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到了,作爲中國傳統的重大節日之一,在這個節日裏有許多的活動開展,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放風箏等等。

  這些習俗隨着朝代的更替,也產生着些微的變化,有的節日保留至今,有的文化傳承卻斷絕了。這裏頭有一項遊戲活動蹴鞠,就保留了下來,它已經演變成目前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現代足球運動。只不過它不是完整的傳承,而是發展演變了。那麼,古代的蹴鞠,和現代的足球有什麼類同之處,又有什麼區別?我們現在就來敘述這個問題。

  蹴鞠,又名“蹴球”、“築球”等,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這項活動在我國開展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記錄蹴鞠的文獻典籍,出現在《戰國策》中,它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的都城臨淄,就流行蹴鞠這一體育活動。

  《史記》中也有記載,但這時的蹴鞠可不是那麼輕鬆的遊戲,而成爲當時訓練士兵、考察兵將體格的方式(“蹴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

  相傳漢高祖劉邦的父親早年曾是一踢球高手,劉邦當了皇帝后,給他父親封了個太上皇,按理說吃香的喝辣的,一切都應有盡有,應該整天樂樂呵呵的頤養天年纔對,但不成想一天都是唉聲嘆氣、悶悶不樂的樣子。其父一天到晚踢不着球十分鬱悶。

  《西京雜記》中記載,伺候劉太公的左右,曾經把這種情況彙報給了劉邦,劉邦一聽就明白了,對僕人說,老父親生平所好的,就是走街串巷,混跡於市井之中,再就是以鬥雞蹴鞠爲樂,如今住在深宮大院,這些接地氣的東西都沒有了,所以才悶悶不樂的。

  但是如今的劉邦已經做了皇帝,並且通過叔孫通的努力,好不容易制定了正式的漢朝禮儀,不是當年那街頭的蠱惑仔了,端着高皇帝的架子放不下來,宮中好手又太少,自然不好組織一支皇室球隊來娛樂自己的父親。

  劉邦放不開,弄得劉太公悶悶不樂。相比之下他的重孫漢武帝就比較放得開。漢武帝在東部巡狩,封禪泰山之後,意興所致,也喜歡踢上幾腳蹴鞠,還讓文官們寫賦來讚頌自己。

  “昔漢武帝平西域,得胡人擅蹴鞠者,蓋炫其便捷跳躍。帝好而爲之,羣臣不能諫。侍臣東方朔因以此藝(指彈棋)進之,帝舍蹴鞠而尚彈棋矣焉”。(《彈棋經序》晉·徐廣)

  漢武帝曾得到一胡人俘虜,此人是個踢球高手,結果漢武帝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羣臣都無法勸阻,最後高智商的東方朔想出一個辦法,教漢武帝下彈棋,漢武帝的注意力纔得到轉移。

  三國時期的曹操也是踢球高手,至少是位超級球迷。

  “桂性便辟,曉博弈、蹹鞠,故太祖愛之,每在左右,出入隨從”。(《三國志·魏書三·明帝紀》)

  根據《三國志》上的說法,有個叫孔桂的,下棋、踢球那都是高手,曹操成爲了他的鐵桿粉絲,非常喜歡他,無論出門上那兒都帶着他,不離左右。

  唐宋時期是我國文化藝術發展的一個高峯期,無論是音樂詩歌,書法繪畫,還是體育搏擊,都呈現出一個高潮來。作爲體育運動項目之一的蹴鞠文化,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潮。

  這個時期,無論是球的材質,還是比賽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充氣球和球門,用球門的蹴鞠比賽叫做“築球”,一般是單球門,大多在宮廷宴會時進行。

  築球時在球場中央豎立兩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門直徑約一尺,叫“風流眼”。比賽時衣色不同的左右軍(兩隊)分站兩邊,每隊12或16人,分別稱爲球頭、驍球、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等。

  比賽時鳴笛擊鼓爲號,左軍隊員先開球,互相顛球數次然後傳給副隊長,副隊長顛數待球端正穩當,再傳給隊長,由隊長將球踢向風流眼,過者爲勝。右軍得球亦如此。結束時按過球的多少決定勝負,勝者有賞,負方受罰,隊長要吃鞭子,臉上塗白粉。

  同時,不用球門的踢法逐漸規範。這種踢法叫做白打,屬個人表演性活動,對球員控球能力有更高要求,除手外,頭、肩、臀、胸、腹、膝各部位均可觸球,變換各種花樣,先落地或違規者輸。看着這些技法,要比現代足球豐富得多。

  這時期的蹴鞠爲何發展這麼迅猛?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主要還是領導的帶頭作用發揮了作用。宋太祖就是一位蹴鞠高手,古畫《宋太祖蹴鞠圖》,便是描繪宋太祖趙匡胤與趙炅、趙普等人踢球的場面。高俅還因爲球踢得好,最後官至太尉。

  有了這些名人的帶動,坊間蹴鞠活動開戰的紅紅火火,“舉目則鞦韆巧笑,觸處則蹴鞠疏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清代中葉以後,西方的現代足球傳入中國,這一傳統的蹴鞠活動,逐漸被踢毽子作爲“蹴鞠之遺事”(宋高承《事物紀原》)所代替。

  從1958年7月,國際足聯前任主席阿維蘭熱正式確認足球起源於中國以來, 到2005年5月20日,在瑞士蘇黎世舉行的國際足聯百年慶典閉幕式上,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先生爲足球起源地臨淄頒發了“足球起源地證書”。以權威組織所頒發證書的形式,再次確認了這一世界所公認的事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