得也很大膽,純粹的冷酷。對孟美岐,甚至是帶著旁觀者的欣賞吧,因此毫無保留的,把她最核心也最單一的東西掏出來了。我們這個時代,年輕女性的酷,正是如此,冷冰冰的,但血紅的決心和蔚藍的希望都在心底。

cr:微博


通篇看完孟美岐在vogue me的採訪後,我是很驚喜的,喜歡她一年多了,常常覺得自己沒有真的瞭解到全部的她,今天也是,對孟美岐又有了新的認識,而且是沒有想到過的很驚喜的認識。

她在海外的經歷、心境,成名以後時常被提起,她說了好多遍,這次的側重點是決定去海外的決心,這麼一想還真是啊,小小年紀就這麼堅定地要走這條路,不給自己留Plan B,好有魄力的一個人啊。因為喜歡跳舞,所以枯燥乏味的練習、前路茫然的練習生時期也無法磨滅她就是要走這條路的熱情,她真的是「就算跌宕 我寸步不讓」。

我知道孟美岐對待自己的作品一向是很認真的,但我更驚喜的是原來她這麼倔強,她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公司給自己的歌和她的聯繫在哪裡,對啊,作為歌手,出的作品當然是要唱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將自己融入進去才能做出好的作品才能唱得好。

孟美岐小小年紀,就這麼有主見,堅持自己,用心對待作品。我想起了她在星空演講的時候,稿子已經有人寫好給她,只要照念就行了,可她說「這不是我會說的話」,然後自己提筆認真寫。有say no的底氣,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我真的很佩服。

其實之前我是很煩那些正能量語句的,覺得都是些雞湯,但是喜歡孟美岐以後,老是會被她按頭聽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哈哈哈,聽著聽著慢慢也就信了,因為孟美岐本人就是這樣正能量的人,像「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一樣,她用自己的經歷證明瞭這不是一句空話,當個正能量的人挺好。

孟美岐是真的很喜歡現在的職業吧,她用「太愛太愛太愛」去形容,之前也說過如果不做現在做的職業的話,她不知道自己會去做什麼,因為她從來沒有想過,她會一直唱跳到她不能唱不能跳為止,我必須要說孟美岐真是天生藝人,業務能力這麼好、這麼自製還這麼愛自己的職業,她肯定會發展得更好的。

不過話說回來,有她這樣「在家真的好無聊,還是去工作吧」的想法的人,在哪行哪業不會成功呢?

本篇採訪讓我驚喜的就是圖裡第一個和第三個回答。

藝人是喫青春飯的,好像成為了共識,可她卻不認同,她說她不會,她就是犟,就是要唱就是要跳一直到沒法唱跳為止,這是多炙熱的喜愛啊,我就是喜歡她這樣倔強,不妥協不放棄。

就像她自己回答的一樣,孟美岐的可塑性非常強,我相信她未來一定會星途璀璨,未來可期。

最後貼一下孟美岐推的歌單。

真的很好聽!

Freya Ridings《Lost Without You》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bstRBU @QQ音樂

火箭少女101孟美岐《犟》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veFRBq @QQ音樂

Vogue Me這套圖拍得也很好,孟美岐表現力很不錯。


我引用一下百度百科裡「工匠精神」的一些話:

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 「短、平、快」(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當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再出新品、再圈錢」的循環時,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信仰,看著產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通過高標準要求歷練之後,成為眾多用戶的驕傲,無論成功與否,這個過程,他們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脫俗的、也是正面積極的。

所謂工匠精神,第一是熱愛你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給你帶來的錢;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兩個字。他們不跟別人較勁,跟自己較勁。

許多具備了「工匠精神」的企業往往是行業裏的奢侈品牌,比如瑞士的手錶製造行業。因為要做到完美必須耗時長,成本高,因此價格也會更高。

這樣近乎完美的去追求自己夢想的人,在當下,就是奢侈品。

調整了一下原答案的順序。


先說兩個俗到不能的字:絕了

從去年6月9號偶然看到101第三次公演舞臺《女孩》開始,我的人生改變了。我從兩耳不聞娛樂事,變成專心致志孟美岐(誇張)。

青春是一場賭注

我知道孟美岐對舞蹈對舞臺有著深厚的熱愛,但也第一次知道她從沒給自己planB。人生拿來做賭注,給我是想都不敢想。火少最開始我都有關注,她的隊友張紫寧就曾說過,出不了道回去考研當老師。我覺得這是一個正常人都會做出的後手準備。

