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JSI.jpg

今年的NBA休赛季,呈现一个相当诡谲的氛围-大牌球星的转队引不起波澜,媒体报导还是有报导、球迷讨论还是有讨论,但比起过往同等级的交易或转队,今年基本上就是个「嗯,不算意外」的气氛,看看仍算当今第一人的LBJ投效湖人,在他确定宣布之前,赌城就已经把「湖人是LBJ下家」的赔率调到吓死人的低了,根本就是全世界都知道LBJ去湖人去定了,节目也不用开了、预测也不用预测了,等记者会就对了,这跟他2010年决定拥抱南滩或是2014决定回家掀起的波澜根本不能比。隔两天,现今联盟顶尖中锋的Cousins以530万的超低薪转投勇士怀抱,OK,这是有一点点震撼,但后来篇幅都比较著重在鹈鹕怎么没留住Cousins以及Cousins为什么选择勇士,至于一个球员转队后造成的战力消长这类基本的分析反而付之阙如,或许一个已经二连霸且主力不变的超级强队加一个顶级中锋实在是没什么好分析的,但球迷甚至球员间的挞伐、不平的声音也比以往如LBJ转热火、KD跳勇士来得小得多(大概就尼克中锋Kanter做了个联盟主席也去勇士的图给人印象比较深刻,这球员实在是很有梗),在报导的篇幅上,也还比之前魔兽被交易到湖人来得小多了,在这个暑假,笔者深刻觉得,不管是球队、球员或是球迷,都已经在习惯一件事情:「球员贯彻以自己的意志决定去向」,或许是拚经济利益、或许是拚冠军,总之自己的未来自己决定,被球迷骂抱团也好、跟母队撕破脸也没关系,个人的意志才是最重要。本文将以笔者看NBA以来,也就是约20年来的一些资料(或说个人记忆)对球员与球队间关系的趋势做个大概的回顾与观感,希望能给各位球迷一点不同的思考方向。

SilverGSW.jpg

三巨头热火之前的巨头球队们

在LBJ确定把天分带去迈阿密,与Wade、Bosh合体追求冠军之前,NBA当然也有在球队操盘或是球员个人意愿下,各队球星齐聚一队的球队,类型大致有二:

一、一堆明星聚一起但是「头不够巨」

代表球队为21世纪初期的拓荒者与2003-04球季的Mavs(抱歉我实在无法接受「独行侠」,但硬要讲小牛也与现状不符,所以我打队名简称)。拓荒者为了对抗欧布连线的湖人,就以2000-01球季的名单,有大镖客Pippen、赤色战车 Sabonis、野兽Kemp、怒吼天尊R.Wallace、太空飞鼠Stoudamire、德国之光Schrempf,明星光环稍逊色的还有硬汉Dale Davis、射手Steve Smith、刁钻控卫Rod Strickland、橡皮人Augmon,这在当时是被称为随便都可排两套先发的阵容,但其中真正可算是一代巨星大概只有Pippen与Kemp,而Pippen已经36岁,Kemp已经只剩脸孔像野兽,当时的拓荒者就阵容上确实吓人,但比较像是找一堆「很厉害的角色球员凑做堆」的感觉,不至于被认为是巨头集结。至于Mavs,在2003年暑假分别从勇士交易来Antawn Jamison、从赛尔蒂克交易来Antoine Walker,配合原本的Nowitzki、Nash、Finley,组成所谓的五星连线,但是当时的Nowitzki与Nash都离后来的MVP水准还差一大段,而Jamison还连明星赛都没参加过,所以虽然有造成话题,但注目程度上还远逊于同年组成的「湖人F4」。

AWAJ.jpg

二、都是巨头但已非生涯颠峰

代表球队为二十世纪末期的火箭队与上面提到的2003-04球季湖人F4。在1994、1995年达成二连霸后,火箭一直在维持有梦幻中锋Olajuwon与滑翔人Drexler的基础上预计再度向冠军发起冲击,96-97球季前迎来求冠若渴的恶汉Barkley,这三名球员都入选了该季发表的NBA史上50大巨星,无疑是巨头集结的阵容,虽然在前一季恶汉还是年度第三队、Olajuwon是年度&防守第二队、滑翔人也还有平均19.3分的功力,但三人年纪分别已34、34、35岁,更后来的Olajuwon+Barkly+同样50大巨星的Pippen年纪还又更大。至于湖人F4,为了生涯首冠前来以老将底薪投靠欧布连线的邮差Malone当时已40岁,手套Payton也已35岁,顶多能说虎老威犹存,都不可能用当打之年来形容。

