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Obama

雖然人們常說「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不過這句話基本上只是希望體育場上的勝負之類不要受到政治力的介入,要留給與賽者本身的能力高低來決定,倒不是說體育跟政治應該完全切割開,事實上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以前大家都學過,「政治」指的是治理眾人之事,所謂三人成眾,所以人多的地方就有政治這門學問,如果只單純把他想成待人處事的話,倒也感覺沒那麼負面。

BarkleyCNN

在臺灣,像是鄭志龍、紀政等體壇名將在從賽場退休後,也投入政壇繼續為自己的理想努力,那在不避諱談政治傾向(對比臺灣來說)的美國體壇,球員暢談政治、為政治人物站臺與捐款、甚至賽場退休後投入政治並不算稀罕的事情,例如惡漢Barkley還是球員時就說他打算退役後要選阿拉巴馬州州長、之前在美國棒球名人堂票選中落馬的Curt Schilling更聲稱說他會落選是因為他明顯的共和黨傾向不受歡迎,害他沒選票(不過同樣明顯支持共和黨的John Smoltz卻還是高票入選了,所以)。這篇文章,就是要來寫些NBA跟政壇之間的互動,包含投身政壇的球員的球場與政治生涯、球隊的政治傾向、以及球員訪白宮的種種,讓各位讀者感受NBA中「政治體育一家親」的一面。在上篇,先稍微介紹三位有名的"球場政壇兩相宜"的人物。

 nba-officals

離白宮二步之遙-Bill Bradley

Bradley大學就讀於學術名校普林斯頓,在196365年中平均每場拿下30.2分,這三年皆入選全美最佳隊伍,另外他也代表美國參加了1964年的東京奧運並順利拿下金牌。1965年是Bradley大學生涯最輝煌的一年,該年雖然普林斯頓在NCAA四強賽落敗,但Bradley還是憑著其出色的表現拿下該年的最後四強最傑出球員獎(Final Four Most Outstanding Player , MOP),此外他也入選了全美的學術第一隊(Academic All-America),這是專門頒發給在大學運動賽場以及課業上同時都有傑出表現的獎項。更恐怖的是,他還申請到了有「學生間的諾貝爾獎」之稱的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s),這筆獎學金的得主可享有赴牛津大學進修的全額補助,錄取率才萬分之一(2012年資料)。1988Bradley被選入學術名人堂,1999年被選入美國大學籃球名人堂,直到今天,他仍然是普林斯頓籃球校隊史上唯一拿到羅德獎學金以及MOP的球員,綜觀整個Bradley的大學生涯,我覺得用「出類拔萃」四個字來形容都還太謙虛了。

bill_bradley_olympic

因為大學時的表現實在太恐怖了,即使Bradley因為羅德獎學金的關係要先赴英國進修,紐約尼克仍然願意在1965年的選秀會上動用地域選秀先將他選入,而Bradley1967-68球季才正式開始他的NBA生涯,他首次在麥迪遜花園廣場出賽時的車水馬龍還被歌頌是該場館史上最轟動的時刻。一直到1976-77球季結束後退休為止共十年NBA生涯,Bradley全都是在尼克度過,平均12.43.2籃板3.4助攻,曾在1973年入選明星賽。帳面上來看他的數據並不特別出色,但是尼克隊史上目前唯二的冠軍(1970、1973)他都是陣中主力,加上其恐怖的大學生涯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在1983年入選籃球名人堂,其24號球衣也被尼克隊退休高掛。順帶一提,目前NBA史上有9位球員是普林斯頓大學出產,而Bradley出賽742場是在NBA撐最久的。

BillBradleyNY

BradleyNBA退休之後馬上投入政壇,在1978年(35歲)時就代表民主黨拿下紐澤西州的參議員席次,從1979年上任並且一直連任到1997年,當時的他在政壇上成就高到足以角逐總統大位,2000年,他成為民主黨黨內提名總統選人的最後兩位競爭者之一,另一位是時任副總統的高爾(Al Gore)。就如各位所知的,之後的總統大選,民主黨代表參選者是高爾,Bradley在黨內初選中落敗後就淡出政壇,即使如此,Bradley還是很活躍,他是星巴克的董事之一,也還有一個每週的廣播節目「美國之聲」。2008年,Bradley被選入了紐澤西州名人堂,這已經是他人生中不知道第幾個的名人堂了。

 billbradleySen

終身底特律-David Bing

Bing在雪城大學的三年球員生涯,雖然沒有Bradley那麼恐怖,也是有平均24.810.3籃板的表現,之後他的22號球衣被雪城大學高掛,而如果說Bradley輝煌的球員時期是在大學,那Bing最耀眼的籃球生涯則在職業賽場。1966年,Bing被底特律活塞以選秀榜眼之姿選上,並在第一年就以平均20分拿下年度新人王。雖然位置劃分上是位63吋的控球後衛,但Bing的攻擊火力很強,並不是傳統上傳球第一的控衛,當年這種控球得分一肩挑的雙能衛並不多見。

