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峰(Pikes Peak)是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脈的一座海拔4302米的山峰。雖並非全美最高峰,但由於屹立於大平原邊緣,擁有極佳的遠眺風景。同時,這裡距離科州首府丹佛市並不遙遠,便捷的山路又十分適合遊覽觀光,因此在美國十分出名。

這裡值得一提的,還包括著名的「派克峰國際爬山賽」。這是一項每年都會在派克峰舉行的美國歷史第二悠久的汽車賽事(第一是印地500大賽)。在比賽中,數百名參賽車手需要駕駛各自愛車,在最短不足10分鐘的時間內,從海拔2862米處一路直衝4302米的峰頂;在不到20公里的賽道上,共包含大小彎共156個,而賽車最高時速可達240公里/小時。極美的沿途風光與曲折驚險的高山賽道相結合,使得這項賽事成為了世界上最具標誌性的爬山賽,同時也為派克峰帶來了巨大的的名氣。

在派克峰國際爬山賽中,車手們駕駛愛車在雲海上飛馳,如夢似幻

不過,除秀美的自然風光與激情的登山賽外,派克峰地區還有一種許多人所不了解的特產——這裡是世界馳名的天河石出產「聖地」。

天河石屬長石族礦物的一種,擁有濃郁而獨特的藍綠色調,是一種頗受人們歡迎的中檔寶石。煙晶則是由於輻射作用,由無色水晶轉化而成的一種具備煙灰色調的水晶品種。派克峰地區最值得一提的,正是獨一無二的由天河石與煙晶共生一處的礦物晶體標本。藍綠色與煙灰色的兩種寶石礦物搭配在一起,互相映襯,營造出一種無與倫比的對比度與美感。無論對博物館還是個人礦物愛好者,科羅拉多所產的煙晶天河石共生標本,都是一種備受追捧的經典藏品。

派克峰地區是全球聞名的天河石·煙晶的產地

在北美地區(包括美國與加拿大),至今仍在沿用一種已持續了一百多年的礦物開採制度,被稱為「礦物所有權開採」(Mining Claim)。探礦人需要向美國政府申請某塊地的開採權利,這塊土地就被稱為「礦區」(Claim),通常標準面積約457×182米(20英畝,約8公頃)。這樣,在向政府繳納開採費用後,採礦者就可以獲得這個礦區上所有的產出物。

私人礦區需要在邊界處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誌,告知路人此地已有主人

不過,礦區雖屬開採者所有,但凡寶物必遭人覬覦。在開採過程中,開採者不僅面臨狂風暴雨、山體滑坡、雷暴等種種自然災害的威脅,竊賊也會不請自來,偷走礦工們辛苦採到的珍貴寶石礦物。礦區往往遠離繁華地區,即使是警力也往往鞭長莫及,因此很多礦工選擇自行配槍以保護自己的財產,這也是開採寶石礦晶這項艱苦工作所面臨的危險與代價。

本文所介紹的,就是在派克峰地區開採天河石煙晶標本的一家人——多里斯家族(Dorris Family)的探寶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煙鷹」礦區(Smoky Hawk Claim),位於派克峰西北32公里處的派克國家森林公園喬治湖(Lake George)北部附近的一處叫做水晶峰(Crystal Peak)的山脊上,海拔約2725米。

「煙鷹」礦區(Smoky Hawk Claim)遠景

這是Dorris家族經過16年的探礦工作而鎖定的一處礦區(Claim),面積為標準的20英畝(約8公頃左右)。由於礦區的高海拔,冬季的冰雪尤其漫長,一年到頭可進行礦物開採的時間僅有7個月左右。為提高工作效率,多里斯家族多年以前就選擇使用重型工程機械進行挖掘,從2005到2010年,六年的工作,他們也發現了不少小型礦囊,直到2011年……

