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濟眾經】

太上道君告普光真人曰。五種烟煴。聚而成體。會其宿業。因而受識。輪轉其神。有其生也。因識受染。流入惡緣。處在昏衢。居於闇界。蔭蔽垢濁。魔獄禁形。長劫難辛。失於明性。由是展轉。迷波苦海中。未有一人求出離者。普光又問。烟煴之理。何處流來。闇界明性。是誰為主。神之與識。何處稟形。識神是一。為復二耶。是一不合二名。是二各明何事。為善作惡。不審是誰。若神之所為。則神妙無方。既曰無方。則無過惡。兩業必由。誰為惡者。識當異神。彼此罪罰。何容累及。何以扶我。聞神尊所說道品中。善惡兩業。必由於神。以是言之。識有何罪。臣之愚蒙。實所不了。伏惟哀愍。有以教之。則萬劫因緣。一切咸荷。

太上道君告普光曰。五無相結。乃有烟煴。觸業生形。因形能化。性理和合。是以為物。從識生變。神乃為用。識之與神。不一不異。何以故。法同源故。體則是識。五性相和。用則為神。照於境智。神若無識。何所用智。識若無神。不能為理。譬猶荇菜。而為和羙。五味相和。何曾別異。無菜則味不獨擅。無神則識不為用。是以用神為智。味菜為羙。以此論之。何曾有間。眾生執著。是故無明。悟則是明。明無定處。迷則為闇。闇豈殊方。深愛為獄。形乃被拘。無愛無受。亦無所有。譬如野外無人之鄉。十二時神。何曾有地。墻垣既至。屋宇斯成。四方之神。以效靈變。故其屋宇諸神盡在。眾生闇獄。亦復如是。神之來也。不知所從。神之去也。不知所往。惡業若成。獄則為業。罪咎若盡。亦不知無。且智有大小。神有尊卑。見神則曰無方。一切人應皆聖。何以故。同不同故。普光真人。汝今當知。明闇神識。盡於此也。

天尊言曰。氣氣相續。種種生緣。善惡禍福。各有命根。非天非地。亦有非人。正由心也。心由神也。形非我有。所以得生者。從虛無自然中來。因緣寄胎。受化而生。我受胎父母。亦非我始生父母也。真父母不在此。父母貴重。尊高無上。今所生父母。我寄備因緣。稟受養育之恩。故以禮報而稱為父母焉。故我受形。亦非我形也。寄之為屋宅。因之為營構。以舍我也。附之以為形。示之以有無。故得道者。無復有形也。及無身神也。一身神並一。則為真身。歸於始生父母而成道也。

太上洞玄濟眾經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