然而孟美岐她沒有。

可能有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更多是她與生俱來的倔強吧。一條路走到黑的認死理,讓她在練習室裏一遍遍的揮汗如雨,在宿舍和工作室之間一天天的無限循環。海外兩三年,經歷過自己的站子跑路,她也只是低頭笑了笑,繼續舞臺。出道兩年後,都沒有一張自己的個人手幅,她就把團體的手幅貼在牀頭,繼續練習。

看不到光看不到頭的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有過脆弱,卻從沒有過放棄。深夜電臺裏,溫柔輕緩地說出的是「今天也努力了呀,今天比昨天更進步了呢。」

對自身的認死理,也傳遞到了她對作品的態度上。她甚至敢跟給自己恰飯的領導叫板,讓《犟》裏取消了那首和她無關的歌。她對自己的認知和定位準確到可怕,也堅持得可怕。都說90後是很注重自我的一代,但是敢這樣執拗反抗去堅持自我的,我身邊沒有,我自己也沒有。

她也確實有可以抗衡的底氣和實力,可是私下裡給人的印象卻是"活得謹慎又小心"。她向來謙遜又有禮,認真又專註,幕後的工作人員這樣說,和她合作過的前輩們也這樣說,和她一起戰鬥過的101女孩們也這樣說。

如何評價火箭少女孟美岐? - 唐宋元明清的回答 - 知乎

臺上氣場全開,實力大魔王,臺下安靜寡言,溫順小綿羊。不過熟悉之後,私下就比較「女孩子一點」,也會發出「盒盒盒盒盒」的傻笑,也會帶著「女明星的端莊」。或許反差很大,但不變的都是她賭上青春對舞臺夢的努力和堅持。

夢想不矯情,努力很酷

夢想可能有人認為矯情,但我有個朋友和我說夢想很奢侈。我有同學想學心理,最後因為就業率讀了會計。也有朋友想當保衛人民的警察,後來做了老師,因為穩定。大部分人都是這個社會上的普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與自己最初的夢想漸行漸遠。

夢想需要時間,需要汗水,會消耗金錢,會消耗青春。還不一定會實現。這其實也有上一段的話題,這是拿自己的人生做一場豪賭。

然而孟美岐她做到了。

這是偶然嗎?我覺得有必然。她會在別人聊八卦時對著鏡子練習,她會一點一點地去扣表情動作的每一個細節。她自己也說,她其實不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舞蹈動作也不是一看就會的,難得地方也會覺得腦子不夠用,那怎麼辦呢?就練啊,一直練,練到聽著音樂就條件反射下意識做出動作,纔敢上舞臺。

就這樣不屈不撓,對每一個細節都細細打磨的精神,放到各行各業,她都會做出頭,只是她選擇了舞臺。

「在家裡面看電視,收拾房間,聽音樂,健身,餵狗......哎,真的好無聊,還是去工作吧。」 「我實在太愛太愛太愛我現在的職業了。」

我不敢相信這是一個98年的姑娘說出來的話,我感覺她活在上個世紀,這得是多大的熱愛才能產生的嚮往啊。重複三遍的「太愛」,讓人嫉妒羨慕又由衷欽佩。

最後,我也來期待一下,臺下我被一片紫海環繞,看著舞臺上我愛著的那個女孩兒,想想都覺得酷。


5月17日VogueMe公眾號頭條發表了專欄採訪《火箭少女101孟美岐:我就犟》,即將登上VogueMe六月刊內頁、一向低調少言的孟美岐,在這篇採訪中前所未有地透露出自己夢想的心聲。今天我們就帶你深入解讀這篇乾貨滿滿的採訪,以及VM大片背後的隱喻。


五月紅塵略過,她是幽藍中那個美夢

你會害怕與這樣的她直視。

不是因為「鬼魅」,而是你的心臟承受不來這種撲面而來的壓迫感。

紅是最熱烈亮眼的顏色,

但在她身上層層遞進的疏離之幽藍的面前,

紅也只能淪為安分守己的陪襯。

我想起了《倩女幽魂2》。

這一幕,讓多少人念念不忘。

除了哀怨美艷的那張臉,還有幾人記得這個故事。

火熱的大紅嫁衣,密林中幽藍的夜色與霧氣,黛眉輕蹙,百鬼夜行。

紅與藍,你想融入哪片背景?

