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故宮博物院

  "燕子來時新社

  梨花落後清明"

  萬物復甦的清明時節

  也是人們踏青詠春

  追思感懷之季

  潘燕/瞭望

  這個時節

  一杯初春的清茶

  帶給我們人生的慰藉

  陳昕曄攝

  明前茶的座標

  明前茶

  故名思義

  是清明節前採製的茶

  楊韜攝/新華社

  這個節氣採下的茶

  最爲珍貴

  因爲經過一個冬天的涵養

  這時的茶芽葉細嫩

  形美味醇

  也因此

  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徐昱攝/新華社

  品茶是在品文化

  茶葉所處時空不同

  口感品質亦不相類

  依照季節

  我國茶葉大致可分爲

  春茶、夏茶、秋茶

  春茶因採製節氣不同

  又有“明前茶,雨前茶,穀雨茶”之別

  韓俊烜攝/新華社

  時間之外

  每片茶葉

  還記錄下了豐富的地理信息

  翁忻暘攝/新華社

  明前茶

  專指長江流域江南茶區的茶

  因此

  來自雲貴川等地的春茶

  即便是清明前採製

  一般也不稱作明前茶

  徐昱攝/新華社

  明前茶的誕生

  從一片葉到一杯茶

  過程並不簡單

  浙江紹興外婆坑的茶農在採茶。邢廣利攝/新華社

  天色漸晚,外婆坑的茶農從山裏採茶歸來。邢廣利攝/新華社

  剛採摘下來的茶葉。邢廣利攝/新華社

  外婆坑村的茶農在挑選茶葉。邢廣利攝/新華社

  正在曬青的茶葉。邢廣利攝/新華社

  深夜炒茶的茶農。邢廣利攝/新華社

  一杯明前茶,飲盡春滋味。

  茶中有詩

  徐仲庭攝/新華社

  潔性不可污,爲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

  喜隨衆草長,得與幽人言。

  ——[唐]韋應物《喜園中茶生》

  圖/網絡

  山中知味有高禪,採得新芽社雨前。

  欲試點茶三昧手,上山親汲雲間泉。

  ——摘自[元]韓奕《白雲泉煮茶》

  圖/網絡

  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

  綠陰天氣閒庭院,臥聽黃蜂報晚衙。

  ——[宋]戴昺《賞茶》

  圖/網絡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驟雨鬆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

  ——摘自[唐]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

  圖/網絡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圖/@老樹畫畫

  春山谷雨前,並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唐]齊己《謝中上人寄茶》

  延伸閱讀

  長按上圖,訂閱《瞭望》雜誌

  瞭望新媒體,給你權威的新聞洞察力

  總監製 | 史湘洲

  監 制 | 潘燕

  編 輯 | 王婷婷 唐朵朵 喻千桓

  且招臨院客

  試煮落花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