「煙鷹」礦區(Smoky Hawk Claim)工作時的場景

那是2011年的6月13日,一個星期一的早晨。事情非常不順,多里斯家族所購置的John Deer 992型大型挖掘機不知何故無法啟動了。他們使用了各種辦法:更換燃油濾清器、空氣過濾器、乾脆把燃料抽出灌回、更換充電電池……都沒有任何效果。無奈之下,只得臨時更換為體積較小的690型挖掘機進場工作。截止到今天,他們在礦區新選定的一個採礦點已經挖掘了幾個星期,卻還沒有任何收穫,眼下又面臨設備損壞可能帶來的高昂維修費用,陰影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多里斯家族開採礦物標本所使用的兩台挖掘機

父親約瑟夫·多里斯(Joseph Dorris)前往宿營地去取一些工具,這時候他聽到遠處690型挖掘機的運作聲音停了下來——難道時運不濟,連小挖掘機也壞了?他鬱悶的趕回工作場地中,發現兒子蒂姆(Tim Dorris)正蹲在一處剛挖開的土方前。

原來是操作挖掘機的兒子蒂姆發現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新礦囊蹤跡!眼下,他跪在礦囊開口前,正往裡用力探去,手臂卻怎麼都無法摸到最裡面,這個礦囊尺寸顯然不小,大家的心情一下激動起來。

最初的礦囊開口只有這麼一點點大
向礦囊深處竭力伸手的Tim Dorris(兒子)

約瑟夫·多里斯立刻跑去拿來了一卷捲尺,從洞口往裡一點點探了進去。最終,捲尺停在了1.16米的位置。眾人頓時熱血上涌,這是一個罕見的巨大礦囊——「煙鷹」礦區的典型礦囊往往只有西瓜般大小,而按照以往的經驗,這個礦囊內部最長甚至可能達到2米的級別!一個足有2米見方的大寶箱擺在你面前,誰不想馬上打開看看裡面的寶藏呢?

正在「幸運星期一」礦囊工作的多里斯家族

抑制住激動的心情,多里斯父子先開動挖掘機,將礦囊上部的積土小心的除去大部,以避免發生塌方。隨後,他們接好水管、準備好礦物採集盒,便開始動手從礦囊開口處把大塊碎石往外扒。晶洞終於被一點點的打開了,蒂姆開始往外一點點的拿出礦囊中的東西。

他摸索著掏出一塊拳頭大小的花崗岩,打算扔到一邊。不過,這塊石頭的手感告訴他,似乎不那麼簡單。他小心的將伸進礦囊的手慢慢縮回:兩根長長的煙晶映入眼帘。他屏住呼吸,又仔細看了一下煙晶下的基岩——那是一塊明亮的天河石,整個標本完整無損,連水晶的晶尖也沒有損傷,無需任何修復,這是許久未見的狀況……

Tim拿著「幸運星期一」礦囊取出的第一塊重量級標本,後來被命名為「雙柱」(Two Pillars)

無論是品相還是晶體尺寸,這塊後來被命名為「雙柱」的標本都可以稱得上寶物級,想到面前還未打開的足足兩米的大寶箱,幾個人先是被震驚到說不出話,隨後,狂野的吶喊響徹樹林,這個開採季得救了!

清洗完畢的「雙柱」

出現在2017年慕尼黑礦物展上美國時尚礦物公司(Collectors Edge)展台上的這塊天河石煙晶標本,正是來自「幸運星期一」礦囊的「雙柱」:

視頻封面

00:16聚光燈下的「雙柱」美艷動人

2011年的6月13日,雖然傳統上西方人認為13號不是個好日子,但是這一天卻是多里斯家族名副其實的「幸運星期一」。


礦囊(Pocket)是一種礦物出產的基本單元,可以大致理解為晶洞。在十億年前,富含礦物質的岩漿沿地層斷層向上不斷滲透,同時也在地層中填充出一個個的小「口袋」。待岩漿冷卻後,不同的礦物在不同的溫度下緩慢的冷凝結晶,最終就形成了內部包含空腔,而洞壁上長有美麗晶體的寶石礦囊。對於礦物收集經驗長達數百年的西方收藏者而言,記錄精確的礦物開採信息,包括為礦囊起名是一種傳承多年的習慣。因此,多里斯家族為這個煙鷹礦區前所未見的巨大礦囊起名為「幸運星期一」礦囊

