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行是捻軍總盟主,下面有軍師,左右司馬,先鋒,左右大營等等編製。部隊分為五色大旗,一個旗幟下面,有若干趟主,一個趟主的部隊有數百人到2萬人不等。

這個時候的捻軍,不帶營帳,也不準備輜重。走到哪裡,就住在哪裡,吃在哪裡。武器主要是少數土槍土炮,還有大量刀矛。打仗的時候,步兵正面對抗,騎兵兩翼包抄。但是捻軍的缺點是沒有行動綱領,也沒有絕對的統一領導,基本就是各自為政,各自為戰。更加沒有根據地和後勤保障措施,也沒有正規的招募和訓練士兵的方法。各個捻軍基本都是相互獨立的狀態。

但是,畢竟是有了總盟主張樂行了,1855年,張樂行就不斷帶領數萬捻軍,攻城略地,四處出擊。攻打安徽宿州的時候,出動了8萬捻軍,圍住城市,四面攻打。隨後又兵分五路進入河南。

捻軍在山東,江蘇,河南,安徽,左右賓士,人數越來越多。光是盟主張樂行就直接帶領十多萬人。而此時,清軍主力在對戰太平軍,沒有精力對付捻軍。

一直到1862年,太平軍戰爭進入尾聲,再也無力北伐。清朝終於出動了最後的預備隊僧格林沁的2萬蒙古和八旗軍南下鎮壓張樂行。3月,僧格林沁第一戰就幾乎全殲了八卦教和部分捻軍。

隨後5月,僧格林沁掃蕩河南捻軍,血洗金樓寨。8月,太平軍英王陳玉成被俘身亡,淮北就只剩下了捻軍。捻軍雖然也對河北,河南和山東發動進攻,想引誘清軍回撤,但是捻軍九戰九敗。

最終在10月,僧格林沁堵住了張樂行直屬捻軍。1863年,捻軍總盟主張樂行以20萬大軍在亳州於僧格林沁決戰。僧格林沁也出動了2萬主力,結果4天決戰以後,張樂行僅僅帶領20多人逃出戰場。最後,叛徒出賣了張樂行,清軍俘虜張樂行父子以後,首先將其兒子和義子剮刑而死,張樂行大喊讓兒子不許喊疼。隨後,張樂行也被剮刑。


答:張樂行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傑。

按照階級成分來分,張樂行可是個貨真價實的大地主。

但張樂行悲天憫人,經常接濟窮人,扶危救困。

張樂行也因此得到了窮苦百姓的讚頌和愛戴,被稱為「活菩薩」。

後世有人不屑地說,張樂行這是沽名釣譽、收買人心。

但是,肯用自己的家財來收買人心,並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

而且,站在窮人的角度來說,也真心希望世間多一些這樣的「收買人心」情形出現。

1852年,張樂行家鄉所在的安徽亳州一帶鬧饑荒,民不聊生。

張樂行散盡了家財賑災,仍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為了帶領鄉親們掙一條活路,張樂行迫鋌而走險,發起捻軍起義。

大家都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起義,就是造反,是以九族親友的身家性命搏出路,九死一生,兇險無比。

多少年來,儒家傳人都高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張樂行不窮,也算不上發達,卻身體力行,負起了「兼濟天下」的重責,壯哉!

相較之下,早兩年發起起義的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他的出發點就不那麼純粹了。

張樂行威望素著,皖北民眾又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一呼百應,烽火迅速燃遍蘇魯豫皖等地。

勢力猛增之時,張樂行一度稱「大漢明命王」。

但太平天國起事在前,風頭遙遙領先。

1857年,張樂行與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接洽,取消「大漢明命王」稱號,被封為成天義,但聽封不聽調,更換為太平天國旗幟,後又改封為沃王。

