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Doesnt Kill Me(下)

我從路人狀態重新提升了對孟美岐

的關注度大約是在即刻電音的Faded這裡,但並沒有持續多久,如無必要我是基本不看火箭少女的團體舞臺的。

而這只是預告錄屏而已,此後正片放出又驚艷了一批羣眾不提。

此時,孟美岐的全部節目熱度已經消耗殆盡,幾無新的物料,可爭議的話題也基本消失,移動端百度指數創下了3000+的新低。

直到騰訊年會。

此時,羣眾們纔想起,這個騰訊引以為傲的年度節目,它的冠軍是誰,而這個無心插柳的暗示,很快就會被騰訊視頻、企鵝影視和哇唧唧哇透徹解讀,氣氛已經有些許微妙的不同。

作為一個位置略微尷尬的代運營公司,哇唧唧哇作為企鵝影視的外包商,在業內口碑一直不佳,龍丹妮更是一個爭議值滿滿的人物。在經紀業務上,哇唧唧哇的水準實際上可能還不如樂華,至於企鵝影視或者海南周天,他們一窮二白,並無討論必要。

作為給藝人喝過塗料,旗下男團還得集體回爐再造的公司,哇唧唧哇在火箭少女101的運營層面,始終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題,就是同業競爭。火箭少女各家粉絲經常把哇唧唧哇比作黑心保姆,其實也不失恰當。

從「季後賽」的角度去觀察火箭少女101的運營工作,我們大概能夠得出一點不一樣的結論,畢竟這個割裂約的基礎,是2年的團體活動期,換而言之,假如有品牌或者活動來談合作,哇唧唧哇作為總代理或者包銷中介,它只能從團體的名義下切,而不能從個人的角度去上接,還是我們之前提過的,火箭少女101 孟美岐/宇宙少女美岐/孟美岐,在商務、著作權和肖像權等等角度上,事實上都是三個主體,七八月份打出狗腦子來的腥風血雨,爭奪的實際上也正是這三個主體的利益分配、時間分配和優先順序別。

小分隊活動的1+N模式,看起來很好,實踐起來很難,物料、行程、項目協調,工作量都是三次方而不是三倍數,且嘲笑「團資」和不約「團資」,成了粉絲間惡性競爭氣氛延續結果反噬運營的現實問題。所以經過幾個月的摸索,整個火箭少女的商務運營轉向另一種模式,即「點菜」式合作,在「火箭少女101」框架下的商務合作,在經歷「試鏡」環節之後便可以任選成員來單體運行,而原生經紀公司導入的資源,亦可以在騰訊/火箭少女框架下來進行貼牌運作。

當然,行程一定是哇唧唧哇/火箭少女101官博來統籌宣發的,原生經紀公司不可能繞過這個統籌去接「私活」,但成員間的鬆緊度就有了細微的差別,以前三名為例,孟美岐的約束度要比其他兩人緊的多,比如某個翻譯用品的物料和某個綜藝節目的物料,就沒有火箭少女的任何VI出現。

當孟美岐的商務運營權經由「送水果」被確定之後,帶來了另一個現實問題,即怎麼平衡成員間的定位差異和資源分配,因為商業價值每人不同,形象和特質各有千秋,人氣差距更是一目瞭然,那麼只能從報價、期限、渠道、合作領域和名義上來進行微操找補,這個活確實挺累的,到今天哇唧唧哇可能都有點自暴自棄的勁頭了,這個我們下篇再繼續聊,因為大團綜確實給孟美岐帶來了兩個比較意外的收穫。


此後她們去爬雪山鑽沙漠,我對綜藝興趣缺缺,後來也沒怎麼看,不過這次錄製作為Team Building,應當還是起到了一定效果的,在對外口徑上,必須也只能主打團體,這是至高前提,儘管是個兩年期組合,但誰知道到期之後會不會有人留下繼續延續這個品牌呢?

大團綜錄完了,本來就要參加深圳見面會,結果來了個很詭異的說明,還是本人微博發的,官博只是轉發。

我們知道《創造101》整個節目都有相當濃鬱的芒果味道,從班底到製作,再到後來運營火箭少女的哇唧唧哇,電視湘軍的製播分離打通產業鏈之路,借殼騰訊視頻玩的溜溜。所以跨年放在湖南衛視,成團首秀放在湖南衛視,就連大團綜,找的也是現在出來單幹成立了皙悅傳媒的謝滌葵,他的名作就是真人秀《爸爸去哪兒》和《變形計》。

而我們也知道,樂華的主資源陣地也是湖南衛視,最近太子爺還上了《變形計》喜提熱搜第一。這樣,2019年的湖衛跨年,王程一組,火箭少女的美宣一組,看點本來是很足的。

結果美岐沒去,後來我們知道,她腳那時候受傷了。經考古發現,12月30號應該是被人看到了,因此有受傷的傳聞流出,但跨年在即,這個消息被嚴密封鎖,但最後還是不能登臺。

對了跨年還有另外一個插曲,如果口水能淹死人,火箭少女的造型師一定能遊過太平洋。


腳傷的前因後果我們今天不得而知,各方都諱莫如深,連傷的是哪其實具體都不知道,但主辦方為了1月12日的首巡演唱會上海站保證票房,對各方質疑三緘其口,同時,演唱會也開啟了團票大戰,燈牌大戰,和碟中諜的精彩戲碼。不得不說,火箭少女的粉絲比火箭少女本身有趣多了。

每當我回顧後來的團票風雲時,都感到有一點好笑,這不是東羅馬競技黨嗎?而火箭少女的巡演,活脫脫是在14年後復刻2005年的超女巡演,戲碼都一模一樣。

但這一切,在一雙襪子面前都黯然失色了。

這一天的表現,讓我想起了玩足球經理的時候,讓隊裏養傷的的頭號球星打封閉上冠軍杯還搞了個帽子戲法。

有位朋友回復,如果是歐冠決賽還能理解,為了一場普通聯賽賭上影響職業生涯的風險...

對一個如此熱愛舞臺的孩子來說,腿傷膝傷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在右膝肉眼可見腫出的情況下,還要跳足兩小時,水準發揮甚至好於比賽時期,這已經不是用敬業來形容了。

我想問她一句,值得嗎?是不是傻?

我想她的回答一定是,值得。

這種決然的兇狠,折服了所有人,對運營團隊的人,衝擊可能要比我們這些觀眾要強烈強烈的多。

我的Meiqi Moment,就是此刻。

而這一日,就是孟美岐的大奇蹟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