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雪

胎動,是判斷胎兒活動的一個重要“工具”,更是胎兒發育正常與否的“晴雨表”。一般情況下,多數孕媽都是在懷孕四個月左右能夠初次感覺到胎動。有人形容初次胎動的感覺就像“有條小魚在肚子裏吐泡泡”,也有人形容就像“拉肚子時肚子裏的呼嚕呼嚕的聲音”。

不過,具體情況也因人而異,有的孕媽很敏感,所以覺察到的早,有的可能要到四個多月甚至快五個月才能感覺到。那麼胎動有什麼規律呢?

一、胎動活動的規律

孕早期(孕4個月之前)

此時,寶寶在子宮內的動作幅度較小、活動次數較少,寶媽通常很難感受到胎動,但是在產檢時可以通過超聲檢測出來。

孕中期(孕4個月~孕7個月)

此時胎兒的胎動最爲活躍,子宮對於胎兒來說還比較“寬敞”,所以胎兒可以在媽媽肚子裏隨意翻身、伸手、踢腿等,有的胎兒還會在媽媽肚子裏游泳,吞嚥羊水(爲出生後的自主呼吸做準備)。總結起來主要有:

1.全身性的翻滾運動,運動強度大。例如翻身、遊動、手腳揮舞、拱屁股等,胎動強度比較大,孕媽感受的比較明顯。

2.單獨的肢體運動。例如踢腿、伸胳膊等,有時候孕媽發現肚皮上鼓起一個包,往往就是寶寶踢腿或者伸手造成的小驚喜。

3.類似打嗝的運動。有的孕媽說胎動就像寶寶在肚子裏打嗝,這也是胎動常見的一種形式,是胎兒胸部或者腹部的突然運動導致的。

孕後期(孕7個月~出生)

從懷孕七個多月開始,隨着胎兒的生長髮育逐步完善,可供胎兒活動的子宮空間有限,所以孕後期會明顯發現胎兒胎動變少,幅度減小、次數也相應減少,等到孕九個多月時,胎兒基本變換成正常胎位,胎頭朝下,準備出生啦。

二、胎寶爲啥在晚上更爲好動呢?

1、正常的胎動規律就是夜裏活躍。

胎兒有自己的生理鍾,這也就是他們的睡眠規律:早晨胎動少,下午六點後胎動逐漸增多,在晚上八九點時,胎動是最活躍的時候,所以,胎兒在晚上更活躍,這是規律使然,是正常的。

2、晚上更安靜,感受到的胎動更清晰。

白天環境嘈雜,事務繁雜,人心也難以安靜下來,常常忽略了胎動變化,以至於總覺得白天胎兒似乎不怎麼動。

而到了晚上,靜靜的躺在牀上,全身心的放鬆後,可以更爲清晰的感受到寶寶的胎動變化。尤其是職場女性,白天忙起來根本顧不上胎動情況,只有晚上回到家才能感覺到。

不過,胎動有正常也有異常情況,如果感覺和平時不一樣,例如胎動突然過度頻繁或者幾乎感覺不到胎動時,都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防止出現臍帶繞頸等諸如此類的危險發生。

寶媽們,你們第一次感覺到胎動都是什麼時候呢?歡迎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