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古英二我相信許多男生看見這個名字總會有一種陌生而又特別熟悉的感覺...

不過說起這個名字,我們就要把鏡頭拉回到上世紀60年代的拍攝現場。

這張照片網上流傳非常之久,而照片中這位正在嚴肅批評奧特曼的男人,就是圓古英二。(一旁的小怪獸表示很心疼)

圓谷英二

他是日本著名特攝

公司圓谷株式會社的創始人,反戰人士。

但更能讓人記住他的是奧特曼之父、哥斯拉之父等一系列的名頭。

他更是全世界第一個敢對哥斯拉、奧特曼呼來喚去的男人。

作為近代日本特攝理念的奠基人,他被世界尊

為「特攝之神」,是開創了日本特攝業的終極元老。

上世紀50年代,圓古英二想拍怪獸片,可在那個沒有CG又沒有特效的年代下,圓古英二用一顆執著並又智慧的心,走出了他自己的道路。

圓谷英二

1901年7月7日,圓谷英二在日本福島縣出生。他3歲就喪母,父親也另娶新歡,是外祖母把他一手拉扯大的。

少年英二的夢想,是當一名飛行員。在15歲的時候,他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到了當時日本第一所飛行學校。

即使民治維新之後,飛機在當時的日本依然是個稀罕玩意兒。

「人倒霉的時候,喝開水都會塞牙。」這句話用來形容當時的圓古英二可以說是相當貼切。

圓古英二才入學沒多久,這所學校唯一的飛機就因為事故墜毀了...

這是當時的新聞

圓古英二當時表示真的日了狗了,而當時坐在飛機上的教官也對圓古英二說:「麻煩你那隻狗借我日一日!」

飛機沒了,教官沒了,學校就這樣倒閉了。

當「飛行員」的夢想破滅之後,圓古英二便進入了現在的東京電視大學。

生活的拮据讓圓古英二不得不在學習之餘,在另外一家玩具廠打零工。

而在玩具廠打零工的閑暇日子裡,圓古英二遇見了一位大牛,也是一位改變了他一生的人攝影師枝正義郎。

正在給哥斯拉訓話的圓古英二

當時的枝正義郎已經是當時日本影視圈的大牛,枝正義郎當時一看見圓古英二就表示這個年輕人太太太太符合他的要求了。不但懂飛機方面的知識,又有各種各樣的創意。

於是在枝正義郎的軟磨硬泡之下,18歲的少年圓古英二便開始踏入到了影視行業。

可即使是有著過人才能的圓古英二,到了影視圈也表示這一行根本不是人混的,摸爬滾打了將近十幾年依舊沒有什麼起色。

直到1937年侵華戰爭的開始,他才有了第一次拍攝自己作品的機會。

當時的日本,對國內電影管制相當嚴格,禁止拍攝任何具有批判社會傾向性的電影,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的時候,所有的影片已經被限定配合戰爭。

