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儀潔/西安報導

超過萬名華人5日齊聚陝西黃陵縣,參加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典禮,共同祭奠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有別於以往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當天祭典上艷陽高照,現場展開了「敬獻花籃、龍飛華夏」等環節。其中,今年新增加的「唱黃帝頌」由112名小朋友演繹,另一項新加的則是「種植橋山柏」。

▲▼  西安祭祖行,黃陵祭祖,黃帝陵。(圖/記者蔡儀潔攝)

▲▼  西安祭祖行,黃陵祭祖,黃帝陵。(圖/記者蔡儀潔攝)

▲要表演的小朋友化好妝、穿上不同民族的服飾。(圖/記者蔡儀潔攝)

來自海內外的華人、媒體5日8點就陸續抵達延安市黃陵縣,當地也實行了交通管制,典禮期間車輛「只出不進」。黃帝陵晝夜溫差大,清晨10度的天氣讓大家衣服「捂緊緊」,可以看到穿著各民族服飾的小小表演者穿上了厚羽絨。

▼典禮開始前,小朋友穿上了羽絨外套禦寒。(圖/記者蔡儀潔攝)

▲▼  西安祭祖行,黃陵祭祖,黃帝陵。(圖/記者蔡儀潔攝)

另外現場還來了不少當地青年,他們一身黑衣黑褲,一大早就到達現場,頂著冷風筆直站好陣形,同樣如此的還有維安部隊,不僅有警察大叔,還有武警大隊。到了中午,氣溫一路直衝到30度,大太陽下眾人滴下了汗珠。

▼當地青年志願者整齊劃一站好方陣。(圖/記者蔡儀潔攝)

▲▼  西安祭祖行,黃陵祭祖,黃帝陵。(圖/記者蔡儀潔攝)

公祭典禮9點50分正式開始,寓意軒轅黃帝「九五至尊」,參與的人數超過上萬,新黨主席鬱慕明和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以及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均有出席。典禮由中共陝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陝西省公祭黃帝陵工作委員會主任梁桂主持,共有擊鼓鳴鐘、唱黃帝頌、敬獻花籃、恭讀祭文、樂舞告祭、龍飛華夏等環節。

▲小孩子們登臺合唱。(圖/記者蔡儀潔攝)

在擊鼓鳴鐘後,112個小朋友穿著不同民族的特色服裝,共同演唱了《黃帝頌》,給莊嚴的典禮注入了清新的活力,接著在「敬獻花籃」的環節中,鬱慕明帶著臺灣青年代表登臺獻花並三鞠躬。公祭最大的亮點就是最後的「龍飛華夏」,可以看到,一條紅金色的「中華龍」在鼓樂聲中緩緩升空,演繹「龍馭在天」,寄託著炎黃子孫對人文初祖無限崇敬與感恩之心。

▼ 「龍飛華夏」環節 。(圖/陝西省臺辦提供)

▲▼             。(圖/陝西省臺辦提供)

據悉,為了打造公祭「升級版」,在2019年的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活動上,增加了典前序禮環節,將原來相對割裂的典前序禮和公祭典禮整體規劃,增加了「唱黃帝頌」和「種植橋山柏」兩項儀程,強化了「龍飛華夏」儀式,典禮儀程儀軌進一步完善提升,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

▼表演者進場。(圖/記者蔡儀潔攝)

▲▼  西安祭祖行,黃陵祭祖,黃帝陵。(圖/記者蔡儀潔攝)

新黨主席鬱慕明就帶領了臺灣青年進行「種植橋山柏」活動。鬱慕明說,黃帝是人文始祖,所以纔有中華民族的歷史,也能夠傳承中華文化,「所以飲水思源,我們在這裡多種一些樹」,兩岸文化交流是要長久不是一年兩年,兩岸和平交流後在文化的交換上面,「比如臺灣現在公民與道德小朋友不唸了,反而是大陸在唸,這就是一種交流。」

一名來自內湖高工的男學生表示,自己通過自願申請來參加這次活動,感到很震撼,覺得西安的美食很好喫,之後還會繼續在古都參訪,去看壺口瀑布、兵馬俑等著名景點。

▼鬱慕明與臺灣青年合影。(圖/記者蔡儀潔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