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茨卡轉會拜仁,讓拜仁德甲「挖掘機」的名號,再一次被得到驗證,德國優秀球員趨之若鶩地想去拜仁,是拜仁在德甲特殊的地位造成的,主要原因有3點:

首先,去拜仁有名有利

拜仁作為德甲班霸,球隊成績一直令其他球隊仰視,每個賽季到了冬歇期前後,第2名基本都被拜仁落下十多分,歐冠賽程連續6年進入八強,讓拜仁成為僅次於皇馬、巴薩的頂級球隊。

不僅如此,拜仁也是德甲最有錢的球隊,2016-2017賽季,拜仁營業額達到了6.405億歐,凈利潤達到創紀錄的3920萬歐,這讓拜仁有能力吸引德甲最有實力的球員。

加盟拜仁不僅可以獲得榮譽,而且可以拿到高薪,既有名又有利,誰不願意來呢?

其次,不用擔心失去德國國家隊位置

拜仁在德甲的傲視羣雄,讓德國主帥勒夫,可以直接把拜仁的主力框架,移植到國家隊,這對於德國國家隊建設是十分有利的,這就像尤文之於義大利國家隊、恆大之於中國國家隊一樣。

如果在拜仁能夠站穩腳跟,德國國家隊就可以打上主力,這讓格雷茨卡不必擔心失去國家隊主力位置,因為一旦轉會到英超,回歸國家隊還要適應體系。

最後,適應起來得心應手

格雷茨卡作為德國足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各大俱樂部都十分希望能夠引進他,英超豪門的經濟實力,照比拜仁也都不落下風,但是為什麼他還是選擇了拜仁?主要還是因為他已經適應了德甲的風格,到拜仁之後,可以無縫連接,這對於他打上主力無疑是風險最小的。

如果轉會英超,一旦不適應英超硬朗的風格,對於他自己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埃姆雷詹在英超利物浦的遭遇,就是前車之鑒。


加盟拜仁慕尼黑在德國足壇其實意味著已經進入了德國國家隊,所以,很多德國球員寧可背負叛徒的罵名也要轉會拜仁!

包括巴拉克、波多爾斯基、格策等球星,當年在自己的母隊都是被當成「未來天選之子」般存在的,比如波多爾斯基,就被稱為「科隆王子」。格策當年也是在多特蒙多也是未來之星存在的。即便是當時轉會時很多球迷不理解,他們也想加盟拜仁,以便成就自己更高層次的成就。

本來是自己球隊培養出來的頂尖苗子,最後都被拜仁收了麥子,擱到那支球隊的球迷都不會願意,不罵他是叛徒絕對不可能!

2014年世界盃奪冠那套德國國家隊陣容中,包括門將諾伊爾、胡梅爾斯、博阿滕、施魏因施泰格、拉姆、格策(後又回到多特蒙德)6名球員是拜仁的。

在拜仁就如在德國國家隊,當球員可以在拜仁站穩腳跟,他在德國國家隊就一定是主力球員;如果他不在拜仁,特別是那些在意甲、英超踢球的德國隊員,基本上來到國家隊就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適應德國隊的節奏……

有人比喻說,德國球員把拜仁當博士後來讀,把其他球隊當本科來讀……


解釋起來其實用到一個辭彙就夠了,那就是「壟斷」。拜仁慕尼黑完美的實現了對德國國內人才的壟斷,許多德國球員面對拜仁伸出的橄欖枝,即使冒著天下之大不為也要加盟,在德甲,就幾乎沒有拜仁想得到卻得不到的人。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首先,拜仁實力太強,算上今年,馬上就要實現聯賽六連冠了,進入21世紀以來,他們更是隻讓德甲冠軍旁落過五次,照如今的勢頭看,未來其他球隊想要從他手中搶走冠軍會更加困難。因此對於其他球隊的球員而言,想要獲得榮譽,加盟拜仁抱大腿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不僅穩拿德甲,而且有機會追逐歐冠。還可以藉助拜仁的名氣來提升自己的曝光率和知名度,何樂而不為。

