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浙江嘉興人,本名楊愛,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由於家貧,她從小就墜入章台,成為「秦淮八艷」之一。她是一位很有才華的風塵女子,清人認為她的尺牘「艷過六朝,情深班蔡」,郁達夫評價她的文學和藝術才華,可為「秦淮八艷」之首。

據《柳如是別傳》考證,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陳子龍與柳如是曾是一對戀人,兩人感情相當深摯,但是感情之路比較坎坷,受人阻礙較大,《江城子·憶夢》就創作於這一時期。詩如下:

江城子·憶夢 

夢中本是傷心路。芙蓉淚,櫻桃語。滿簾花片,都受人心誤。遮莫今宵風雨話,要他來,來得么。

安排無限銷魂事。砑紅箋,青綾被。留他無計,去便隨他去。算來還有許多時,人近也,愁回處。

由於種種原因兩人終不得白頭偕老。分手後,柳如是一直舊情難忘。1639年,她在寓居西湖期間,懷著對陳子龍的深深眷戀之情,寫下了《夢江南·懷人》二十闕。前十闕仿唐代劉錫《憶江南》開篇首句「春去也」句式,以「人去也」聯章疊唱,意指自已離開陳子龍,表達自已失去戀人後迷惘失落的情緒。後十闕以「人何在」開頭,深情回憶她與戀人在一起時的種種情事。二十闕是為愛情詩篇中的上乘之作。詩如下:

江南·懷人 

人去也,人去鳳城西。細雨濕將紅袖意,新蕪深與翠眉低,蝴蝶最迷離。

人去也,人去鷺鶿洲。菡萏結為翡翠恨,柳絲飛上鈿箏愁。羅幕早驚秋。

人去也,人去畫樓中。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須紅粉玉玲瓏。端有夜來風。

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還不是,若為恨少卻教情。一望損莓苔。

人去也,人去綠窗紗。贏得病愁輸燕子,禁憐模樣隔天涯。好處暗相遮。

人去也,人去玉笙寒。鳳子啄殘紅豆小,雉媒驕擁褻香看。杏子是春衫。

人去也,人去碧梧陰。未信賺人腸斷曲,卻疑誤我字同心。幽怨不須尋。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強起落花還瑟瑟,別時紅淚有些些。門外柳相依。

人去也,人去夢偏多。憶昔見時多不語,而今偷悔更生疏。夢裡自歡娛。

人去也,人去夜偏長。寶帶乍溫青驄意,羅衣輕試玉光涼。薇帳一條香。

柳如是除了才情很高外,在「秦淮八艷」中更是以風骨嶒峻聞名,國學大師認為她有「民族獨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明末風雲之際,柳如是曾對「復社」領袖張溥說:「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亂禦侮,應如謝東山運籌卻敵,不可如陶靖節亮節高風。如我身為男子,必當救亡圖存,以身報國!」後來她嫁給了東林黨人錢謙益。明朝滅亡後,柳如是支持自已的丈夫錢謙益去南明當禮部尚書,為國做貢獻。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南明無力回天,柳如是勸錢謙益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卻奮身投水,後被錢謙益托救出來。在南明即將滅亡之際,她的丈夫錢謙益不聽其勸,投降了清朝。至此,錢謙益去了北京,柳如是留在南京。受柳如是的影響,錢謙益無心為官,半年後就稱病辭職了。後來又因案件株連,錢謙益吃了兩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賄賂將他營救出獄,並鼓勵他與西南和東南海上反清復明勢力聯絡,幫助他們反清。在隨後的時間裡,錢謙益一直從事反清復明的地下活動,柳如是都輔助在旁。世人因柳如是的緣故,對錢謙益才不那麼反感。1664年錢謙益去世後,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如是為了保護錢家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惡棍們雖被嚇走,一代才女卻香消玉殞了。


