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此前的《發售價 2000 刀的 Dior x AJ1,可能真的不是賣給你的》文章中,我們和大家探討了關於球鞋價格的看法,而其中引起鞋迷們注意的對象便是Supreme與Nike最新合作的Air Force 1。近年來,一旦與Supreme牽扯上聯繫,作品在設計上總會被大家冠以「敷衍了事」的頭銜。而本次的Supreme x Nike Air Force 1更是直截了當的在鞋款後跟蓋上了Mini Box Logo,用簡單且直觀的方式以示鞋款聯名身份。若不是隨後曝光的串標鞋帶以及定番發售的形式贏回了一絲看點,這樣被網友調侃為「定製作品好素材」的評價,也使得Supreme失去了從前的吸引力。隨著我們日常生活中假貨的氾濫,讓Box Logo日趨「平民化」。使得喜歡Supreme的粉絲們也都期待著與眾不同的設計呈現,這也是為什麼這次就算印上了司空見慣的Bogo,也不能讓大家買賬的原因。

與此同時,同樣有著「蓋章大師」綽號的藤原浩,在Virgil、Yoon、Travis Scott等一眾新鮮血液出現之後,其在設計方面的吸引力日趨下滑,背後所帶的光芒也在逐漸暗淡。而這篇內容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近些年來頗具爭議,在設計上被廣大網友吐槽的聯名作品。

難道 Supreme 只有 Bogo?

斷勾or大雜燴?

• > 筆者認為,早在2018年Supreme便市場反響平淡。一方面是因為2017年發售的聯名版本Nike Air More Uptempo太過驚豔,以及那雙靈感來自藝術家Stephen J Shanabrook黑色眼球設計,三方聯名版本的Nike Air Force 1,一下子把人們的興趣引向了最高點。於2018年年初發售的Nike Air Force 1 Mid,在設計上相對簡單的壓印NBA各支球隊的隊標以及Box Logo,一經曝光就收穫了兩極分化的評論。同年推出的Supreme x CDG x Nike Air Force 1,也因為過於簡單的呈現方式,被部分網友調侃:「給我一把剪刀,我也能成為設計師」。而其他雙雙聯名鞋款,由於Gato和Streak Spectrum Plus相對小眾的原因,也讓許多鞋迷提不起興趣。但對於那些真正喜歡Supreme的粉絲來說,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它們符合你的審美嗎?

• > 時間來到去年,Supreme與Nike總共打造了三雙聯名鞋款,除了Dunk有著相對火爆的人氣外,Air Max 95以及Air Jordan 14也因為種種原因受到了市場的冷遇。首先筆者得承認,Air Max 95的噱頭足夠吸引力,意大利的產地和Luxury的級別讓其成為了高級質感的代名詞。但過於復古的造型以及讓人出畫的顏色搭配,致使它收穫了「大皮鞋」的別稱。過於高昂的定價也是不能使大部分人為之心動,花費將近3500元買一雙Air Max 95,或許對於骨灰級玩家這不算什麼,但對那些新晉球鞋愛好者並不是很友好,他們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而另外一雙Air Jordan 14相較怪異的外觀,發售後便處於有價無市的境遇。傳言稱它的靈感來自佐敦當年所穿的一件皮衣夾克,但將夾克上的圓珠設計放在經典的Air Jordan 14上,好像讓如今的消費者並不能讀懂。

這兩款聯名有多少人還記得?

• > 同時,近兩年Supreme與Vans推出的聯名鞋款也是許多鞋迷詬病的另一對象。2018年發售的Supreme x Vans Sid Pro相較於常規版本,僅在鞋舌處刺繡哥特式Supreme字樣,這樣缺乏誠意的設計並不能使鞋迷們為之心動。與同年推出的燈芯絨材質Supreme x Vans系列相比,也是差距明顯。雖然兩者在設計手法上相似,但材質的改變在當時更能收穫Sneakerhead的喜愛。

印象深刻的Jean Paul Gaultier聯名企劃

• >在去年發售的Supreme x Vans企劃中,最驚豔眼球的當屬與法國服裝設計師Jean Paul Gaultier打造的合作系列。憑藉其前愛馬仕品牌藝術總監的頭銜,以及後期個人同名品牌的成功,讓本次的聯名鞋款收穫了火爆的人氣。由於該系列的橫空出世,使得「Fxxk The World」和「Diamond Plate」主題稍顯遜色。相對簡單的印製不羈的標語,或是壓印簡單的圖案設計,並不能贏得大多數鞋迷的青睞。從Jean Paul Gaultier的大獲成功來看,Supreme的新老粉絲更希望看見獨具格調的設計內容,一味地蓋上Supreme的標誌已經不能滿足如今鞋頭們的胃口。不過從另一層面來看,相對直接的設計理念或許是Supreme的一種轉型戰略,我們是否能理解為品牌對如今的潮流趨勢,體現在產品上便是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呢?