「幸運星期一」礦囊的完整復原圖
實際開採時礦囊的樣子
被複原後陳列于丹佛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天河石煙晶共生礦囊

在礦區中,多里斯家族平時需要採用大型挖掘機、衝擊鑽等工程機械進行小心翼翼的開挖,當一旦發現可能是包含礦囊的標誌後,開挖者需要立刻停下重型機械,使用小型機械甚至純手工工具極為謹慎的慢慢開挖,以避免傷及內部的晶體——眾所周知,礦物晶體一旦發生破損,價值將一落千丈。

在花崗岩上進行打孔與爆破有時候也是必要的

雖然工程機械的採用看起來大大增加了挖掘的效率,但同時也拉高了開採成本。且不說重型機械本身價格不菲,每天的使用還需要消耗燃油,設備本身也要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工作。而萬一設備發生損壞,那麼一天付出的成本可能就會瞬間超過2000美元,「對採礦者來說,每天的工作幾乎都是背負高昂成本的背水一戰。」

使用992D挖掘機進行工作

天色漸漸暗下,多里斯家族在反覆權衡下,決定用挖掘機先將礦囊暫時回填(雖然這意味著要冒再次挖開時發生二次損傷的風險)。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避免晶洞塌方,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護自己的財產——派克峰天河煙晶標本的高價值人所共知,而多里斯家族的「煙鷹」礦區,也曾數次在夜晚遭受過偷兒的光顧,並因此損失過數千美元。整晚,老爹約瑟夫·多里斯反覆檢查隨身佩槍,並多次帶狗在礦區周邊巡邏,仍然輾轉反側夜不能寐。而兒子蒂姆則不停的安慰老爹:「礦囊已經被埋的好好的了,爸爸放心吧,沒有哪個盜賊可以在一夜之間挖開三米厚的土層……」。


除極少數情況(低於0.5%)外,絕大多數礦囊中的礦物晶體都處於破碎散亂的狀態——煙晶與天河石雖然長在一起,但晶體很容易沿彼此的接觸面分離,而天河石本身擁有的兩組完全解理特性也大大提升了礦物碎裂的可能性。因此,當礦囊中的礦物被全部取出後,更為艱巨而漫長的修復工作才剛剛開始——裝好箱的標本被從田野送到處理礦物的專用實驗室,專業人員將使用專用設備對標本認真第一輪的清洗與簡單復原,一方面需要清洗掉表面的黏土,仔細查看標本的品相;另外,需要將這些標本根據取出的順序與位置重新擺放,復原它們在礦囊中的原始位置。

新鮮採集的標本,僅被初步簡單的清洗後的樣子

在復原礦囊後,人們將選出品相最優的標本,開始冗長而細緻的第二輪清潔過程——由於多年的礦物收藏經驗,西方收藏家已開發出化學與機械等多種方法用於去除標本表面附著的粘土和鐵錳氧化物。但是在清洗的時候,人們還是常會發現鐵錳氧化物已滲入天河石晶體中。約一半的礦囊都會包含永遠無法清潔乾淨的標本,因此也無法進入市場。幸運的是,總還有一些標本表面覆蓋的粘土和鐵錳浸染物可以被徹底除去,從而顯示出天河石和煙晶誘人的自然色澤。

尚且沒有被重新拼裝的標本「森林(Forest)」

當清理工作徹底完成後,就到了整個標本處理的最後一步——將本屬於一處的散落晶體標本完好的「組裝」起來,並且將它們永久固定為令人驚嘆的礦物晶體標本成品。至此,一塊精美的科羅拉多派克峰地區產天河煙晶精品標本才算徹底製作完成,並進入流通領域,成為一名礦物藏家甚至博物館可能終身引以為傲的「鎮館之寶」。