  • 柳如是是誰
    • 柳如是原名楊愛,字如是。都說人如其名,但這個詞用在柳如是身上並不合適,相反,她的一生可以說是缺愛的。這個本名叫楊愛的姑娘出生於1618年,也就是明朝萬曆四十六年,距離明朝滅亡還有26年,大明王朝風雨飄搖,柳如是的命運也和這個王朝一樣,顛沛流離。她自幼家貧,幼年時期就被販賣,幾經易手,最後被江南名妓徐佛收養了。
    • 徐佛是幹什麼的呢,是一位名妓,她開始調教柳如是,琴棋書畫,樣樣不落,加上柳如是本身天資聰穎,很快她就出名了,成為當時風流雅士爭相交往的對象,放今天看就是妥妥的女神待遇。
  • 柳如是這個名字怎麼來的
    • 柳如是本名楊愛,於是從辛棄疾「青山見我應如是」中摘了兩個字,加上「楊柳」的柳,湊出一個新名字:柳如是。生活使人成長,此後的柳如是愈加看透世事,不願做一個為別人所左右為時代所壓迫的弱女子,她決心在有限的時代里儘可能地活出自我,辛棄疾《賀新郎》里的這句詞極大地觸動了她的內心,於是她自號"如是",慢慢開啟屬於自己的獨特人生。
  • 柳如是和錢謙益
    • 錢謙益,明末文壇名士,可謂泰斗級人物,還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東林黨又是什麼組織呢?東林黨是明朝中後期的一個由文官精英組成,主張革除時弊、改進朝政的一個組織。
    • 柳如是由於從小由於缺乏情親的關懷,從未享受過家庭的溫馨,這就導致了她要相對成熟、激進一些,再加上她坎坷的童年經歷,這也使得她在潛移默化中思想也變得早熟,也更加獨立,這也就解釋了她為何喜歡穿男裝與人交流,一方面為了方便,一方面體現出她內心的獨立人格,這一點從她不願沉迷酒色也可看出。柳如是生活的年代恰好又處於改朝換代時期,她又受到幾社、東林黨思想的影響,自然會產生與國家共存亡的想法。
    • 兩個本來就有好感的人,很快便互相吸引,在一次次吟詩作畫的雅集上,越走越近。直到有天,錢謙益終於忍不住對柳如是說:「老夫想娶你,明媒正娶,敲鑼打鼓,養你一輩子。」「你是說真的?」柳如是心下一空,這麼多年的虛張聲勢,一瞬間都瓦解了。
    • 崇禎十四年,文壇領袖,五十九歲的錢謙益,光天化日之下,以正妻之禮,迎娶金陵花魁,二十三歲的柳如是,夫妻二人乘船遊河,兩岸文人學子唾罵不止。更有甚者,用雞蛋、菜葉、石頭砸向他們,彷彿對待遊街示眾的罪犯。柳如是靠在錢謙益肩上,試探地問:「人言可畏,你真不怕辱沒門楣?」「從見你第一眼起,我的天就塌了。」錢謙益笑道,「綱常名教我都不要,他們又算什麼東西。」
    • 那麼明亡後,她與錢謙益相約投湖自盡也就順理成章了。當然,結果是因為錢的所謂「水太冷」,二人最終未以死殉國。之後,錢謙益曾為清朝效力,還陷於牢獄之災,儘管柳如是對他侍奉清廷頗為不齒,最後還是救他於水火,果然有情有義!
  • 柳如是的女子形象
    • 在一個婦女地位極其低下的年代,作為一個女子完全可以養在深閨人未識,每日讀書彈琴,琴棋書畫,針織女工,歲月靜好的過完一生。但是柳如是怎樣做的呢?在婦女要遵循三從四德的時代,她要拋頭露面與男人們高談闊論;在身陷囹圄的時候,她奮不顧身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她敢以死明志。柳如是一生都是這樣轟轟烈烈、敢愛敢恨,像煙花一樣熱烈綻放,哪怕用盡最後一點力氣也要在天空留下絢爛的身姿。
    • 所以,即便在那樣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以她卓越的才識和膽識,一定不會選擇獨善其身,她會選擇走入愛恨糾葛的塵世,走入風雲變幻歷史,走入她無比渴望的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一生。
  • 關於更多詳細內容
    • 可以看我的博客大匯總: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柳如是之所以被人尊重,是因為在國破家亡的時刻,她比同時代的所謂「正人君子」要強何止萬倍。