GPKM.jpg

LBJ前进南滩组队三巨头带来的革命

LBJ加盟热火在当时是非常非常震撼的,一来是热火并不在一开始争取LBJ的预测下家名单中,二来更重要是当时的LBJ是日正当中的联盟MVP级球员、Wade是已拿过总冠军战MVP认证的超级得分后卫、Bosh也是不折不扣的明星大前锋,而当时这三人年纪都不过26岁至28岁,正是准备迎接球员生涯最精华的阶段,不管是各自统治联盟的程度以及预计还能强盛的时光,这样等级的几位球员特地组队在联盟史上闻所未闻,虽然说这组合最后并没有如一开始宣言的拿六七八个冠军,但在成军的四季中每季都打进总冠军战、达成一次二连霸,这以球队来说仍然是很杰出的成就,而看在他队球员眼里也逐渐形成一股新的思维-我为什么要孤军奋战、拚死拚活,等到青春不再后才又四处屈就苦追冠军?如果趁我还年轻时有方法轻松点拿冠军,干嘛不这样做?

Heat.jpg

这种思维在KD于2016-17季前带著经过联盟MVP认证的身手,以28岁之龄加入前季拿下73胜、仅差1场就达成连霸的勇士队后强力发酵,「我现在想要冠军,我不坚持合约的大小,也不怕母队不谅解、球迷唾骂,我要这样那就这样」,而勇士接下来达成二连霸且在季后赛所向披靡的表现更是鼓励了很多渴望胜利、年复一年可能连季后赛都没得打的明星球员,Cousins加入勇士就是最新的例子,以他的身手,530万在现在的大顶薪时代已经连佛心都不足以形容这个用游戏模拟稳失败的签约,现实上就是发生了,发生的原因很简单,我觉得什么鹈鹕没奉上合约之类的都是各方的表面话,其实就Cousins觉得加入勇士很有趣、可以达成些他现在想达成的成就,就这样,在这些乐趣与成就之前,薪水跟球迷爽不爽都不关我屁事。

36546370_10156749512199172_5141156113365860352_n.jpg

巨头球队高层的操作思维

者认为球迷可以有的一个认知,是各位当然有权利在情感上去唾弃组团(或说「抱腿」)的球员,但对该巨头球队却应多少予以肯定,因为球队本来就该以攀上顶峰为目标,「组成巨头」其实代表的是球队操作的成功,当你是球队高层,有机会以只比签下北卡小鸡H.Barnes的价码再多一些就能签下KD、或是能用530万得到Cousins,为什么不做?怎么可能不做?

KDHB.jpg

即使像是勇士这种冠军球队,想的也是如何卫冕成功,毕竟拿过冠军之后是会懒惰的,勇士本季的冠军比起上季,在过程上也明显比较艰辛(从这点更看得出来LBJ年年都保持高昂的斗志把球队带到至少总冠军战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此时加入一些尚未夺冠过的球员来促进队胜利的渴望是个好方式,只是以前的年代大概都只能吸收到老将,但现在却有日正当中的明星球员愿意来投靠,这除了球员思维的转变外,球队在气氛的塑造上、对自由球员的招揽上都比以前还重要、重视,因为既然球员要的是个感觉,感觉已凌驾合约与他人感受之上,那么就尽量给该球员好的感觉,老球迷们可以回想一下,10年前哪来说大牌自由球员列出来哪几队是下家选项、然后各队枕戈待旦又派代表团又轮流做简报的,而今这已经是每年暑假必定上演的戏码了。

DCGSW.jpg

联盟会乐见这种组队抱团的现象吗?

虽然不时会看到收视率创低点的新闻,但我认为联盟一时半刻内不会为这情况苦恼,因为联盟赚大钱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话题」,有话题就有球迷、有球迷就有收入,比如说欧布连线时的湖人,基本上到后来球迷大概只分成两派-拥湖与反湖,这中间的对立与火花就是话题的来源,而现在的勇士也是一样,勇士强到什么程度可以炒作、哪支球队才有机会做掉勇士也可以炒作,不管把勇士当成复仇者联盟或是邪恶帝国,有个明确的靶子在,对商机来说不是坏事。

NBATOPJ.jpg

另外,职业球员终究是要赚钱的,没有人会想整个职业生涯都跟钱过不去,所以像是KD、Cousins,以及之前的LBJ,都是一年约或是两年合约附带第二年球员选项(就是首年合约结束后即可选择跳出),这都是保持想走随时可走的弹性,不管是已经拿到冠军了也好还是跟球队不愉快了也好,只要是在薪资限度下,要五年换五队也不是不可能,而明星球员的跳槽永远都会是话题,今年最多巨头的球队是勇士,说不定下季就换别队当巨头仓库了,这无疑能让话题满满,我预计像是上述几位球员以短约加盟而之后重复操作的情形,将来只会越来越多,既然是在规则下去运作,联盟也没什么好讲话的。

KDGSW.jpg

球员对球队的「忠诚」何在?