1862年,陳玉成兵敗廬州,突圍後遁入壽州(今安徽壽縣),卻為叛徒苗沛霖所賣,落入勝保之手,身死於在河南延津。

張樂行獨力難支,先後在雉河集、尹家溝被清軍妖王僧格林沁打敗。

尹家溝之戰中,張樂行率十餘騎力透重圍,馳至阜陽馬家店,繼而夜走西陽集 (今渦陽縣西陽鎮),擬投奔藍旗捻頭李家英家借宿。

李家英既是藍旗捻頭,又是張樂行的表親,但誰能想到?其早已向清軍屈膝投降,成了個可恥的叛徒。

於是,張樂行遇到到了與陳玉成相似的一幕:為叛徒李家英所賣,落入僧格林沁之手,身死於義門集大周營。

僧格林沁對張樂行的處罰手段滅絕人性、殘忍至極。

在對張樂行施刑前,讓人先用刀當著張樂行的面細細切割其子張喜、義子王宛兒,並將張喜、王宛兒的肉割下強行塞到張樂行的嘴裡。

張樂行痛斥劊子手,劊子手即用利鉤把張樂行的舌頭勾出,撕爛。

鉤爛了嘴,再鉤肛門,將鐵鉤從肛門捅入肚子,勾出裡面的大腸,拴在張樂行前面的馬樁上,用小刀寸寸切割。

該日,張樂行被生剮活割了一千多刀,全身的肌肉被剮得精光,只剩下森森白骨和一具完好的頭顱。

僧格林沁說,留下頭顱的目的有兩個:一、讓張樂行親眼看著自己的軀體被剝離;二、等張樂行死了,懸掛起頭顱示眾。

真是個禽獸畜生啊!

大英雄張樂行所受的慘刑,乃是千古罕有。


張樂行是捻軍黃旗總目,大漢盟主,理論上是捻軍最高首領,但由於早年先後暗害紅旗總目侯士偉,火併藍旗大趟主劉餓狼,紅旗基本潰散(紅旗只有28張旗是捻軍最弱的),藍、黑、白三旗中許多實力派不受其節制,即便受其節制的捻軍,彼此也只有鬆散的聯合關係。

咸豐十一年(1861年)六月,原本在淮南依附太平軍陳玉成部的張樂行離開定遠縣城,向北返回黃旗捻軍的故鄉——當時屬於蒙城縣的雉河集,並在那裡建立大本營。

此時太平軍已經由盛轉衰,山東、河南兩地反清武裝和安徽軍閥苗沛霖部也相繼潰敗,同治元年閏八月,剛剛血洗河南抗清中心——白蓮教郜氏據點金樓寨的僧格林沁部清軍主力在安徽亳州歲貢李英才等「乞師」引導下殺奔張樂行為首的捻軍,先後掃平亳北、亳南,至次年正月逼近雉河集。

當時張樂行本想放棄雉河集,西進河南,和長兄張敏行、侄張宗禹,以及盟友陳大喜、任柱(任化邦)等會和,但他的妾杜金蟬諷刺他「好盟主,擁二十萬眾不敢戰,何以為男子」,激其糾合附近捻眾(黑旗劉玉淵、蘇天才,白旗程二老坎、藍旗韓四萬即韓秀峰等)號稱二十萬,在雉河集外和僧格林沁決戰,結果大敗,正月底在尹家溝以五千人再戰再敗,僅帥二十多騎逃走,投奔宿州西洋集寨圩,寨圩趟主為藍旗頭目李四一,李是張樂行的表弟。

僧格林沁隨後在地方官和團練幫助下挨個掃蕩蒙城、亳州捻軍圩寨,搜殺了大量捻首,並迫使許多大小捻首投降。時任宿州知州的英翰信用當地土著、蒙城曹市集團練首領牛斐然、牛師韓父子,暗中招降納叛,並令投降捻首不動聲色,誘捕著名捻首自贖,李四一接受暗中招撫後不動聲色,親自由英翰帶領前往亳州義門集僧格林沁大營探看虛實,認定可靠(僧格林沁喜歡殺降,因此投降者經常惴惴不安)後回到寨圩,先穩住張樂行,親自請客吃飯,然後派人連夜密報英翰。

英翰聞訊後不敢怠慢,連夜親自帶隊去寨圩,李四一等英翰馬隊進了寨,才假意對張樂行說「官軍來,奈何」,張樂行兒子張喜大罵,張樂行神色自若,和張喜及義子王宛出門上馬,被擁至義門集,時間是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初五日夜至初六日晨。

二月十二日僧格林沁和國瑞(工部右侍郎幫辦軍務)聯名上奏請示處置辦法,十三日內閣奉上諭令將張樂行父子三人「軍前極刑處死」。三人於十六日被凌遲處死於義門集大營前,我上世紀80年代親赴當地考察,口碑傳說當時有很多人圍觀,張樂行父子都被擁撓鉤從肛門掏出腸子而死,死狀慘烈,張喜因疼痛而哭罵,被張樂行痛斥,張忍痛至死不吭一聲。父老又傳說,動手割張樂行第一刀的正是李四一,他也因這一功勞被免於查究,賜名李勤邦。

