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記》記載的資料,介紹如下:

1、百里傒和蹇叔:百里傒為大夫,號稱「五羖大夫」,蹇叔為上大夫,秦穆公對兩人非常信任,授以國政,在他們的共同治理下,秦國國力得到大幅提升。

2、孟明視、白乙丙和西乞術:秦國的主要將領,孟視明是百里傒的兒子,白乙丙和西乞術是蹇叔的兒子。秦繆公與晉襄公爭霸過程中,崤山之戰、彭衙之戰及王官之戰等三場戰爭中,秦軍的主要將領。

3、丕豹:晉國人,他的父親丕鄭被夷吾殺害,丕豹投奔秦國,在秦國與晉國的韓原之戰中為秦國的主要將領。

4、由余:晉國人,後來投奔西戎,代表西戎出使秦國時,被秦穆公發現是人才,於是使用離間計獲得由余,後來秦穆公採用由余的計謀攻打戎國,增加了12個屬國,開闢千里疆土,稱霸西戎地區。

5、岐下三百平民:秦繆公的愛馬丟失,岐下三百平民抓住之後吃掉了,秦穆公知悉後,不但沒有責罰他們,反而擔心他們吃了馬肉沒有喝酒,對身體不好,賜予他們美酒。後來秦國與晉國發生韓原之戰,岐下三百平民主動參戰,奮勇殺敵,改變了戰場的結果,俘虜了晉國君主夷吾。

6、秦穆公的侄女:晉文公夫人,崤山之戰,秦軍全軍覆沒,秦軍的三位將領孟視明、白乙丙和西乞術被俘,晉文公夫人出面求情,保全了秦軍三位將領的性命,為秦軍保存在實力。

7、子輿氏奄息、仲行、鍼虎等三人:《史記》沒有記載他們的功績,但說他們是秦國的良臣,在講秦繆公陪葬者時提到。

8、秦穆公夫人:晉獻公的女兒,夷吾和晉文公的姐姐,因為聯姻關係,秦國和晉國長期和平共處,為秦國的發展壯大爭取了很多時間和資源。

9、其他:秦穆公稱霸西戎地區,他的功臣應該還有很多,但史料有限,僅根據《史記》記載的內容介紹以上。


秦穆公上位後,先抱大腿聯姻晉國,結秦晉之好,相安無事30年。這給秦國的初步崛起奠定了一個基礎,如果非要問功臣都有誰,那麼秦晉聯姻的兩位女子穆姬、懷嬴自然功不可沒,甚至可以算是首要功臣!

當然她們算是秦穆公的家眷,那麼真正的功臣又有哪些呢?

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國家想要強大起來,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發掘與任用!這裡所說的人才必然是懂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人才,更大可能的是要出自讀書人。而秦國就面臨著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地處戎狄之中,讀書人本來就非常少,本土的人才可以說是非常稀有。尤其在周平王東遷之後,大量人口遷出關中,讀書人也都集中到了東方中原地區,留給秦國的人才幾乎沒有。

那麼,秦穆公又是如何發掘人才,這些人才又是如何成為功臣,使得秦國終於登上春秋霸主之位的?

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寫道: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

公孫支:公孫支年輕的時候,有文化有謀略,開始在晉國當差,不怎麼受到晉國重用。後來被秦穆公尊稱為師,挖到去秦國。公孫支頗有謀略,又大度,百里奚後來任秦國上卿就是他極力舉薦的。在秦晉關係上,公孫支為秦穆公分析形勢,出謀劃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百里奚,蹇叔:百里奚本是虞國一個鬱郁不得志的落魄書生,蹇叔來頭不小,原本就是齊國王室之後,淡泊名利,歸隱於宋國。百里奚、蹇叔哥倆關係非常好!

百里奚落魄的時候,先後要去投靠齊國的公孫無知、東周的王子頹,要知道這倆人都是弒君篡位、不忠不義之輩,百里奚竟然要去投靠他們!多虧騫叔勸說阻攔,百里奚才放棄,後來公孫無知、王子頹果然被殺死,而百里奚算是死裡逃生!

