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很想增強語文的能力,在得知講師會轉校,我就跟著一起轉了過去--到別的院校報名。
古有孟母三遷,現代有家長為了子女的將來刻意搬入名校區,不無道理。
有時在自己眼裡一些集體性的「奇怪」舉動,當你經歷多了就會慢慢的明白別人為什麼這樣做。
做人,觀察和理解別人的處境都很重要。
至少早一點有這樣的能力可以幫自己避過很多不必要的衰運。

少了很多大陸人,不再有人投訴程度太深;
少了很多毒撚,不再有任何仇女又自以為是的言論;
少了很多沒有方向的人,講師可以比較集中目標教書。

其實都成人了,還像小學雞那樣子ON9當有趣,「不如死左佢啦」,反正這種人根本不會適應到社會~
真的很不喜歡品行不好又愛搞破壞的人,好噁心。

看到這種人就更明白因果,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真的很靠個人努力和自律。
你說家庭社經地位的影響,我很多同學都只是公屋出身,父母做著不怎麼樣的工作,包括我。
要說的話,也許我生父的基因較好。
綜觀四個孩子,我覺得我和二弟一定較聰明和守規則,雖然也和因為我們是前夫的孩子而得到比較多的限制和處罰。
但看到三弟和四妹,是有點慶幸我們都離開了那個家和那些限制。
令我們自少已明白:每個地方也有它的規矩,能表現出自己的修養和合作,總能得到比較多的好處。
更重要的是,不要吸煙和喝酒。

有時,我會很同情二弟。
因為孃家的親戚都比較疼我,特別是外公和姨媽,但二弟是誰都不疼。
親戚的孩子們和我總是一起喫喝玩樂,卻很多時都不理他。
印象中的二弟總是很沈默,只愛甜食和電視節目,據老媽說他在前夫的家裡,因為是仔,所以總得到較多的關愛。
但其實我一點都不稀罕這些不曾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人的任何東西,拼命想得到生父的愛的老媽,我總是覺得她很盲目。

「愛情中所有人都很盲目」,這是我在她身上第一件學到的事。
但我從不否認真愛,這是我在外公外婆、姨丈姨媽和很多在我成長中見過的夫婦教我的事。
所以我知道,若要人愛、若想得到愛,必先學會愛自己、和自己好好相處,當你夠瞭解自己就會懂得如何對待另一個也是「人」的他/她,也會明白如何選擇一個和自己合得來的人。而非盲目的只講感覺,不顧現實。得到了愛情亦要好好珍惜,磨平自己的三尖八角去和對方融合。能好好在一起並不容易。

我很喜歡和朋友討論如何看人,不同的人都不約而同告訴我要看細節。
就像元屯天根本是垃圾集中營,鮮少有出色的人,雖然的校一直人材輩出。
這些地方地理位置不方便,也沒資源,想學習和得到較好工作待遇的人都要穿洲過省長途跋涉的到外面去,有條件的人總想離開這裡。
因此,這裡的人普遍都屈服了。

一班是想改寫自己人生的人;另一班是認為做井底之蛙沒問題的人。
有趣的是,這裡很多人都以自己是中國人而不需注重外語,亦對時事和現在世界正發生什麼事、一些普世價值和各類的社會議題都不聞不問,一直都被其他地區的人比下去根本是咎由自取,還在扮好奇的問為什麼別人可以這樣那樣,當你還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努力增值自己了!
在這樣的學習氛圍真的很容易令人心緒不寧,所以一定要找一個學習氣氛較好的環境。

來到新的地方差不多一個月了,雖則只是語文班,但這裡的同學明顯學習動機較高、講師也較容易給予功課,而且大家都毫不吝嗇的互相指教、幫忙。
不過上兩個course真的好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