因為擅長拍攝虛構的鏡頭和擁有過硬的特攝技術,圓谷英二被日本軍方看中了。

圓谷英二和他製作的模型飛機

於是他便被日本軍方命令拍攝了不少脫離現實的「抗美神劇」,作為日本軍方洗腦的影視作品。

在日本攻擊珍珠港成功後,圓谷就拍出了轟動一時的特攝電影《夏威夷大海戰》。

《夏威夷大海戰》中的製造出來的珍珠港全貌

在完全沒有電腦特技的年代,圓谷英二和他的小隊模擬出了無數逼真的戰鬥場景。

據說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場地,上面就有無數戰艦、飛機、假山和房屋。

在這方寸之地,圓谷英二拍攝出了一個個宏偉的戰鬥場景。

無數不懂特攝的觀眾都認為這就是真實的作戰場景,無不為之嘆為觀止。

圓谷英二與航母模型

不過,這種過於真實的畫面除了給圓谷帶來名氣之外,還釀成了一出大悲劇。

隨著日本的戰敗和軍方的倒台,美國日盟總司令部開始駐紮日本。

因為畫面太過逼真,美國人完全不相信這些「抗美神劇」是用模型拍出來的。

他們直接把圓谷英二拍攝的電影定位為「紀錄片」,逼著要他交出「攻擊珍珠港的真實記錄膠片」。

《夏威夷大海戰》的逼真場景

哥斯拉的由來

1954年3月1日,一艘名為第五福龍丸的漁船在外海打魚,而美國卻在附近試爆了一枚氫彈。

放射塵直接落到漁船上,上面23位漁民回港後陸續患病死去。

再加上二戰時,日本人直接挨了美國扔在自家的兩枚原子彈,核輻射的恐懼一直籠罩著日本人民。

原子彈轟炸後的日本

為諷刺美帝帶來的無盡核恐懼,圓谷英二被封殺後的第一部作品——《哥斯拉》誕生了。

哥斯拉是一隻受強烈核輻射影響長大變異的小蜥蜴,他再次將戰後復興的日本捲入毀滅性的危機。

1954年,第一部《哥斯拉》電影

當時有一種名叫定格動畫的拍攝手法,可不但使拍攝十分耗時。

而且還會讓動作極其不連貫,失去其特有的「生物性」。

為了逼真的效果,圓谷首次製造了可以讓人穿著的特殊怪獸皮套,人穿上去後便像真的怪獸一樣。

哥斯拉皮套的哥斯拉演員

就這樣,圓谷英二再次以驚人的精細度實現了城市被怪物破壞的恐怖場景。

此後,哥斯拉更是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怪獸。

到現在,與哥斯拉相關的電影已經超過了30部,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電影系列。

進入20世紀60年代,日本民族的娛樂中心也從電影轉向了電視。

圓谷英二也開始向電視節目進軍,著手於製作能使孩子和大人一同欣賞的作品。

於是,1966年這位維護宇宙和平的正義使者——奧特曼就誕生了。

1966年的初代奧特曼

他是來自遙遠M78星雲的光之巨人,身高40米,飛行速度達到5馬赫。

日常任務是對抗襲擊地球的怪獸和宇宙人,維護這個世界的和平。

初代奧特曼

這位穿著緊身衣的英雄一出來,就馬上就俘獲了無數孩子的心。

尤其是那個放大招的姿勢幾乎成了一代兒童見面的打招呼方式。

初代的奧特曼一上映就把當時的怪獸熱潮推到了頂點,年輕觀眾可謂徹底迷上了這部作品。

因為原本只能在電影院才能看到的大型怪獸,現在每天都能在電視中觀看了。

每一集都會出現的新怪獸,更是孩子們在學校最大的談資。

初代的奧特曼在當時的日本直接創造了42.8%的驚人收視率。

要知道2016年的央視春晚收視率也不過30.98%,奧特曼到底是怎樣一個轟動法不言而喻。

初代奧特曼

說起奧特曼,大家可能對一個奇怪的設定有點疑惑,那就是奧特曼只能在地球戰鬥3分鐘。

正打得激烈的時候,奧特曼胸前的能量燈就會發出「滴咚滴咚」的響聲。

圓谷英二說這是因為地球上的太陽光不夠補充奧特曼所需的能量,才會造成這樣的情況,簡直是讓大家捏了一把冷汗。

這是圓谷英二對我們說的最大一個謊言。

原來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劇組——太窮了。

在那時候,一集奧特曼的製作經費是1000萬日元。

從1966年到1968年兩年間,圓谷製作就已經負債了兩個億的日元,可謂相當的慘烈。

所以在打鬥過程中,為了人道和「製作經費」著想,奧特曼都會盡量把小怪獸拖到山谷里再開始戰鬥。

這樣屋子的模型就不會被弄壞了,就不用再多花一筆錢來修復模型了。

但是這種山谷打鬥的戲份多了觀眾也不滿意,所以圓谷英二才想出了3分鐘「真·奧特曼」的設定。

賽文奧特曼

儘管經營不濟,一直虧空,但圓谷英二仍一直堅持著。

因為這不單是自己的英雄夢,更是屬於電視機前孩子們無限美好的幻想。

繼《初代奧特曼》後,1967年圓谷又拍了第二代奧特曼《賽文奧特曼》。

在拍完《賽文奧特曼》的1970年,圓谷英二就在家中去世,享年68歲。

但是圓谷英二離去,並不代表著特攝就此死亡,更不代表奧特曼離我們遠去。

圓谷英二的後代,也一直繼續繼承著父親的英雄夢,創造出一代又一代被我們奉為偶像的英雄奧特曼。

我國最早引進奧特曼已經差不多接近21世紀,那時已是「平成」的時代了。

平成三傑,即迪迦奧特曼、帝拿奧特曼和蓋亞奧特曼。

雖然現在看來奧特曼確實傻到掉渣,穿著緊身衣,用廣播體操來打怪獸,各種奇怪的設定和俗套的劇情。

但是他展現的效果卻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和氣息,這是與冷冰冰的電腦CG技術有別的歷史情懷。

回歸到圓谷英二為什麼要拍奧特曼的問題上來。

我們需要一個英雄。是的。我們不是神,只是普通人,普遍缺乏安全感。

我們天生就喜歡追隨在強者身邊,即使我們讓步了部分自由,也要尋找安全感。

越是普通人,就越需要神,需要強大的心裡靠山。有神,就會去拜神,無神,就會去造神。

周國平曾經說過:在神話時代,神替人解釋一切,安排一切。

神話衰落,哲學興起,人要自己來解釋和安排一切了,他幾乎在躊躇滿志的同時發現了自己力不從心。

面對動物或動物般生活著的芸芸眾生,覺醒的智慧感覺到一種神性的快樂。

面對宇宙,它卻意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

人失去了神,自己卻並不能成為一個神,或者用愛默生的話說,只是一個破敗中的神。

我相信部分喜歡奧特曼的人,就是把奧特曼當成了心靈的歸屬,對吧。

動圖

人總是傾向於相信點故事的,故事的真實性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中情感的真實性。

只要奧特曼還是個英雄,還能能成為人類部分心中的力量來源,那麼他就符合當初拍攝奧特曼的初衷。

縱使世間再多磨難,再多邪惡。只要奧特曼一天不消失,圓谷英二給我們傳達的愛與正義就不會間斷。

正如奧特曼裡面經典的台詞:

直到最後都不放棄,將不可能轉化為可能,這就是奧特曼!

歡迎關注「Floatingbird」與你分享最新資訊趣聞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