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是4月5日

  星期五

  農曆三月初一

  清明

  本期微播報裏,學者侯仰軍爲大家帶來了其文化隨筆《孝在清明》,講述清明節的來歷與傳說。

  孝 在 清 明

  文|侯 仰 軍

  “三月清明雨紛紛,家家戶戶上祖墳。”在傳統節日中,清明節是中國人掃墓祭祖、慎終追遠的節日,也是深刻體現孝道的節日。

  在流傳至今的八大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中,只有清明節兼具節日與節氣的雙重身份。從節日起源上看,“清明”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周代就已出現,《逸周書》稱:“清明之日,桐始華。”就是說,到了清明,桐樹就開花了。爲什麼叫“清明”呢?《歲時百問》認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此時我國大部地區天氣回暖、草木生長、春光明媚、氣象清新,所以叫清明。

  清明本來與掃墓無關,由於與寒食節日子相近,寒食節的相關習俗逐漸變爲清明的習俗,寒食節也就變成了清明節。如今在不少地方,如魯西南、東北等地區,老百姓依然把清明節和寒食節混稱,就是佐證。

  清明節最核心、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爲父母、先人掃墓。掃墓的程序是,先清理墳墓周圍的環境,清除雜草、垃圾;接着爲墳墓添土:經過一年的風吹雨淋,墳墓上的土減少了,就得添土,以防即將到來的雨季大雨沖毀墳墓;擦拭墓碑;擺放祭品;上香、燒紙;墳前祭拜;食祭餘或聚餐。以此來感恩先人、緬懷逝者、慎終追遠、敦親睦族。掃墓習俗,古已有之,只是到了唐代,才成爲清明節固定的習俗。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表明唐朝人在清明節掃墓已經非常普遍。南宋詩人高翥《清明日對酒》裏的“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則描寫了宋代清明節人們到郊外掃墓的感人場面。以此看來,掃墓作爲清明節的習俗在唐宋時期已固定下來了。

  關於清明節及其諸多民俗事項的起源,學界有不同的說法,但在民間,它們都與孝道密不可分。

  相傳清明節(寒食節)是爲了紀念春秋時的晉國忠臣、孝子介子推的。介子推曾跟隨晉國公子重耳,就是後來的晉文公逃難,十九年不離不棄,在沒有食物的時候割大腿上的肉供重耳充飢。重耳回國即位後,大封功臣,偏偏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不願表功,趁機回家探母去了。後來有一個大臣啓奏重耳,說介子推功勞最大,應該重賞。重耳聽後,立即派人尋找介子推。介子推不願回朝爲官,揹着母親到綿山上隱居起來。重耳找不到介子推,就火焚綿山,企圖逼他出來。沒想到烈火燒盡,也沒見到介子推。待到衆人上山尋找,才發現介子推與母親已被燒死。重耳追悔莫及,爲悼念這對母子,下令這天不許生火,只能吃冷食。後人寫詩感嘆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爲一人。”

  在山東和東北地區還廣泛流傳着禿尾巴老李的故事。禿尾巴老李本是條龍,生下來的時候,又瘦又長,還長着長尾巴。他爹見他成天纏着娘吃奶,心裏很憋氣,拿起斧頭就砍,尾巴被砍掉了半截,人們就叫他禿尾巴老李。老李是個孝子,家鄉鬧旱災的時候,他呼風喚雨,造福鄉里,很受百姓敬愛。每年清明節,禿尾巴老李都要回家看望老孃,又怕被爹發現,就從煙囪裏溜進屋去。人們怕燒着他,這天就都不燒火,吃冷食。相沿成俗,後來就有了清明節。

  民間文化產自老百姓,又通過他們口耳相傳,一代代繼承下來。由於傳統農業社會中的老百姓大多不識字,在傳承中又往往按照自己的情趣、審美不斷改造,以至流傳下來的歷史故事、歷史人物難免就與歷史的真實產生了差距,但這種不真實,又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真實,是老百姓的期盼、嚮往和訴求。

  今日主播:侯仰軍(學者)

  侯仰軍,中國民協副祕書長,中國節日文化研究中心祕書長,歷史學博士,編審。著有《考古發現與夏商起源研究》《歷史真相與文化反思》《論語評註》等著作8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文章百餘篇。獲國家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等省部級以上優秀圖書獎28項。

  文字、網絡編輯|路斐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