第二,加盟了拜仁,就基本等同於進入了德國國家隊的人才儲備庫,拜仁系球員歷來能在國家隊佔據半壁江山,歷來都是主教練考察的重點,加盟拜仁無疑可以拉近和主帥的關係,加大入選並打上主力的可能性。

第三,過去德國球員到其他聯賽踢球的人一直不多,踢出身價的更是少之又少,這些年的厄齊爾、赫迪拉、克羅斯算是佼佼者。其他聯賽,尤其是英超聯賽商業化氣息太重,與德甲的文化差異太大,且球星眾多,競爭無疑更加激烈,這可能也是德國球員大多不願意走出去的一個原因吧。既然走不出去,那麼追逐榮譽的路就只剩下拜仁一條了。

壟斷意味著暴利,面對一個暴利行業,誰也難免會動心。德國球員想加盟拜仁,就像當年年輕人擠破頭想進入國企,如今太多人想擠破頭進公務員和事業編一樣,求個穩,有名有利。當然這個形容未必恰當哈。


這個和中國隊員沒人願意留洋一樣,錢多,事少,離家近。那為什麼還要出國呢?

拜仁在德甲聯賽中就是巨無霸的存在,是德甲聯賽中最強的隊伍沒有之一,放世界足壇上也是可以和巴薩和皇馬相提並論的球隊,德國球員在受到拜仁招呼的情況下,在同等球隊的選擇餘地太少了,其他球隊還不一定要你。

經濟上,最為世界級豪門之一,拜仁的薪水開出來,肯定比德甲其他球隊要多,可能比不過巴黎,曼聯這種土豪,但比下肯定綽綽有餘了。

國家隊方面,德國國家隊向來是以拜仁的德國球員為班底組建的,去了拜仁就意味著離國家隊更近了一步,隊伍裏還有很多德國隊的隊員,平時就可以培養默契什麼的,到國家隊有默契十足的隊員在身邊,表現也會更好一點。增加下次加入的機會。

最後一點,就是離家近,沒有任何適應問題,去英超西甲,還要學習其他語言,不同聯賽的風格,萬一不適應,可能就會令自己的職業生涯產生影響,這樣還不如去拜仁,少了很多適應的過程。

聽羽說個球:一個正經人說不正經的足球,跪求關係。


這個問題是有問題的,所有的俱樂部核心,主力想走人都會被球迷罵。這是球迷的立場決定的。離開了球隊,削弱自己俱樂部的實力,增強其他俱樂部的實力,感覺自己的感情被騙了自己的支持,喜歡換來了背叛。德國球迷算是素質比較高的,只是罵罵。當年菲戈從巴薩轉會皇馬,自己和家人都多收到死亡的威脅和恐嚇,不得不多次報警,和僱傭大量的保鏢。還有妻子被打的事件。當年巴喬的轉會都是球迷都恨不得殺了他。職業足球就是雙向選擇,俱樂部和球員的雙向選擇,合理競爭帶動足球發展,轉會是合理合法存在的,合同到期重新選擇俱樂部是足球界最合理的重新就業的形式,遵守合同,遵守契約,遵守規章制度,值得肯定和鼓勵。比如格雷次卡加盟拜仁。這種轉會必須要得到鼓勵,這纔是最合情合理合法的做法。

我們要批判的是不合理不合法的轉會做法。比如巴薩的,遠的不說,多特的登貝萊,利物浦的庫蒂尼奧收到巴薩的的蠱惑,罷賽罷訓,和隊友教練吵架不和,玩失蹤逼迫俱樂部放人或者降價放人。這種做法非常損害原俱樂部的利益。不遵守合同,違反規定,於情於理都不和。如果你是企業老闆,手底下員工禮貌友善提出辭職,你們達成協議在適當的時機,合適的情況下和平分手好(拜仁型轉會)?還是員工在企業關鍵時刻為了辭職和你大吵大鬧,罷工,玩失蹤(巴薩型轉會)好?