僧格林沁奏報稱張樂行妻妾馬氏、杜氏「均經正法」,但採風所得都表明,杜氏即杜金蟬未死且活到清朝覆滅以後,還能當著民國前來採訪的方誌館工作人員唱捻軍的小調——但當時已雙目失明。

僧格林沁旋即奉命西進光山堵截太平軍陳得才部,雉河集空虛,張敏行、張宗禹一度收復雉河集,但不能立足,隨即也轉移到河南。同治三年清朝根據英翰建議,將原本分屬於蒙城、亳州的捻軍活動中心區設為新的渦陽縣,縣治就設在雉河集,並在僧格林沁曾安設大營的全縣制高點義門集設立了一個永久性的義門營,常駐一個營把守。因此下面有答題者說張樂行是「安徽渦陽人」,其實是錯的——渦陽是他死後才設立,以防出現第二個、第三個張樂行的


捻軍是除了太平軍之外,令朝廷頭疼的另一股勢力。而首領張洛行,則是起義軍名義上的頭腦。

清政府鎮壓白蓮教起義後,流落民間的鄉勇生計艱難,逐步零星藏匿,彼此聲息不通,在安徽,河南,江蘇,山東等交界地帶成立武裝組織,被稱為捻子,也就是一股一股的意思。最初,捻子販賣私鹽,經營地方產業,全然是為了生計奔波,到了最後,號稱求官不如去告捻,替天行道,弱者伸,強者抑,成為地方上強大的遊民武裝力量,地方官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張洛行也是組織能力和野心比較大的一個首領,聯絡各地土匪團體,組成了勢力聯盟的捻軍。咸豐二年(1852年)冬,張洛行在安徽亳州雉河會盟抗清,被推舉為盟主,史稱「十八鋪聚義」,形成了一個鬆散聯盟。同時,捻軍建黃、白、紅、黑、藍五旗軍制,各路捻軍俱聽調遣,併兼領黃旗。以至於在淮河一帶,基層社會居者為民,出者為捻,老百姓有贊口洋溢轟遠近,如風鼓雷鳴的說法。

捻軍配合太平天國,張洛行為征北主將,在北方一帶,形成了不容小覷的力量,極盛時期總兵力達二十萬左右,分散著清兵的戰略布置。

僧格林沁奉命平捻之後,這位蒙古悍將有榮耀也有隕落,最終死於捻軍之手。同治元年(1862年),捻軍已經腹背受敵,四面楚歌,離敗亡不遠了。在河南杞縣附近,多次交戰,互有損傷。由於叛徒的出賣,同治二年(1864年)西洋寨捻首李勤邦密告宿州知州英翰,偷襲張洛行西陽集大本營,張當然是被抓了,不久凌遲處死。

然而到了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在菏澤高樓寨,也被捻軍所殺。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鄭成志

張洛行,又作張樂行,其於1810年出生於安徽省毫州雉河集(今渦陽)張老家。其出身於地主家庭,他的家族分布在張老家附近的十八個村莊,號稱「九里十八張」,張洛行家裡有兄弟三人,他大哥早死,二哥張敏行是捻軍黃旗的將領,張洛行是家中三子,分得田地70多畝。張洛行為人仗義疏財,善於思考,遇事沉著,在當地廣受民眾的愛戴,當時就有民歌唱道:「張老樂,會做作,四面八方送烙饃」。

