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碌仑(布鲁克林)华裔美甲店家和非洲裔顾客的肢体冲突事件后,周边一些华人指甲店受到牵连,除了电话骚扰和言语谩骂外,更有店家的窗户在白日被砸烂。华人店主表示,美甲店前期至少投资10万元左右成本颇高,而一日只能盈利数百元,看到同行被迫关门停业以及受到骚扰,更感到日后生意难做。

不少华裔店家受到此次美甲店风波的池鱼之殃,其中包括在布碌仑新地段大道(New Lots Avenue)经营美甲店的林女士。林女士9日说,8日中午12时左右,一名非洲裔男性毫无缘由突然打碎临街的橱窗玻璃,店员反应过来时,嫌犯已经逃之夭夭。

林女士表示,事件发生后她们立即报警,但警方仅做笔录,翌日也未听闻任何后续消息。她说,所幸窗边没有客人未造成人员伤亡,只能自认倒霉,再花费500元购买一块新玻璃安装。

与涉事美甲店姓名相似的「美丽红苹果」(Beautiful Red Apple),9日上午门口又聚集了多位非洲裔示威者,这些示威者除了妇女和中年男性外,还有多个小孩。店主潘宝泉说,一些示威者还会闯入店中漫骂店中客人,导致生意冷清,4日起每日仅有四、五位客人上门,「我们也是辛苦攒钱向朋友借钱才开了店,现在身上还有债务」。

潘宝泉说,如今上门的客人多为熟客,一些客人前去和示威者理论,告知她们自家店和涉事店家无关,但均遭到这些示威者的辱骂。他表示,力挺非洲裔顾客州众议员理查德森(Diana Richardson)7日在店中直播澄清两家店并非同一家店后,再无任何音讯,「我们找警察,警察说他们在外面闹,他们也没办法;我们也想让民选官员帮我们说话,这边没华人议员,根本不知道谁会帮我们」。

美甲店主、也是美国华人美甲联合总会会员的洪斌表示,一家美甲店包括买店、办执照以及装修和安装政府要求的通风设施,前期投资需要花费10万元左右,而聘请一位美甲师也需要支付最低工资。他说,每位客人简单做手指甲,也需要花费30分钟,获得的盈利也只有几十元,一家美甲店一整天的收益约在数百元左右。

洪斌表示,全纽约有3000多名华裔美甲店,其中1000多家在非洲裔聚集区地方做生意。他说,该事件后,一些周边的美甲店受到骚扰,协会一直协调各商家处理,但作为商家也身处两难的境地,「她们(示威非洲裔民众)不是政府,是我们的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小心处理」。

在诺斯丹大道(Nostrand Ave)经营美甲店的经理刘Alice说,虽然暂时没有受到影响,但看到同行店面被迫关门,毫无关联的店家受到无妄之灾,感到生气和无奈,「随便谁想砸店就砸了,警察也不管,也没法律保护我们,应该怎么办?」她和同事均希望,民选官员和政府可保护店家的安全,避免事态恶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