希望看到一个球员待在一个球队鞠躬尽瘁算是人之常情,尤其如果你是某队的死忠球迷,当然不希望看到球队辛苦培养的台柱说走就走,但是认真想来,当大家希望球员为一个球队尽心尽力时,球队是否以同等的尊重回报球员?

37380882_1902932323106165_3029546643562168320_n.jpg

今年休赛季,掀起最大波澜的球员异动不是LBJ到湖人、也不是Cousins到勇士,而是马刺终于将烫手山芋Leonard成功交易走,而且一丢就丢到北国,与暴龙交易主力得分后卫D.DeRozan,且大家关注的居然不是若身手尚在足以称作联盟前五人的Leonard,而是上季自曝有忧郁症、得到暴龙球迷做为强力后援的DeRozan,他对暴龙的真心换绝情,引起众多球员的关注,相当多球员对他被暴龙如此对待感到心疼与不平,上季才觉得在波士顿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然后就被交易到克里夫兰的I.Thomas更是直言"忠诚"这个词在NBA根本没有意义。既然球队交易、挥弃球员都叫做「在商言商」,既然球员忠诚但却无法换回应有对待,那么球员反过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有什么不妥呢?

37300507_1902636043135793_66882944425263104_n.jpg

随著网际网路、跨区域大型训练营或比赛的普及,现在球员即使出生地遍布美国各地但却从小就认识的现象已不稀奇,跟自己一路以来的好友同队又能赢球,实乃人生一大乐事,在这样的快乐之前,对职业球队的「忠诚」已经显得稀薄,而各类的媒体的发达,让球员之间更紧密,以前的死敌是不管场上场下都想宰了对方,现在可能是即使在推特上呛翻天但其实都只是嘴砲大家见面还击个掌,这也促进了球员对自身权利的促进与保障,既然球队待我不诚、那就别怪我对球队不忠,「我命由我不由球队」成为显学,尤其球员生涯有限,何时会结束谁也说不准,及时行乐也好、把握光阴也好,抓紧职业生涯中能作主的几次机会好好发挥一下也才不枉在联盟走一回,这点Cousins前几天说的话最为贴切:「没有错,我或许可以在个不怎么样的球队拿到笔很棒的合约,但那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可是还在跟可能终结职业生涯的伤势对抗耶」

ADJE.jpg

你的球员不是你的球员

最近台湾有出蛮有人气的电视剧,叫做「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大概在表达说孩子虽然是父母生的,但孩子的人生不应该任由父母摆布、控制,这种思想我相信如果早个二十年恐怕是没办法引起广大回响,剧中的母亲不断要儿子复诵著「我一定会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不让妈妈失望」,这种桥段从天经地义到思考怀疑,背后就是一种社会变迁,同样的,NBA的球员们如今也走在从把球队的意志摆在首位转为用实质行动表达自己主见的浪头上。虽然球员是经由球队选秀、签约才来到NBA,但是之后生涯的走向,以球员个人的意志为主体的色彩越来越重,一些十几二十年以来的价值观已经不适用,或许球迷不喜欢、或许球队不乐见、或许有些人根本无法接受,但是试著正视这现象吧,这就跟满天喷射的三分球潮流一样,短期之内是不会变的,各球队请注意,现在「你的球员不是你的球员」了

GSW5STAR.jpg

后记:

上次写NBA专栏已经是1年半以前(且题材蛮巧的也跟Cousins的转队有关),写文章这种事情真的是久没做会生疏,虽然有意愿、有点子要写,但是中间停笔了好几回,这次总算挤出这样很多字但其实不知道有没有把想表达的主旨写出来的一篇,其实我想表达的很单纯,身为球迷,你只要看得够久,一定会渐渐地会不习惯一些变化,这就跟我们随著年纪增长,有时会看不惯一些新现象一样,但其实很多事情是不管我们习不习惯,它都回不去了,所以只能学著去接受它并且去发掘其中的乐趣,如果抱著这种心态,不管是看球赛还是过生活,或许都更能保持积极的状态吧。不论觉得这篇文章是有点意思还是一堆屁话,都谢谢看到这边的你,希望下一篇文章不会让大家再等一年半,谢谢掰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