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政府在2018年1月3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辦公類建設項目管理若干意見的通知》(廈府辦〔2017〕234號),這份文件由廈門市國土房產局、規劃委、建設局、市場監管局、行政執法局等五部門聯合制定,涵蓋從建設、銷售、驗收交付乃至於後期過戶轉讓的方方面面,堪稱廈門乃至福建史上最嚴辦公用房管理規定。

該文件下發後,本號曾於2018年1月17日寫過一篇題爲《斬向soho的一把利刃,詳細解讀廈門史上最嚴辦公用房限制政策》的專門解讀,相信關注本號一年以上的朋友們會有印象。當時筆者就已經感受到辦公用房當商住房銷售,會在此後引起軒然大波,並且會有不少購房人受騙上當。因此第一時間對政策文件進行解讀,希望購房人可以第一時間瞭解政策,明白真相。

今年以來這些辦公用房陸續進入交房季,短短三個月,已經先後有龍郡青年城和海西9號的購房人就此事進行維權,上了電視節目(2019年1月26日、4月3日晚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廈門市有關部門也已經介入調查。

而對於今日曝出的海西9號事件,筆者在2017年11月8日的一篇文章就已經提示過風險,因爲當時該項目的宣傳推廣到了福州。且廈門的soho售價要比福州的低,因此銷售人員打出了“用閩侯soho的價格買廈門的soho”的廣告,從福州一車一車往廈門拉投資客。然而,廣告看似很誘人,許多人並不瞭解的是廈門的soho之所以便宜,是因爲管控也更嚴。

這種嚴格的管控主要體現在:廈門的辦公用房不允許加層(無論層高几米);不能裝修爲居住用房;茶水間、衛生間要像辦公樓一樣集中設置(沒有獨立衛生間);套內不得設置排煙井、管道井、廚房等;違反上述規定不能通過竣工驗收,也就不能交房。甚至有一些辦公房規定只能銷售給企業。

爲了防止開發商誤導消費者,廈門市規定銷售時不得用“幾房幾廳”和“公寓”這種銷售住房的字眼,辦公用房銷售時必須如實宣傳、在售樓部設置公示欄,開發商必須與購房人簽訂告知書和承諾書。

然而,這些政策並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如今到了交房季,該出現的問題出現了,至於接下來這些事情如何解決,如今只能等待廈門市場監管部門的立案調查結果,當然,購房人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過去一年中,除了買soho的維權之外,買店面的也維權(主要是返租落空或者店面沒生意),因此,如今樓市下行看得更明顯,買非住宅投資的風險要比住宅大得多。最後再次提醒大家,管好手,管好錢,該爛在倉庫裏的房子就讓它們爛在倉庫裏吧,哪怕是腰斬價清倉大甩賣也要慎重考慮。

這一篇加上前天關於泉州經開區中小學招生那一篇等等,你們會發現,很多風險我都是老早就提示過了的,有需要的時候我都會有言在先,剩下的你們可以自行把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