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炒作成“世界第六大聯賽”的巨大市場和內需體量,形成了半封閉的自娛自樂的天堂。近年來,中國球員出國踢球的熱情都很淡了。何必呢,出去連大名單都進不了,天天做陪練,在國內不是大爺,也是二爺,此間樂,不思……

  近日,國內某足球媒體採訪西班牙人隊傳媒總監時,得到了迄今最不可思議的評論:“我個人認爲武磊將會在未來比梅西更出色。”

  可以確定的是,武磊轉會西班牙人隊,給這個俱樂部帶來了中國億萬球迷的關注,媒體總監肯定樂瘋了,於是令人髮指地諂媚,這種足球報道的價值有多大呢?

  1991年出生的武磊與1987年出生的梅西相比,似乎只有年齡上的“優勢”。武磊接近27歲才第一次出國踢球,願意接收他的只是西甲一個瀕於降級的末流球隊。而此時的梅西已經手握5個世界足球先生的獎盃、奪取4次歐冠、效力於曾長期被稱作“宇宙隊”的巴薩。

  “未來比梅西更出色”?這個西班牙大嘴巴真懂得中國媒體和中國受衆的心理,真敢上頭條啊!無知而誇張的吹捧,其實讓被奉承的人無地自容。

  當中國各個層級的國字號球隊一週內先後被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阻擊時,我們的“球星”、“球王”到底有多少是媒體和輿論的意淫呢?

  中國足球改革的結果是什麼?

  招商引資,所謂資本撬動市場,但就像很多地方的高新工業園區一樣,蓋個樓而已,裏面空空的。

  其中的高新技術是靠歸化球員“彎道超車”。

  自主知識產權有徐根寶的崇明訓練基地,武磊便是“中國製造”的。

  中國足協呢?從2015年、2016年前後便不再是政府編制,成爲社會團體。

  不過,中國的社團是歸口管理的,足協“脫鉤”脫了事業單位的牌子,而嗅覺靈敏的民營資本,仍然遵循傳統的政商規則。

  僅中國男足主教練人選一事就籠罩在官商結合的巨大陰影之中,說明中國足球的市場化改革還有很長一段路。

  而球員等不了,聯賽等不了,世界盃預選賽也等不了。

  中國球市的稀缺資源是飢餓營銷人爲製造的!少數足球“精英”們享受着“市場”盛宴,獲得歐洲同級別球員難以企及的轉會溢價。

  這個被炒作成“世界第六大聯賽”的巨大市場和內需體量,形成了半封閉的自娛自樂的天堂。

  樂在其中的中國球員“適應性”極強,他們在自己的一方水土中稱王稱霸足矣了。

  中國足球職業化25年來,留洋球員中真正有所作爲的只有楊晨和孫繼海,其他都失敗了,而且大都慘不忍睹。

  不過,這些人回到國內仍然是俱樂部的頂配。

  近年來,中國球員出國踢球的熱情都很淡了。何必呢,出去連大名單都進不了,天天做陪練,在國內不是大爺,也是二爺,此間樂,不思……

  國際球員轉會進入國內球市,刺激了球迷,但刺激不了國內球員的上進心。武磊在中超屢屢獲得國內射手王,沒有外援喂餅行嗎?

  武磊是國內頂級球員,也是有進取心的精英,他的勇氣和韌勁值得每個中國球員自我反思,儘管已經有些晚了……

  關閉了“足球留學”的大門,我們別說走向世界,衝出亞洲已經越來越變成奢求了。

  落後的排名是客觀事實,應該接受。而落後的體制、落後的管理、落後的心態是主觀不作爲所致,不能容忍。

  別再浮誇了,27歲的武磊“未來超過梅西”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能喚醒更多有天賦的足球人才出國歷練,也算是“收之桑榆”了。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國際教育知名觀察員,北京城市廣播特聘教育專家,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獲評網易號“2018態度風雲榜年度耕耘作者”、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撰寫出版《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等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