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物互聯的未來,我們還能夠去真正「擁有」什麼東西嗎?班克斯(Banksy)在本月早些時候的行為藝術給出的回答是不能,當時他的一件作品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進行拍賣。

就在這幅名為《氣球女孩》(Girl With Balloon)的畫作以110萬美元(86萬英鎊)的價格成交後,畫框中隱藏的碎紙機開始切碎畫紙,讓一屋子人大跌眼鏡,而他們在意識到這對作品價值的影響後再度面容扭曲。

正如我們當時報道的那樣,班克斯策劃這場惡作劇已有多年時間。然而,這場行為藝術表演讓《氣球女孩》的價值立刻水漲船高——有些人認為升值幅度達到50%——儘管作品本身已有一半被切碎,只在畫框中留下了一個心形氣球。

受損的畫作甚至立刻得到了一個新的名字:《愛已丟入垃圾桶》(Love Is in the Bin)。

有人把班克斯的這一行為藝術解讀為對藝術世界唯利是圖和資本化的批判,但也有人認為班克斯自毀畫作反而升值恰恰削弱了這種批判性。

然而,事實證明,碎紙機發生了故障。實際上,它本應該在落槌之後切碎整幅畫作。

或者,至少班克斯本人是這樣說的,週三他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發布了一段「導演剪輯」 視頻 ——視頻標題是《將愛切碎》(Shred the love),想來這是他原本為切碎後的作品起的名字。

視頻的末尾展示了整幅畫作被切碎的鏡頭,之後打出字幕:「在綵排中,每次都能成功……」。

視頻還揭示了畫框中的碎紙機是如何被啟動的。

在拍賣槌落下之後,視頻畫面切換為男子雙手的特寫鏡頭,他正按下閃爍著紅色LED光的盒子上的按鈕,這可能是發送無線信號開啟碎紙機。

視頻展示了拍賣會現場的人們在看到畫作被切碎時的近距離反應,這表明該男子(可能是班克斯本人)親自去了拍賣會,並等到落槌那一刻按下按鈕,啟動自毀機制。

要完成這樣的啟動,顯然有很多低功率、短程無線電技術可以使用。不過,這件作品是班克斯在2006年贈送給其前任所有者的。所以,內置的碎紙機、電池和無線電模塊似乎要等待12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它們一次性的公開表演。好吧,除非班克斯是偷偷溜進朋友的家中,定期更換電池。

不管這場行為藝術背後的確切運作方式是怎樣的,行為藝術本身當然纔是重點。

這幾乎就像是班克斯在試圖警告我們,技術正在侵蝕所有權、集中權力和改變控制權歸屬。

最新聲明

TechCrunch中文版已經主動撤出中國大部分內容聚合平臺,但依然存在如「虎嗅」的「TechCrunch?」這樣非我站人員建立的平臺帳號。我方再次明確表示:除「動點科技」外,其他網站服務中「編譯自TechCrunch」的內容均為未授權翻譯。版式呈現和內容都有一定可能出現滯後、偏差、改動或刪減。TechCrunch不對未授權平臺之「TechCrunch中文版」、「TechCrunch」、「TechCrunch?」帳號,或以「編譯自TechCrunch」為由發布的內容負任何編輯責任,如有糾紛請直接聯繫相應內容平臺。


one more thing

在Telegram與TechCrunch中文版互動!

頻道收聽地址:https://t.me/techcrunchcn

互動羣組地址:https://t.me/tcchinese

點擊「

閱讀原文」

直接加入Telegram 互動羣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