裙角翩躚的香氣和神祕誘惑的低語,你選擇與誰攜手同行?

背後喧囂,月色溫涼,她選擇走入潮濕寂靜的夜。

做玩命之徒,給青春一個最瘋狂的禮物

如果你有看過這個採訪,你會發現看似「一步一個腳印」的孟美岐纔是玩命之徒。若有一天化身末路狂花,也許她會為了自己的信仰,「You jump,I jump」,毫不遲疑開著敞篷車,一路大笑往懸崖下衝去。

「十一二歲時瘋狂地迷戀上了街舞,從此之後她便活成了個小男孩,追求力量所帶來的美感」,「當舞蹈工作室推薦她去海外做練習生,她便義無反顧地去了——只因為太想接著跳下去」,「這是一個賭注,但我沒有給自己Plan B」,「每當想到自己可能無法出道,她便會自己被自己嚇到。但是她一次都沒有想過要回去」。

誠然,不是每一場拼盡全力都能有合乎心意的結果,但沒有拼盡全力的人生只會止步不前。

說是玩命之徒,VogueMe卻也形容她「仍然活得謹慎又小心,像是對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格外珍惜」。可以說,她算是一邊「玩命」,一邊又心細如髮地做出各式選擇。

多少人在《創造101》裏被她挽救隊友蔣申的一幕震撼。她怎麼會不哭呢,鏡頭下做出抉擇的她自然是個看上去委委屈屈寸斷心腸的小哭包,但她選擇蔣申的理由卻邏輯清晰冷靜、想法令人嘆服:出於感情,但更是出於蔣申的表現「值得救」。

你以為她冷靜到極致了,她又會為了冠軍的王座、心中的那個「最中間的位置」不眠不休。除開個別情況,決賽前每天幾乎只休息2到3小時,不要命地訓練,目標只有一個:第一名。

時隔一年,她銳氣更甚,製作最新EP《犟》的時候,為了公司選的一首歌糾結良久,然後把領導們挨個問了一遍:「這首歌跟我有什麼關係?」,而這首歌最終沒有出現在這張EP裡面。在《犟》這首歌裏,她自己填詞:帶著傷去頂撞,就算跌宕我寸步不讓。

她一直在尋找和歌曲微妙又珍貴的聯絡信號。她的鋒芒和情緒不可以是海底針不可尋,她只想像疾風刮過,試圖讓所有感受到這風的人與她達成心心相惜的情感共鳴。

夢想捲起風,塑造她的面孔

「我一直想傳達的還是夢想,因為它真的困難,不是說說就可以的。總有聲音告訴你不要去追逐它,但是,一個失去了目標的人生其實很可怕。」

她就沒有打算標新立異,「不在乎自己在別人眼裡看起來酷不酷」。所以她所說即所想,所思即所述,在《星空下演講》中的發言稿,是她拒絕節目組提供的稿件,自己寫的。

其實這個發言相比之下有些磕磕巴巴,用詞也並不算很優美。如果要說聽眾有什麼感覺,那就是班級優秀同學在講臺上不好意思撓撓頭,上去羞紅了臉後半激動半緊張的狀態下會說出的話。

不過她這樣的態度相反讓人不知道如何批駁,她站在你面前,跟職場上尚懷夢想和天真期冀的所有年輕人一樣,因為不願屈服於某種隱形的規則,固執地一邊出些小錯,一邊真誠地把她心裡話全數倒出,也不怕圍觀的社會人笑話。

