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行的動畫中,美國動畫出版方很多是大型綜合公司,如迪士尼,夢工廠,華納兄弟,二十世紀福克斯等。這些大公司不僅做動畫,也做真人電影。

而流行的日本動畫大多是一些專業性的動畫公司,其基本上只做動畫,不搞其他真人影視:如吉卜力,京阿尼,骨頭社等。

其實美國也有中小動畫工作室(比如做《RWBY》的雞牙),日本也有大型綜合性公司(比如東映,松竹),但感覺其動畫影響有限。

這是為什麼?


因為題主你沒有分清出品方和製作方。你真的有搞清楚你說的這些日本動畫的出品方是誰了么?骨頭社什麼時候成了自己做的動畫的出品方了?

(東映的動畫影響力有限,題主你是認真的么。。。骨頭和京阿尼的動畫資產加起來能有Toei Animation的十分之一都是個問題誒。)

和骨頭社、京阿尼、吉卜力等日本動畫製作方對應的不應是迪士尼、華納、環球這些出品方,而是迪士尼動畫部、皮克斯、照明這些歐美動畫工作室。迪士尼動畫部做的動畫,比如《冰雪奇緣》由迪士尼發行,但迪士尼發行的真人電影,比如漫威電影,則和迪士尼動畫部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是由Marvel Studio製作。同樣照明給環球做小黃人動畫,但跟環球的真人電影,比如速度與激情沒有半毛錢關係。

骨頭社、吉卜力等日本動畫公司製作的動畫的出品方也不是他們自己,而是Aniplex、東寶、東映、松竹這些公司,這些公司都是綜合性公司,東寶是日本最大的院線+影視出品方,在動畫領域的影響力么。。。可以查一下旗下動畫電影《你的名字》當年在日本動畫界+影視界+音樂界造成的轟動和商業成績

題主之所以有這種問題在於日本和歐美在放映動畫時的方式不同所造成的信息不對稱。電影一上來就是一整屏一整屏的發行方logo(迪士尼、華納、環球、索尼、派拉蒙、福克斯),而且國內觀眾對於英文的理解能力遠高於日文假名。因此日本動畫里的各種staff假名信息讓大多數中國觀眾無法對於動畫背後的發行方有所了解,建議萬代、波麗佳音、日本華納等動漫發行方學習Aniplex好榜樣,在動畫片頭加個Logo動畫。讓中國觀眾明白,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動畫作坊是在給頭上的發行方資本家們打工的。


日本的動畫產業鏈模式其實就是窮人製片模式。

窮人不光是沒錢,也不願意承擔責任,即便要承擔責任也要盡量分攤。一旦失敗的時候,損失是可以推卸可以分攤的。

於是委員會制度應運而生。

美國呢?富人模式。有些廠子甚至是裝富,也要牢牢控制住整個產業鏈。

你所說的吉卜力、骨頭,這些日本的廠子如果放在美式動畫作品的模式下,大概就是出現在end roll的一堆公司中間。

一部日本動畫需要一個吉卜力外加數個外包商。

而一部Disney動畫,需要的是一堆吉卜力一樣的外包商……


因為日本和美國的國情不一樣,製片模式不一樣。

據我的了解,美國的娛樂巨頭資金雄厚,橫跨多個產業,比如迪士尼,自然可以以一己之力投資一整部動畫影片甚至研發和運營一系列娛樂產品。而日本則更多是以製片委員會的形式,把多家投資方聯合起來製作一部影片。製片委員會通常是臨時的,所有製作開發都由製作公司完成,所以最終我們看到的就更多的是製作公司。

我覺得,從這個差異里也可以看出美日雙方資本力量的差異,美國是少數寡頭巨頭控制整個行業,中小企業在其體系下生存發展,日本則是眾多中小資本報團取暖,誰也吞不了誰。


動畫產業模式有區別。

日本是委員會模式,各家共同出資,風險也共同承擔。究其根本是大家都不富,誰都不敢承受獨自出資的風險。資方數目多且雜,所以製作方就成了大家最方便關注的,同時也是創作上最核心的了。東映能成綜合性的大公司,是因為它成立極早,在委員會模式尚且模糊的時候就已經自成體系了。

美國就不一樣了,各種大資本家,有錢就是任性,所以「包養」幾個動畫工作室不在話下,甚至於包括動畫ip開發、周邊製作都可以靠自己名下的公司解決。所以動畫開發的核心就變成了個別大發行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