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說,安置受影響居民時,絕不能墨守成規。

韋志成(資料圖片)

韋志成發表網誌,指政府更新舊區的過程繁複漫長,無疑會為原居民帶來影響。他說在政策規定下,合資格居民都受到一致保障和安排,但遇到個別居民合情合理的需要和訴求下,市建局會以人為先的信念,盡量提供協助。

韋志成走上閣仔,瞭解黃伯舊居環境。(韋志成網誌圖片)

他指出在推動市區更新過程中,受影響居民在調遷期間難免碰到各種難題,市建局在安置受影響居民時,絕不能墨守成規,要設身處地從居民角度出發,諒解他們的需要,在既定政策框架下,因應不同個案情況,探討能否作靈活而具彈性的處理方法協助居民。

黃伯閣仔舊居環境狹小,陳設簡陋。(韋志成網誌圖片)

他舉例指,80歲的黃伯原租住在觀塘道一個構築物上的閣仔,面積只有約120呎,更要經過地鋪爬梯上閣樓,但鐵梯已經生銹,兩旁擺滿雜物。2016年,黃伯身體轉差,希望遷往公屋,改善居住環境。

韋志成到翠屏北邨探訪黃伯,瞭解他在新居的生活。(韋志成網誌圖片)

韋志成指,黃伯所住的閣仔座落在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第5發展區項目範圍,但由於是加建在無合法註冊物業業權的違例構築物上,市建局不能沿用一貫為合法註冊業權制定的物業收購及安置政策,但由於事件特殊,當局特事特辦,向黃伯提出特惠搬遷建議,讓他盡早獲得公屋安置和特惠搬遷津貼。

黃伯新居整潔舒適,設有獨立廚廁。(韋志成網誌圖片)

去年9月,黃伯獲得編配鯉魚門邨公屋單位,但他又因感難適應新環境而不接受,市建局體恤黃伯處境,一個月內為他覓得鄰近舊居的觀塘翠屏北邨一人已翻新公屋單位。這時,黃伯又說未能支付公屋按金和及期,局方隨即酌情提前發放特惠搬遷津貼,讓黃伯順利搬進新居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