蓋章是一成不變的套路?

Fragment的格調和Converse的百搭性契合嗎?

• > 藤原浩的「印章藝術」其實一直是他慣用的設計風格之一。筆者接觸到這位日本潮流教父設計的首雙鞋款並不是鞋圈里人盡皆知的大閃電Air Jordan 1,而是一雙Fragment Design x Nike Hyperchase籃球鞋款。當時它以600多元的價格出現在折扣店中,鞋身上的棋盤格元素深深地吸引了筆者,鞋墊上以及後跟處雙閃電Logo的點綴,驅使筆者的好奇心進一步探究。

而近年來,藤原浩一成不變的設計手法也讓人們在視覺上形成了審美疲勞。其中筆者認為話題度最高的對象,便是為紀念2017年年底結業的法國知名買手店舖colette,所推出的Sacai x Fragment Design x Converse三方聯名版本Chuck Taylor 70。該鞋款在設計方面略顯簡單,僅在後跟處彰顯了本次聯名方的字樣象徵。對於藤原浩的老粉絲來說,雖然該鞋款噱頭十足,可以稱之為「重磅巨作」的代表,但僅是限量的戲碼已不足以滿足他們現在的審美,留下的可能只是鞋迷們互相吐槽的話題。與此同時,隨後推出的Chuck Taylor 70 Low也只是在鞋身縫製車線以及壓印閃電Logo,屢次採用單一元素的呈現方式,也逐漸使人們重新審視起藤原浩的設計。

黑絲綢並沒有收穫預期的高人氣

• > 今年的球鞋話題度排行榜上,黑絲綢一定會有一席之地。不管是十年再無絲綢的故事,還是發售之初日本快閃店的超限量噱頭鬧出的輿論,都使這雙鞋款變為許多鞋迷茶餘飯後的討論對象。在最初曝光配色方案之時,藤原浩再次的加持讓三方聯名版本的絲綢Air Force 1一度成為彼時大家最為期待的鞋款之一。但歷經種種之後,黑絲綢的價格也呈現了過山車式的變化,最後落在4000元左右價位。但這也使大部分粉絲提不起興趣,就算實力玩家入手之後,除了絲綢上暗藏的Mini雙閃電Logo細節,又有多少人忍心割開表面露出鞋頭僅存的閃電標誌呢?

質感出眾的代表

• > 雖然黑絲綢的人氣並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所想,但也不能否認藤原浩的合作中不乏亮眼的角色出現。HTM系列的Air Force 1便是最好的證明,對於它的經典程度我們無需多言,即使該鞋款在設計手法上如出一轍,可出眾的質感、HTM組合的加持以及當時人們對該鞋款的熱情。就在前段時間,Jeff Staple還曬出了這雙鞋款的白色版本,讓鞋迷們再一次領略當年的品質象徵。

還有一成不變的它們

adidas近年來的聯名表現你打幾分?

• > 除了以上提及的蓋章聯名代表,adidas陣營中也有很多處於輿論中心的話題聯名鞋款。首先,Madness與adidas攜手推出的UltraBOOST便是此前輿論中心的看點之一。僅從設計層面來看,被廣大網友所質疑的如同油漆飛濺效果的鞋面裝飾,成為了該聯名的弊病之一。喜歡工裝風格的六叔,在穿搭上有自己的見解。這也使得人們對於他的作品,留有質感上乘的期待。可呈現於這雙鞋款上卻有一種「四不像」的感受,潑墨的效果配上後跟的麂皮材質,多少有一些不搭。

近期發售的PRADA x adidas Originals Superstar,也沒有收穫預期的火爆反響。自從去年年底爆出該鞋款的假想圖後,許多粉絲就都在期待著該鞋款的最終呈現可千萬別是如此。不過現在來看,成品的最終公佈與渲染圖並無差異。在運動愛好者期待會加入怎樣的時尚元素的同時,奢侈品粉絲亦在期盼著將有什麼街頭領域的彩蛋設計融入,可最後我們看到了一個簡約且高品質的作品呈現於我們眼前,這也讓大家對此失去了當初的期待。700雙限量以及「買鞋送包」的誘惑力,僅僅對那些被「包」圍了女性朋友適用了。

侃爺與菲董的設計中,哪款你想吐槽?

