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北京是属于春风和电影节的,去年我一口气看了十几部,每天下了班第一时间冲出门赶一场电影。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看完讲好吃的电影出来就去吃了拉面,连跑三场在回家的公车上昏昏欲睡,还去看了一场追星电影听全场粉丝尖叫。像穿梭在各种不同的梦中,快乐、痛苦、惊险、幻觉,直到散场时观众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把我唤醒。

  所以,即使一直在吐槽着“排片为什么还不出来”“这个海报真的很……”(闭嘴),明天开始还是要奔向电影院,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那句“但愿长醉不复醒”的含义。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来自法国里昂的卢米埃尔改进了爱迪生发明的“西洋镜”(kintoscope),制造出仅重5公斤的活动摄影机,集电影拍摄、冲洗和投映功能于一身。没过两年,1896年的11月,活动电影放映机在神户亮相,这是它第一次登陆日本。此时的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后的30年,整个国家迅速发展,民族主义思潮甚嚣尘上。在艺术方面,与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洋画相对应的“日本画”概念逐渐形成,泉镜花在文学界脱颖而出。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电影作为西洋最先进的技术来到了日本,发展成为了我们熟悉的“邦画”。在这一个多世纪里,根植于传统文化——歌舞伎、落语、能乐等发展而来的日本电影,其特点之鲜明,即使我们无法说出个“一、二、三”,也能在看到某个点时恍然大悟:“啊哈,这也太日本了。”

  回顾日本电影发展历史,就是重新审视人与电影曾经建立起幸福关系的时代。日本的第一部电影诞生于1898年的东京,无声电影发展成熟后至二战前出现了日本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小津安二郎、伊丹万作和沟口健二)。50年代开始了第二个全盛时期:黑泽明所向披靡,东宝、东映、日活、松竹几大电影公司重整旗鼓,怪兽片鼻祖《哥斯拉》走红并成为东宝摇钱树。仅1960年一年,日本就制作了547部电影,以平均每周两部的速度批量生产出来,今村昌平、大岛渚等新秀导演开始引人注目。

  然而这就已经是顶点了,因为电视机的普及,日本电影产业开始急速衰退。但在这10年中,个性导演层出不穷硕果累累,给日本电影带来了全新的主题、叙事方式和电影语言,电影界涌动着前卫性和实验性成分。接下来的20年,纪录片和动画电影得到了发展,电影制片厂体制倾颓,寺山修司、山田洋次、宫崎骏等导演崭露头角。到了90年代,日本电影走向了独立制作的全盛时期,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此时我们熟悉的导演是押井守、北野武、是枝裕和和岩井俊二。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涌现,日式恐怖片走向成熟,但媒体形态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靠影视明星来炒作,或是标榜“纯爱、感动”的廉价剧情片。

  研究电影的人是怀旧的,在《日本电影110年》中,四方田犬彦带着我们走完了这110年的道路,能强烈地感受到某种怀旧的冲动:他试图阻止那些曾在青春时代令自己如此感动的电影体验就此风化瓦解。就像在如今能够线上或者购买碟片的日本,他依然坚持进电影院观影,怀着一腔对电影的炽热情怀。

  电影研究也真的很有意思,因为它无法独立存在,研究日本电影必然无法对文学、绘画、戏剧等日本文化视而不见,又与历史和社会现实相互重叠。电影界新事物、新技术层出不穷,消亡的那些我也很想见识一下:

  传统戏剧对日本电影的形成贡献巨大,电影院至今还被称为“剧场”,而且直到20世纪20年代前,日本电影都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女演员,因为在歌舞伎中男旦一直替代着女人的角色。试想此规矩沿用至今,当然就不会有大家的“老婆”们了……

  在早期无声电影放映时,活动辩士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辩士即在一旁讲解的解说者,是日本电影特有的要素。由于落语、讲谈等语言艺术深入人心,偶人净琉璃更是视觉与演唱、弹奏双轨并行,所以日本人毫无障碍地接受了旁白君的存在。当有声电影出现后,辩士就没落不存在了。

  平成年代结束了,我们来到新世纪的第19年。影像媒体的变化已经令人惊异,100年后的人们将看什么样的日本电影呢?谁也无法预料到,但我们能确定的是,人类通过影像和声音感受故事的欲望是不会丧失的。未来时代的人们会和我们一样,看着黑泽明的《生之欲》而泪流满面,或看着大岛渚的《御法度》沉湎于怀旧。他们还将看着我们从未看过的电影写出一篇篇文章。

  有电影的日子,日日是好日。

  欢迎留言告诉我你今年要去看的电影,没准我们还能遇到哇!

  内容简介:《日本电影110年》将日本的文化传统、电影技术的发展、日本与东亚乃至世界的关系史、日本社会意识的演变等多维度交织在一起,围绕日本电影的兴起与发展,娓娓道来。本书补写了21世纪头十年以来日本电影的新进展,进一步丰富了该书的内容,特别是将平成时代日本电影的新动向更加完整地勾勒出来,使得电影产业在日本几个不同的重要历史阶段的发展得到更加均衡的、面目清晰的展现,有助于人们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史视野审视日本电影110年来的发展,思考电影对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意义。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本电影的新进展,从方法论的意义上,它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与日本社会近来呈现出的各种新特征。比如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民族主义、环保主义、东方主义、全球化、日本社会的保守化与内向化等问题的关注视角就拓宽了对电影本身考察的视野。一部日本电影发展简史也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日本电影经历过的故事,扮演过的角色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对我们难道不是很好的参照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