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斗拱這樣的古建築節電,在做現代建築設計的時候有什麼啟示?

或者說,可以怎麼變相應用這種方法用在節點設計上,得到一些出於東方建造歷史,同時又不失現代感的建築節點,而不會像世博中國館那樣裝裝形式。有案例否?如果有,是否又與榫卯結構太過相似而無法分辨?


上週聽了張翼來我們學校講的《中國古代木構的現代性思考》。裡面提到的一個做法是,從斗拱的結構作用出發,在用鋼結構的新建築中將斗拱轉化為斜撐。所以,我覺得從節點的結構性質出發來進行現代的演繹,或許是一個方向。

2010 年上海世博會上中國館的整體造型似斗拱,實際上卻又並非斗拱。所謂斗拱,是典型的榫卯結合構件,由鬥與拱組合而成,從柱頂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與拱之間的方形墊木叫鬥,兩者合稱斗拱。作為力傳遞的中介,斗拱能把屋檐重量均勻地托住,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剛柔相易」,起到了平衡穩定的作用。遠景設計院談到「斗拱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結構功能與藝術形態結合的一個突出亮點,堪稱中國傳統建築的『鑰匙』 或符號――兼具力學與美學功能。」而中國館這個建築只是一個由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的鬥狀建築,並沒有相互穿插依託的梁、拱、契等部件,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館並非斗拱。但是中國館的造型構想的確也源於斗拱,層層疊加的斗拱,秩序井然,

看似零碎的部件,卻有難以估量的承重能力,可以托起千鈞重量。數千年來,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依靠的正是這樣一種超常的凝聚力。

因此,斗拱作為古代建築中一個極具象徵性的物件,它承載了中國古代木構建築的歷史。中國館這個凈高 21 m 的巨型斗拱空間,傳遞出了中國的凝聚力、營造出了中國的和諧氛圍。 誠如何鏡堂院士所言,「如果離開傳統、斷絕血脈,就會迷失方向、喪失根本。而離開創新,就會缺乏繼承的道理,就會使我們陷入保守和復古。努力創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國文化精髓的現代建築,是當代建築師的歷史責任」。


個人覺得 斗拱的形成首先是源於木結構的本身承重需求, 這之後再是美觀。現代建築材料 因為本身荷載能力強 自身密度等問題 不太需要 斗拱這樣煩瑣節點,所以裝飾性 比較強點。 我父親曾為 一個小廟做過 廟屋設計 關於迴廊上的斗拱 也是 用鋼混代替 然後簡化了的。 比較難

左圖為菊竹清訓60年代做的京都國際會議中心競賽方案。

右圖為何鏡堂院士做的2010年世博會中國館。
中國古建築的一個重要的建築構件 --斗拱 不同於西方的柱式主要以裝飾性為主 斗拱最開始是為平衡垂直和水平部件連接處的剪應力 後發現其的裝飾潛力繼而大做文章 實現了實用與裝飾的兩全 我認為這是值得現代建築設計學習的地方
唔……隨意談談不知道為什麼,我去看國美象山校區的專家樓的時候,對於屋頂那特殊的構造會想到斗拱。雖然從形狀來看跟斗拱沒有啥直接關係,但是那種交錯的形態給了我一種斗拱的感覺。

個人覺得斗拱是木結構的一大成就,同時也就意味著只有木結構才適合做斗拱。古代中國也有用磚石做過斗拱形態,但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稱道的。畢竟磚石的語言和木頭的語言是不一樣,不符合材質的特性而強加手法總歸是彆扭的。

非木頭材質並不需要斗拱這種受力結構,也不適合這種受力結構。(至少我個人目前這麼認為)那麼斗拱還能做啥呢?我覺得比如可以從意象入手。不過意象這個東西也挺玄乎,而且還需要長期的思辨。可能是斗拱交錯的形態抽象出來的美感(如國美象山校區專家樓,雖然我也不造王澍當初做設計時是不是有這點考慮),也可能是……好吧,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啥,畢竟才疏學淺……

目前想到這些,隨便答答。


我覺得你可以做一下受力分析,然後看一下當代設計中的拱形結構,基本都是相似的,只是古代並沒有準確的受力分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