最終清理、復原完畢的「森林(Forest)」標本

經過六天時間,多里斯家族終於將整個「幸運星期一」礦囊內的產物一一取出。取出的過程中,每塊拿出的標本,無論完整還是碎塊,都要逐一的進行編目與拍照,以記錄其出產的順序及在礦囊中的著生位置。最終整個礦囊中取出的標本裝滿了整整55個礦物採集盒(每個採集盒28×40厘米見方,深約10厘米)。之後,對這些標本碎片的清潔與整理消耗了一年多的時間,最終的精修又花費了足足六個月。

用於擺放礦物的紙盒,英文名為「Mineral Flat」

在最終修復完成後,「幸運星期一」礦囊共計開採出14個大型(即底板超過10厘米)的博物館級標本,最大的標本被稱為「豪豬(Porcupine)」,長達32厘米,上面包含7個較長的煙晶晶體,最長一根達15厘米;15個較小(底板約7~10厘米之間)的收藏級標本,以及約50個沒有生長煙晶的小型天河石晶簇標本。此外,還採集到了超過75塊煙晶單晶,每個在5~15厘米之間;以及75塊尺寸在2~5厘米之間的天河石單晶體。

驕傲的捧著「豪豬」標本的Tim Dorris

除「豪豬」外,另一塊最為精緻的大標本被稱為「巨獸(Behemoth)」,正中央尺寸巨大而鮮明的煙晶主晶是這塊標本最大的特色:

標本「巨獸(Behemoth)」,約21cm
父親約瑟夫·多里斯捧著還未完全清洗完畢的標本「巨獸」

在2013年的美國圖森礦物展上,在「幸運星期一」礦囊被發現一年半之後,多里斯家族親自攜帶修復完畢的標本,向公眾展示了有史以來派克峰地區出產的最為優質的煙晶天河石組合。相信這絕美的外觀,足以令任何一名礦物收藏者為之驚嘆不已。

視頻封面

00:57Tim展示「森林」與「豪豬」兩塊標本

寫在最後:關於本文

美國科羅拉多州出產的煙晶天河石組合,是世界聞名的礦物精品。幾乎每名親眼見過這些標本的人,都會深深的驚嘆於大自然造化之神奇,竟能把兩種如此美麗的寶石礦物巧奪天工的組合在一起。

不過,在這些絕美的標本前,絕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也只是看到了驚艷的外觀與驚人的價格,而對它們的產地、開採過程、以及隨後的清洗修復工作所需要付出的艱辛努力知之甚少,這也是我萌發出尋找並翻譯傳奇的「幸運星期一」礦囊故事的最初動機。

另外,國家地理頻道在2015年~2016年,在一個叫做《頂尖寶物獵人》(Propectors)的節目中,記錄了包括Dorris家族在內的數名科羅拉多州尋寶者為追尋與開採這些大自然的奇蹟所付出的艱巨勞動,非常值得一看,在此鄭重推薦。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133650?

www.bilibili.com


本文參考文獻、圖片及視頻來源:

1、Two Point Amazonite Mine, Teller County, Colorado:Two Point Amazonite Mine, Teller County, Colorado

2、Minerals雜誌第六期的兩篇專題介紹:Lucky Monday in Colorado, USA;Our Lucky Monday – a great collecting story3、What Is A Mining Claim, Legally?:What Is A Mining Claim, Legally?4、Legendary Crystal Peak holds many treasures west of Colorado Springs:Legendary Crystal Peak holds many treasures west of Colorado Springs

5、國家地理頻道:頂尖寶石獵人(Prospectors):bilibili.com/video/av51

6、Whats Hot In Tucson 2013: vimeo.com/ondemand/8229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