張洛行

張洛行本身廣有錢財,但當他加入捻黨之後,開銷也逐漸增大。為了增加財源,張洛行開始了販賣私鹽的活動,他糾集了一群窮苦百姓,用鳥槍武裝,開始護送過往的私鹽車。張洛行的勢力也逐漸擴大,從開始的十八槍手,逐步發展到五十槍手、一百槍手,一車私鹽有二十到三十包,張洛行收取一包為護送費。1852年,張洛行的夥伴張德才因為惹到了河南永城德地主,被官府抓捕收押,張洛行遂與龔得樹集結萬人,攻佔永城,釋放了牢中囚犯。同年11月,張洛行與馮金標、張鳳山等人歃血為盟,被公推為盟主,號稱「十八鋪聚義」。次年,在清軍的攻擊下,張洛行等人接受周天爵的招撫,後被遣散返回原籍。1854年,張洛行與龔得樹、蘇天福再次起義,規模龐大,控制了淮北地區很多土地。1555年秋天,捻黨在雉河集匯合宣布起義,稱號曰「大漢」,張洛行被公推為公議盟主,稱「大漢明命王」。將捻軍軍制指定為黃、白、紅、黑、藍五旗,制定《行軍條例》。此後,捻軍不斷對外作戰,一度控制了很大區域,但是捻軍的組織並不明確,不但沒有更大的擴展,反而在次年丟失了雉河集根據地。張洛行等人也認識到了自身力量的不足,於是接受了李秀成的建議,放棄獨立建國的構想,加入太平天國,被封為「征北主將」。

李秀成

加入太平天國後,張洛行等人一直在太平天國北部與清軍作戰,此時捻軍組織內部也發生了矛盾,藍旗旗主劉永敬想要分裂隊伍,被張洛行在六安殺死。在其後的戰鬥中,捻軍中出現了很多叛徒,張洛行也因此被孤立圍困。1860年,張洛行出兵敵後,攻佔清江浦(今淮陰),1861年,張洛行被太平天國封為「沃王」。1862年,僧格林沁率兵進攻張洛行,次年,張洛行率軍二十萬與僧格林沁軍決戰,在西陽集為叛徒李勤邦所出賣,在僧格林沁大營被虐殺。

僧格林沁

參考文獻:

1. 羅爾綱,張洛行傳,安徽史學,1984年03期

2. 桑士顯,薑桂題是殺害張洛行的元兇之一,安徽史學,1984年06期

3. 陳旭麓等編,中國近代史詞典,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1983年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張樂行是安徽渦陽人,出身於清末豪紳地主家庭,也就說他不是窮苦農民,他之所以後來成了捻軍首領,我認為和其家族勢力及其家族生意有關係。

張樂行開槽坊,糧行,賭局,又結黨販運私鹽。販運私鹽在歷朝歷代都是違法的買賣。張在販賣私鹽時,常與官府發生矛盾,為了更好的對付官府,遂集眾成捻,有組織的對抗清政府。

張樂行喜出人頭地,於是在安徽形成了「一夥一鋪一捻」的格局,1852年11月,他被推舉為十八股捻首之一。

當時清政府對張的行為並沒有重視,隨著後期的壯大,清政府慌了,多次讓袁世凱的叔叔袁甲三詔安張,但都被張拒絕了。

1852年,張樂行聯合白旗首領龔得樹聚眾萬餘人圍攻河南永城,砸監獄放囚犯,燒官府的糧倉。同年11月,與永城、亳州一帶的馮金標、張鳳山等捻軍首領歃血為盟,張樂行被推為總盟主。

張樂行領導的捻軍勢如破竹佔領了洪河兩岸,此時他們佔領的地方和太平軍的戰場出現了重疊,他接受太平天國的領導,受封「征北大將」。後封為沃王。從此,捻軍改換太平天國的旗幟,成了太平軍的一路人馬。

1862年,張樂行及他的長槍隊和清朝名將僧格林沁在河南杞縣許崗交戰,雙方打的難解難分,僧格林沁是清朝騎兵總司令,是清朝最後一員名將,有勇有謀是不可多得的將才。他利用「蘿蔔加大棒」的辦法,許以高官厚祿誘降了長槍隊的首領董志信。捻軍窩裡反,這樣一來,外有僧格林沁的進攻,內有叛徒的接應,使得捻軍腹背受敵。張樂行大敗而逃。僧格林沁讓手下將領,張樂行的同鄉去勸降,結果被張砍了,張拒不投降。

1862年2月,張樂行被西洋寨捻首李勤邦出賣,叛徒和僧格林沁兩箱夾擊,張全軍覆沒,張樂行父子被捕,李勤邦為了邀功請賞,親自押解張家父子送往僧格林沁大營,隨後張樂行及其子張憙被凌遲處死,張樂行時年五十三歲,其子年僅20歲。

不過沒多久,在一次戰鬥中,僧格林沁被捻軍16歲的少年張皮綆殺死了。也算為張樂行報了仇。

撰文/秉燭讀春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