• > 而鬼才設計師侃爺以及菲董也有設計上翻車的時候,在我們看到YEEZY系列平民化的同時,不知在看文章的你們還是否記得一雙名叫adidas Originals YEEZY Powerphase的鞋款。與普通版本相比,該鞋款僅在鞋側Logo後方將「POWERPHASE」替換文字為侃爺的家鄉「CALABASAS」的字樣,其餘部分完全相同。起初發售時收穫了不少人氣,但隨後推出多款配色後人氣慢慢冷卻,加之平民版本的可替代性,使這雙鞋款很快便銷聲匿跡。菲董的PW x adidas Originals Tennis Hu,因為過於平庸的設計,遭到了不少人的吐槽。與常規版本相比較,僅在鞋舌織嘜以及鞋款後跟上印有「Hu」的字樣,呈現出廉價的質感與菲董在設計上的創造力完全不符。不過從另一方面看,這雙鞋款為許多鞋迷提供了一個低價購買聯名鞋款的選擇。

UNDEFEATED也玩起了調色盤?

• > 說起美國潮牌UNDEFEATED,大家一定都會想起那雙於2004年發售的Air Jordan 4。僅在洛杉磯門店以及官網拍賣的形式,和屈指可數的72雙存世量,都讓鞋迷們記住了那一抹迷人的軍綠風情。與此同時出眾的質感以及魔術貼的細節,亦是讓人們看到了UNDEFEATED的設計魅力。時過境遷,無論從Nike Zoom Kobe 1 Protro,還是到由四雙鮮豔配色組成的Nike Kobe 4 Protro套裝,使一眾球鞋愛好者的熱情再次被點燃。可自從前段時間釋出8款配色組成的「調色盤」Nike Air Max 90後,便受到了許多鞋迷的質疑。大家爭論的焦點也是在於,UNDEFEATED在這次似乎並沒有將自己所擅長的設計呈現給粉絲們,簡單的換色手法真的能受到如今消費者的喜愛嗎?相信對此大家心中自有答案。筆者認為,如果不是後跟處的品牌Logo相對明顯,甚至看不出它與普通版本有何讓人怦然心動的購買慾。和本次即將發售的2.0版本相比,似乎也是天壤之別,因此遭受鞋迷們的冷遇。

CDG有時讓人看不懂的超前幻想

• > 由川久保玲主理的CO女生E des GARÇONS如今已是時尚以及潮流圈人盡皆知的品牌,除了上面提及的與Supreme打造的三方聯名版本Air Force 1外。品牌的男裝支線CO女生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曾與Nike也打造過Air Force 1低幫以及中幫聯名鞋款。鞋款在設計上,僅在鞋頭處附上了一塊類似塑膠模具的凸起物,怪異的讓人摸不著頭腦。除此以外,主打可愛路線的PLAY支線亦推出過一款貼布版本的Air Force 1,鞋身上同樣沒有其他的任何修飾,簡單的裝飾似乎看不出走心的誠意,使得很多鞋迷將其拒之門外。

Off-White™聯名中你認為翻車的作品又有哪些呢?

• > Virgil憑藉Off-White™與Nike的合作企劃大獲成功,這一事實毋庸置疑。但筆者認為,現已是「The xxx」系列中的諸多鞋款,也有誠意不足的設計。Futura三方聯名版本的Dunk一經曝光便成為了許多鞋迷的眼中釘,可最後該版本的未能市售也成為了鞋迷心中的遺憾。相比較此版本,發售的三雙配色也僅僅是「Be True To Your School」式的設計,即使有人可能會說他是為瘋狂三月的預熱,但筆者覺得這樣的設計的確不能跟Off-White™一貫的設計風格掛鉤。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銀勾」版本的Air Force 1身上,與同系列的相同鞋型相比,這一設計無疑略顯單調,要不是屈指可數的貨量,你認為這一設計的價值又是多少呢?

• > 如今對於愛鞋的我們來說,聯名已經慢慢成為了我們購鞋選擇中的重要選項,在這個不聯名就Out的時代中,聯名的作用亦是讓聯名雙方亦或是多方獲得更多的曝光度,隨之產品的價值也會增加,致使品牌之間的文化得到傳播。但消費者想要看到怎樣的聯名,什麼又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好聯名?這是品牌在打造聯乘之作時,需要考慮的因素。隨著人們品味的提升,消費者想要看到的產品期望值也就會隨增長。如果一味地使用貼標、換色這樣敷衍了事的手法,並不能收穫鞋迷的青睞。如何把控聯名所創造的熱度,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才是鞋迷們所想看到的。

你印象中還有哪些缺乏誠意的聯名鞋款呢?或者說有哪雙鞋的設計附帶槽點想讓你吐槽?不妨在評論區與我們聊聊吧~

本文圖片來源於:

@sneakerbardetroit、@sole hello

@supremenewyork、@hypebeast

@pinterest、@Complex

@thesolesupplier、@jeffstaple

@SneakerNews、@nicekicks

@wethenew、@SBD

這一次的 Brain Dead 超限量聯名產品,僅在 SIZE 發售

那年我大學沒能畢業,只好去 Nike 當店員丨最後的球鞋路

BAPE STA™ 20 年沉與浮,這雙鞋真的被「拋棄」了嗎?

「曼巴傳奇」,由你見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