可再細讀這篇採訪,你又不敢僅僅把她看做是個莽撞新人。

「她像個老人,一遍一遍告訴年輕人『你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能得到回報,只是時間早晚』 」,「她不害怕別人給她貼上一個『努力』的標籤,即使這個標籤聽起來『不酷』,又苦又累又不合時宜,『因為我從來沒有不通過努力直接得到過什麼,從來沒有』......這讓她堅信幸運不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有些人必須要通過努力來摘得成果,而非僥倖 」。

關於成功,關於夢想,其實真理和正確路徑總是老套又簡單,但人們往往一邊嘴上說著會努力、會有夢想,又一邊以最功利的心態故意忽視這正確路徑的存在。孟美岐卻坦然說出來,對,就是要拚命努力,因為幸運不會降臨到每個人頭上,僥倖心理沒有用處,就是這麼殘酷。

多少人談論過夢想和努力,感動別人也感動自己,但最終淪為現實和懶惰的奴隸。孟美岐卻不同,你在她每一個舞臺動作、每一句現場live演唱的聲線中,都能隔著屏幕感受到她數年來在舞臺下面揮灑的汗水。

正因為如此,在她談起夢想和努力的時候,你會好奇地聽聽她打算講些什麼,而非「又是那一套」的下意識反應。因為她,就是夢想和努力本身。

弄不破的白紙,到哪都有出頭天

VogueMe:如果娛樂市場是個大超市,你會希望你是什麼產品?為什麼?

孟美岐:一張白紙,一張不容易被弄破的紙,紙張質量極好,可以有無限想像空間和塗畫方式。

孟美岐的粉絲有時會叫她「小風箏」,因為她在一個關於青春的採訪話題中說,青春是風箏,會隨著風,飛到她該去的地方。

如果說這兩個回答有什麼最大關聯,那可能是都有戴著腳鐐跳舞的意味。

藝人自由嗎?若有自由的那一天,她的身份就不會是藝人。

不僅是她,其實人人都身負或輕或重的負擔,但自由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不管身處何處做何事,人們總想衝破牢籠,把自己這張白紙塗滿自己想塗畫的顏色。

她日常在家很愛塗色,把一張張初步勾勒出輪廓的白紙填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這也是對人生瑣碎小事的一種掌控。

對VogueMe的這個回答,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不容易被弄破」。

她不僅有著到哪都能重新開始的覺悟,還有努力「打造」自己的清醒。重新開始,要謙遜自製,要瘋狂吸收所有全新有趣的東西,跳躍觸摸和拓寬自己能達到的極限。「打造」自己,纔不會「被弄破」,要保質保量完成每一個作品,纔能有下一次進一步想像和挑戰的可能。

她有了這樣一種精神,那麼不管到哪,或者換個行業重來,也許都會有出頭天。

我私自揣測,如果她某天從舞臺「退休」去開舞蹈學校,憑著這股韌勁,似乎也有開成全國知名品牌的可能。

希望她永遠都是這樣一個「頭鐵」新人,「我是與生俱來太倔強,不被理解才會超乎想像」。

路在她腳下延展,未來精彩無限。

轉載自孟美岐時光站「頭鐵」新人孟美岐:失去目標很可怕,要做不易破的白紙


始於顏值,終於人品。

照片已經拍的很有高級感,可是還不夠觸動,這篇採訪,應該是孟美岐回國以後最為走心的採訪,沒有之一。

你覺得音樂更多的是藝術品還是消費品?

「兩者都有。聽眾更多是把歌曲拿來聽,拿來消費;但是製作這首歌的人,唱這首歌的人會更把它當成是藝術品,因為這是他/她的作品。」

你覺得藝人是喫青春飯的嗎?

「起碼我不會成為那種喫青春飯的女藝人,我會一直跳到跳不動為止」

如果娛樂市場是個大超市,你會希望你是什麼產品?為什麼?

