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育青/文)2018年6月,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為、三大運營商聯合發起,國內多家運營商、通信廠商、內容提供商、互聯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參與組建的網絡5.0產業和技術創新聯盟宣告成立。該聯盟的目標是凝聚共識,以頂層設計的方式提出面向未來的網絡創新架構,推進關鍵技術創新和行業發展。

近日,網絡5.0創新聯盟在2019中國SDN/NFV/AI大會“網絡5.0專題研討會”上透露,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聯盟對網絡5.0的需求和一些技術架構進行了梳理,基本達成了一致共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蔣林濤在接受飛象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聯盟目前確定了網絡5.0的三大場景,即5G承載、工業互聯網以及ICT基礎設施。通過對三大場景的分析,總結了安全可信、海量差異化通信主體連接、按需提供支持確定性和低時延的差異化服務、網絡可管可控、泛在移動性等幾個關鍵需求。接下來,聯盟會基於需求進行具體指標的確定,同時推進網絡架構的頂層設計。

專訪蔣林濤:網絡5.0創新聯盟已達共識,多渠道輸出研究成果 科技 第1張

蔣林濤表示,聯盟成員對聯盟的工作重點也達成了共識,即網絡5.0的範圍不會無限擴大,只專注於最急迫的需求,比如這次確定的三大場景。同時,網絡5.0創新聯盟計劃分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三個階段逐漸完成總體目標。

此外,網絡5.0創新聯盟正在組織編寫《網絡5.0產業白皮書》,相關的研究進展會在白皮書中進行說明。蔣林濤認為,聯盟最大的成果就是讓業界達成了一定共識,不再像過去一樣各說各話,各行其是。“其實業界已經有了很多非常優秀的技術,只是沒有形成合力。”蔣林濤說,“現在達成共識後,大家就可以把技術和思路合起來,向著同一個目標努力。”

為了擴大影響,此前網絡5.0創新聯盟還專門設置了國際拓展委員會,分別在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分局(ITU-T)、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和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中進行相應的標準與產業推動。

去年9月,網絡5.0創新聯盟與ITU-T網絡2030焦點組簽署了合作協議,在未來網絡應用場景研究與技術創新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焦點組的多次會議中,網絡5.0創新聯盟成員提交了多篇文稿,涉及光場三維顯示、沉浸式技術支撐的工業監測、遠程醫療等應用場景的需求分析,以及對未來網絡架構的思考。焦點組副主席和成員也多次在網絡5.0創新聯盟的會議上分享技術和想法。

在IETF中,網絡5.0創新聯盟成員還將自身的工作內容進行了分解,實現了與IETF各個工作組有針對性的交流。比如將確定性IP技術歸入DetNet工作組,將網絡智慧運營歸入ANIMA工作組等。在ETSI中,網絡5.0創新聯盟的成員還積極參與了NGP(Next Generation Protocol)ISG的相關工作,包括參與部分項目立項,參與NGP ISG組織的年度論壇等,分享技術思路。“未來網絡5.0創新聯盟會繼續加強與這些產業和標準組織的聯動,在技術創新方面深入合作。”蔣林濤說。

對於聯盟在接下來的工作,蔣林濤表示,近期最重要的工作是組織召開“2019年網絡5.0峯會”。這次峯會將於6月20日在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召開,向業界展示聯盟近一年的工作成果,發布《網絡5.0產業白皮書》,並進行一系列主題演講和原型展示。6月21日接續召開網絡5.0創新聯盟第五次技術全會,進行聯盟各工作組工作進展匯報及工作計劃介紹,以及文稿討論等。此外,聯盟還將通過多種形式進行網絡5.0的宣傳。今年8-10月,聯盟將與《電信科學》期刊聯合推出三期“先進數據網絡”專題,發表涉及未來網絡場景及需求、網絡5.0頂層架構研究與設計、協議體系探索、標識解析體系探索、安全可信、管理與運營、驗證平臺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11月,聯盟還計劃依託全球網絡技術大會(GNTC)舉辦“網絡5.0專題研討會”。

據悉,2019年,聯盟還會再召開三次技術工作委員會會議,討論技術細節、驗證平臺的搭建與測試等,並圍繞需求、架構、協議等主題推出相關文檔或TC標準。蔣林濤表示,目前網絡5.0創新聯盟的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大家的凝聚力與共識越來越強,目標也越來越明確,有信心可以做得更成功,也希望有更多的專家能參與到網絡5.0的相關研究中,共同推進數據網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