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位法師,受皇帝封爲國師,稱「慈愍國師」。

之前,他曾前往印度取經,到印度後,參拜釋迦牟尼佛的聖地,並尋求梵文經典,帶回中國翻譯弘揚。他來回印度,其間,翻山涉水、忍飢受凍,可謂備極艱辛。慈愍法師心中因此有一種體悟:「娑婆世界究竟是痛苦的世界。」從而對世間產生很深的厭離,希望今生永遠脫離輪迴之苦。

到底有什麼世界純粹安樂,沒有任何身、心的痛苦?有什麼修行法門,可以快速成佛、面見佛?慈愍法師每到一個地方參訪,都會問這個問題。

當時,通達經律論的法師,一致向他推薦「淨土法門」,說念阿彌陀佛佛號,就可以達到這個願望。慈愍法師聽了,踊躍歡喜,開始用心思考與奉行淨土法門。

他即將回國時,經過當時在印度北邊的健馱羅國,那是弘揚佛教的國家。這個國家王城北方有座山,山上有一尊觀世音菩薩聖像,傳說非常靈驗,凡來此祈求,往往能夠看到觀世音菩薩現身,爲他開示。

慈愍法師來到這裏,九天不吃不睡,頂禮祈禱,希望觀世音菩薩現身指導他,當生成就的法門。果然,人有誠心,菩薩有感應。在第九天晚上,觀世音菩薩突然顯現空中,金光閃耀,有一丈多高,坐在蓮花寶座上面,向慈愍法師開示、安慰,並伸手摩頂授記。

觀世音菩薩開示說:「你願心很大,非常令人讚歎。你想弘揚佛法,自利利他,唯有專念阿彌陀佛佛號,真心發願,願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可得無上利益。當知淨土法門是最殊勝的法門。」說完這些話後,觀世音菩薩就在空中消失。

慈愍法師,原本身心很疲憊,經過觀世音菩薩伸手摸頂、光明照耀,又對他開示後,慈愍法師頓然感到無比振奮,身心疲累豁然消除。

回到長安城之後,慈愍法師翻譯經典,一生弘揚淨土法門。

由於慈愍法師很有智慧、學問、修持,弘揚這個法門,利益了當時很多的衆生,因此,唐朝皇帝就拜他爲“慈愍國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