後來在騫叔的推薦下,百里奚回老家虞國做了大夫。沒過多久,晉國假道伐虢,滅了虢國後順便也滅了虞國,俘虜了虞國君以及百里奚!正好碰著秦穆公迎娶晉獻公女兒穆姬,晉國並不重視百里奚,就把他貶為奴隸當成陪嫁一併送到秦國。百里奚不堪受辱,半路逃跑了,跑到楚國邊境被抓了。

秦穆公聽說到百里奚是人才,想用重金贖買他,但又擔心楚國起疑心不給,最後就假裝用奴隸的價錢,五張黑色公羊皮贖回了百里奚,委以重任。此時,百里奚已經七十多歲了!

百里奚上位後,就推薦蹇叔,並表態如果蹇叔不入秦輔佐秦穆公,他也不幹了也歸隱。蹇叔本是淡泊之人,為了讓百里奚安心輔佐秦國,就答應了秦穆公的邀請,也入秦了!

後來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白乙丙,三人被秦穆公任命為主將,說實話,資質非常一般。前文講過,晉文公重耳死後,秦晉開戰,崤山之戰中,這三位主將大敗被俘,差點被晉國君殺了。

後來孟明視又兩次帶兵與晉軍作戰,均以失敗收場,好在秦穆公非常支持孟明視,仍然重要他。公元前624年,孟明視再次領軍功晉,終於打了一次勝仗,大勝晉軍,而就是這一場勝利,基本奠定了秦穆公的春秋霸主地位!

其實通過歷史事件來看,百里奚父子也好,騫叔父子也罷,在東方諸國算不得是什麼大才,只能算是普通型人才。但對於人才極其匱乏的老秦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了!

丕豹:丕豹的老爸丕鄭,本來時晉國的大夫。晉惠公夷吾剛繼位的時候,外部得罪了秦穆公,內部又誅殺大臣,反覆無常。丕鄭害怕災禍到自己頭上,就跑到秦國跟秦穆公說,晉國人都想擁立公子重耳,不想擁立夷吾,慫恿秦穆公擁立公子重耳。

這是被晉惠公夷吾知道後,直接殺死了丕鄭。丕鄭的兒子丕豹,隻身一人逃到秦國,投靠秦國,成了秦穆公手下的一名謀臣,深得秦穆公重用。

由余:由余本來也是晉國人,早年由於曲沃武王伐晉的時候,流落到想西戎之地,為戎族綿諸王所用。綿諸王看秦國發展不錯,秦穆公又賢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國,秦穆公也很客氣的接待了由余。

由余本身是晉國人,常年生活在西戎,精通戎語,對西戎的地形、兵力非常了解,也是個非常不錯的人才。而秦穆公此時屢屢受晉國壓制,東進無望,還不如好好整頓整頓一下西邊!於是,秦穆公就想方設法把由余挖到秦國自己的手下來了。

《史記》: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過賀繆公以金鼓。

公元前623年,秦國採用由余的計謀攻打戎王,增加了十二個屬國,開避了千里疆土,統一了甘肅、寧夏等地區,稱霸西戎!周天子派人前來,對秦穆公表示祝賀!

秦穆公於公元前621年去世,而公元前623年是其最輝煌的時刻!東邊,終於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霸主晉國;西邊,並國12,開地千里!一舉奠定了秦穆公的霸主地位,雖然這個霸主地位延續的時間非常短暫,但卻為後世的秦國,奠定了非常強大的基礎!

上文列舉的人才,幾乎都跟晉國有關係,其實這些人在東方諸國中,也只能算作一般普通性人才,但在文化資源嚴重匱乏的秦國,也能算作頭等人才,這也是為什麼晉國能壓制秦國百年的主要原因!

而秦穆公開啟了秦國任用客卿制度的先河,大膽啟用外國人才,這也是秦國能春秋稱霸的最主要原因!這些人才,也可以說是秦穆公崛起的最重要功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