這些「正人君子」首當其衝的就是柳如是第二任丈夫錢謙益。

錢謙益這老小子原來是東林黨領袖級人物,滿口仁義道德,忠君報國。

然而,北京陷落,崇禎自縊而亡的消息傳到了南京,南京建立了弘光朝廷,柳如是鼓勵錢老小子為弘光朝效力,這位「正人君子」怕被連累,堅決不去。

清軍很快打到南京城下,柳如是提出和錢謙益一起殉國,您猜錢謙益這老兔崽子說什麼?「水太冷,不能下」,東林領袖,嘖嘖,噁心之極。柳如是對他失望透頂,自己準備跳水殉國,被老小子狠狠抱住,沒能如願。

錢老小子又出了新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大道理也不講了,以「頭皮甚癢」的由頭給自己剃了個金毛鼠尾辮子的髮型,那標準程度估計多爾袞來了都得豎大拇哥。

老小子投降了,整體忠君報國的東林領袖錢謙益自己剃了頭投降了清朝。

清朝給了這老小子一點面子,讓他做了禮部侍郎。本來想繼續裝逼的錢老小子,讓柳如是每天鬧騰的,半年後就辭職了。

順治四年,錢謙益因黃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獄。我敢打百分之一萬的保證,錢老小子絕逼是被冤枉的。柳如是只好用錢把這老雜毛從監獄裡救了出來。出來之後,鼓勵錢老小子向鄭成功、張煌言等學習,並把自己所有財帛捐出來給抗清義軍,錢老小子也名聲好了一點,其實那都是因為柳如是。

錢謙益老雜毛不多久終於死了。結果老雜毛家裡的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惦記上了錢老小子的家產,就雇了惡棍來搶。柳如是為了保護家業,自縊而亡。

可以看出來,柳如是的民族氣節比同一時代的所謂東林君子們強了不知多少倍。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柳如是更懂得亡國之恨,值得後人敬仰,以錢謙益老雜毛為代表的東林君子們卻向滿清主動貢獻了自己的後庭花,必將受到後人的唾棄。


柳如是雖然生在大明,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王朝,但歸根結底這是個活出現代感的女人。

幼年時,她被家人當做貨品擺在市場販賣,流離失所。

豆蔻年華時,在青樓又被權貴強佔為妾。

可以說,柳如是自小手裡握著的是一把爛牌,但她就是有本事把爛牌打出王炸的氣勢。

首先,她很努力,八歲時的她被江南名妓徐佛進入青樓,努力刻苦學習琴棋書畫,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後來被權貴霸佔時,她也很努力提升自己,那位權貴叫周道登,很欣賞柳如是的才情智慧,更不用說顏值了,所以他一心要把柳如是培養成風華絕代的佳人,甚至請了名師栽培柳如是,在這種情況下,柳如是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因為被霸佔的委屈就放棄自己,她很爭氣,在權貴府上,她的詩情才藝更加精進。

後來這位權貴死後,柳如是又回到青樓,這時候她下定決心要「出人頭地」,要有選擇生活的權利。

所以啊,她更加努力了,追求更精進的技藝和更深刻的內涵,她很快紅遍金陵。

當然,她知道青樓女子大多悲情,所以她要為自己尋找一條不同的路。她開始像男子一樣走出去,去遊歷世界,去結交牛逼的人,看更大的世界。

在這個過程中,她遇見了一大批文壇上優秀的人才,柳如是本人也在交友中大展風采,也是這個時候,她遇見了了一生摯愛陳子龍,「雲間三子」之首,特別有才華,江南詞壇的大咖,可惜愛情沒有到最後,而到最後的那個人更厲害,就是錢謙益。