說說德甲的德國球員很多都喜歡去拜仁。第一個原因,拜仁是豪門。輝煌的歷史,強大的現狀,全世界的球員都想去豪門的。就像國人考大學都想去清華北大一樣。豪門好幾家,拜仁的工資支出是豪門中最少的,為什麼很多歐洲球員會選拜仁?第二個原因,拜仁的足球環境是豪門中最好的。拜仁的足球環境乾淨,純粹,有人情味。駐拜仁的記者說過阿隆索,羅本都去過三家豪門的球員都喜歡拜仁得足球環境。很多豪門派系林立,內耗不斷,並且一定要突出一些商業價值高的球員。至於能否上場比賽或者當核心,太多的非足球因素起作用。而拜仁足球哲學只有足球,用球員的實力,狀態,態度決定足球。另外拜仁比較追求團結和團隊精神,隊內氣氛和諧沒有特權階級,公平公正。並且很有人情味,阿森納年過30的球員只能一年一年的簽合同,皇馬,巴薩,曼聯對待功勛老將的做法讓人心寒。拜仁的歷來做法是非常保護老隊員,30+伊布再曼聯受傷立馬叫停自動延長一年的合同,皇馬老隊長耶羅被迫退役,米蘭的皮爾洛,巴薩的哈維想終老俱樂部,結局都不好。30+的裏貝裏重傷,拜仁能為他續約3年,白養他兩年,類似的事例在拜仁很多終老俱樂部的球員拜仁最多。拜仁能在球員遇到困難的時候堅定的站在球員身邊,不僅僅是聲援,拜仁出人出錢出力的支持。比如裏貝裏的雛妓門,法國國家隊把他開除了,如果拜仁再來一下,裏貝裏的足球生涯可能就毀了。拜仁主席親自陪同裏貝裏打官司,俱樂部提供法律援助,在媒體多次聲援裏貝裏。當年的在拜仁打不上比賽面臨離隊巴西小將得縱火事件,拜仁是沒有義務幫忙的,但是拜仁出錢出律師幫助那個邊緣球員解決事件,拜仁知道那名球員出獄後很難成為職業球員了。也不可能給拜仁做出貢獻了。但是拜仁依舊選擇幫他。當年的代斯勒,嚴重的傷病好多年,始終沒有好,後期抑鬱症,看看拜仁得做法,家庭般的溫暖,無微不至的關懷,直到球員退役,拜仁主席說,歡迎你隨時復出,拜仁隨時準備履行和你剩餘的合同。所以很多球員會為了榮譽,快樂,家庭般的溫暖以及足球本身放棄很多工資更高的豪門的邀請選擇加盟拜仁。出於文化,環境,飲食,家庭等因素,條件相差不多情況下,球員都不會選擇出國,義大利國腳幾乎都在意甲,西班牙國腳大多都在西甲,英格蘭國腳全在英超,德國國腳大多都在德甲,拜仁是德甲最好的俱樂部,自然是很多德國國腳的首選。


德甲,五大聯賽之一。拜仁,德國最有底蘊,最有實力俱樂部!職業球員都有更好的追求,都想更近一步,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身處什麼環境,就會受到什麼樣薰陶!國外的球員比國內的更有職業素養,去了大俱樂部,身邊的都是優秀隊員,在其影響下,水平會更上一層樓!在大俱樂部效力,也是種光榮,對自己實力的種肯定!


球迷中的小球迷而已。他們只站在俱樂部輸贏上看問題,可是球員出售帶給俱樂部的收益,球員得到了更好的鍛煉平臺,未來或許在國家隊層面上的貢獻,基於足球運動本身規律的需要,以及球員其實是多少有些身不由己,都不在他們心目中有任何位置。


拜仁在德國就是壟斷巨無霸,有好球員就挖,球員想要更好的發展就只能去拜仁了。德甲還無法跟英超比,哪怕西甲和法甲最起碼還有倆到三支球隊競爭,德甲幾乎就是一枝獨秀,偶爾馬失前蹄被其他隊撿個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