DavidBing

Bing1977-78球季結束後退休,12年職業生涯總計901場比賽平均20.36助攻,七度入選明星賽(1976年拿下MVP)、2次聯盟第一隊、1次聯盟第二隊,還拿過一次得分王(1967-682142分拿下得分王,當時還是看總得分的時代)。雖然退休前也打過2季的華盛頓子彈(現巫師隊)和1季的波士頓塞爾蒂克,但他生涯最精華的都是頭9季在底特律的時光,其21號球衣已經被活塞高掛。1990Bing入選了籃球名人堂,1996年更當選為NBA史上50大巨星之一,如果說BradleyNBA球員從政後成就最高者,那David Bing無疑就是NBA的從政球員中,球場上成就最高的。

1998COY-Bing-Steel

退休後的Bing一開始跟政壇沒什麼關係,而是在商場上相當活躍,他在1980年和四位員工成立了賓鋼鐵公司(Bing Steel),由於跟通用汽車的合作,到1985年,賓鋼鐵公司已經是有63名員工、年營收4000萬美金的大廠。2009年,原本的底特律市長因為偽證罪被去職,底特律要進行市長補選做完剩下約半年的任期,在08年就表達對當市長有興趣的Bing一路過關斬將,在最後決選中以52%的得票率勝出。09年年底,他又以56%的得票率連任,2013年任期結束後,他宣佈不再參選。Bing無疑的是個成功的球員與商人,但作為政治家,他的評價恐怕就不是那麼正面,在他的任內,底特律市宣佈破產,成為美國史上宣佈破產的最大都市。

MayorBING 

力保國王-Kevin Johnson

太陽小巨人KJ各位讀者應該就比較熟悉,其球員生涯在此只做簡短敘述。生涯4度聯盟第二隊、1993年總冠軍賽主力、太陽隊史罰球出手數&命中數王,加上那驚人的速度與爆發力,其力壓非洲天王Olajuwon扣籃的一幕更是隻要講到史上經典灌籃就不會遺漏的篇章。雖然後來又出了個兩次拿下年度MVPNash,讓KJ不見得是多數人心目中的太陽史上最強控衛,但我相信那件高掛在場館上空的7號球衣,對於老太陽迷來說仍有其永遠無法被取代的意義在。

KJDunk

不同於BradleyBing,之後從政的地方都非自己的出生地,KJ不只就在加州的沙加緬度出生,唸的也是沙加緬度高中、加州大學,可說是正港加州子弟。在2008年,KJ就以家鄉英雄的身份參選沙加緬度市長並以57.4%的得票率當選,2012年他又以58.7%的得票率連任成功。KJ任內推廣的政策包含普及教育(Sacramento READS!)、娛樂與運動事業帶動經濟成長(Think Big)、綠能發展(Greenwise)等等,而對臺灣球迷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把國王留在沙加緬度的事蹟。

KJMayor

2013年年初,國王當時的老闆馬魯夫家族(Maloof family)突然放出轉賣球隊的消息,之前就有國王要搬遷到拉斯維加斯的風聲,而這次則是直接賣給西雅圖的財團,而該財團目的當然是要把國王買下後,遷去西雅圖,補上失去超音速的遺憾。KJ當時先出馬遊說馬魯夫家族,希望讓球隊留下來,碰壁之後一方面向聯盟高層出手、一方面找尋願意接手國王的財團,最後是以印度裔企業家Vivek Ranadivé為首的沙加緬度財團買下國王,且聯盟方面也以228的票數否決國王遷到西雅圖的提案,這是典型的政治運作下的結果,也顯示出KJ的政治手腕是多麼高明,這位小巨人的政治路才剛開始不久,如果他還有野心,或許我們還會看到他往更高的頭銜邁進。

 

本文同時刊登於Hoop Taiwan 美國職籃戰國策-2015年3月號

KJKing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