拋開錢謙益後來投敵判國不講,他也是真的很優秀,文壇泰斗,名揚海內,對柳如是也是真愛,以匹嫡之禮,也就是娶大老婆的名義迎娶了她,那一天柳如是很是揚眉吐氣,這麼多年來的努力,終於有所回報。

所以,我說柳如是是個活出現代感的大女人。

清晰認知,自我成長,多元發展,一步一步地,她把自己推向更好的階層,把一手爛牌打出王炸的氣勢。


謝邀。柳如是是"秦淮八艷"之一,說起秦淮八艷在明末清初相當有名,這些女子都是"社交達人",艷幟高掛,芳名傳遍四方。她們常常周旋上層社會,混跡官場。這八個人分別是:1.柳如是、2.顧橫波、3.馬湘蘭、4.陳園園、5.寇白樓、6.卞玉京、7.李香君、8.董小宛。

其它女人暫且不提,柳如是從事的職業並不光彩,但後來她做的一件事,受到了後世人廣泛的尊重,這件事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一、柳如是其人?

雖然秦淮八艷從事的是賤業,但個個都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的曼妙之人,柳如是也不例外。柳如是是她們之中的一員。她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

有道是:"一個人的品德來自於朋友圈的影響,"柳如是從事社交活動,最早接觸的是"東林黨"的一些文官,比如與李待問、宋征輿、陳子龍等都發展過一段戀情,尤其與明末大英雄陳子龍的愛情轟轟烈烈,二人情深意切,舉案齊眉同居在松江南樓,賦詩作對,互相唱和,足見其感情深厚。

可惜南樓唱和的美景不長,陳子龍元配張氏帶人鬧上南樓。柳如是不甘受辱,悲切而毅然地離去,這段愛情無疾而終。

柳如是擇婿要求很高,許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然而,就在柳如是20歲時,結識了原朝廷禮部侍郎、28歲即得探花的錢謙益,此時年過半百錢謙益受"宦黨"的排擠鬱郁不得志。

錢謙益枯木逢春遇到了柳如是,他專門蓋了個"紅樓"金屋藏嬌, 崇禎十四年(1641年),柳如是嫁給了東林領袖錢謙益。然後,錢謙益有錢就是任性,也為了表示對柳如是的愛,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兩人過起了神仙眷侶的日子。

二、柳如是其事?

幸福的日子易逝,柳如是在為錢謙益生了個女兒後,明朝皇帝崇禎在煤山自縊而亡,柳如是雖然沒有官職,但位卑不敢忘國。

多爾袞擁立順治進京建立了清朝,柳如是感念明朝,從那以後就沒有開心過。此時清廷向明朝官僚伸出了橄欖枝,只要出侍清朝為官,在原來官職上加封三級,許多明朝遺臣都紛紛效忠清朝。

但柳如是堅決不讓錢謙益為清朝服務。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她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沉思無語。

當柳如和錢謙益來到河邊時,錢謙益用手在河裡試了一下,說:「水太冷,不能下,改天吧」,柳如是不顧一切投水自盡,卻被錢謙益硬生生的托住了。

於是錢謙益不顧柳如是的苦苦相勸,卑躬屈膝投降了清朝。錢謙益降清去北京了,柳如是堅決不隨行,自己留在南京了。

三、柳如是受到後人的尊重。

柳如是以一介柔弱女子之身,做出了錚錚男兒氣節,她的這一切受到了後人的尊重,近代著名詩人王國維曾作詩讚曰:

幅巾道服自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鬚眉?

詩中的薊門朝士指的就是錢謙益等賣國官員。在王國維看來,在國破家亡的危難時刻,包括柳如是的丈夫、時任南明禮部尚書錢謙益在內的那些在屈膝變節的士大夫們,在氣節和操守方面是遠遠不如一個妓女。

最後春秋君用花蕊夫人的一首詩作為結束語:"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明朝有更多的柳如是能亡嗎?

【我是秉燭讀春秋,歡迎加關注,點贊和留言評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