「一張白紙,一張不容易被弄破的紙,紙張質」量極好,可以有無限想像空間和塗畫方式。

我喜歡孟美岐,一個完整的人,活生生的人,她比我,更堅強。


她不害怕別人給她貼上一個「努力」的標籤,即使這個標籤聽起來「不酷」,又苦又累又不合時宜,「因為我從來沒有不通過努力直接得到過什麼,從來沒有」,「但是不幸運有時候卻又是我最大的幸運」,因為這讓她堅信幸運不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有些人必須要通過努力來摘得成果,而非僥倖。在孟美岐看來,敢於承認自己努力,而不是用幸運、天賦來講故事,這纔是一個很酷的事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開始拒絕承認自己是努力的。因為一旦承認努力,不如人意的結局會變得更加苦澀;美好的結局也會因為「努力」二字,比起那些看上去「隨隨便便」就成功的人(甚至那些還沒成功的人),似乎變得低人一等了。比起承認努力,選擇裝作毫不費力纔是一枚安全牌。

一個「毫不費力」的學霸似乎總是強過一個「努力」的學霸,一個「毫不費力」的偶像似乎纔是天生偶像。

而這個敢於坦言自己「努力」的女孩,就算這個標籤聽起來不酷,在我這裡也酷得不行。

Q:你覺得《創造101》算是讓你一夜成名嗎?

A:沒有一夜成名這個東西,都是靠慢慢累積。

努力很酷。

「我一閑就很慌,寧願忙著,每天被工作佔有」,她形容不工作的自己「十分無聊」,「在家裡面看電視,收拾房間,聽音樂,健身,餵狗……哎,真的好無聊,還是去工作吧。」

?搞到工作狂了。

她之前和粉絲約定要開自己的演唱會,如今終於允許自己偶爾幻想一下:「臺下坐著很多人,全是一片一片紫海的應援色,想想都覺得酷。」

會的。等你。


不知不覺風波過去快一年了,曾經我打投的那個女孩不知道她如今過的好不好?今天在微博亂逛,無意中看到了vogueme的這篇採訪,粗略一看符合她的人設,也像她會說的話。

從我在創造101中認識她開始,她在我心裡就是唯一的C位人選,人羣中她就是最矚目的那個,有些人天生就自帶光環,她就是那個。送她C位成團,以為會一路平步青雲,哪知道她的每一步這麼艱難,如履薄冰。慶幸這一切都走過來了,今年資源似乎也開始回暖,一切都開始朝好的方向前進,屬於她的春天晚到了6個月,扼腕中也帶著慶幸。

細細讀了這篇採訪,感受良多。她身上的不屈和倔強帶給人溫暖和光芒。年紀輕輕,通透的讓人心疼,不想去觸摸她這沉寂的大半年經歷了什麼,也不想知道她在三方公司合約的裹挾下經過了什麼,一句「我從來沒有靠不努力獲得過任何」讓人瞬間釋然。對任何東西都不抱希望時,唯有努力才能劃破暗夜,不靠投機取巧,只靠努力踏實一定能踩出一條屬於她的通天大道。

很慶幸對事業的專註與純粹賦予了她對生活的鈍感,這份通透和執著讓混跡十幾年職場的我自愧不如,她身上的閃光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最後,看好她會真正成為歌壇的破風手!在不同的戰場,我們一同努力。加油!小金子!


首先,她在各種採訪的回答體現的三觀和行為習慣是一致的,這種表現提升了回答內容的可信度,因為正常情況沒有人的三觀和習慣是說變就變的。其次,她的言行是一致的,說努力就是真的努力,說犟就是真的犟。

至於內容本身,我很驚訝於她表面的憨與內心冷靜的對立,也許天秤座是這樣平衡自己的。

她是一張質量極好的白紙,又像是一本內容玄奧的書,我極有興趣一頁一頁翻下去,後面大概率會有太多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你猜呢?


努力,是這個浮躁的時代最樸實卻又珍貴的口號,而孟美岐是這個略顯old fashioned的口號的代名詞,也是平平凡凡的我繼續不斷努力的信仰。

孟美岐說,她從來沒有不通過努力直接得到過什麼,從來沒有,但是【不幸運】有時候卻又是她最大的【幸運】,因為這讓她堅信【幸運】不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

她說,敢於承認自己努力,而不是用幸運、天賦來講故事,這纔是一個很酷的事情。

蔡依林用十幾年如一日的勤奮和刻苦創造了屬於她的時代。而欣賞並傾佩蔡依林的孟美岐,我希望她好好保護身體,用健康的身體去迎接屬於她的舞臺與光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