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十三间老街的新旧时光】

矿工林业繁华的时光隧道

南庄的繁华从民国40、50年代之采煤矿业曾盛极一时,乡内的煤矿公司曾多达20余家,矿工人数达上万人。其后因开采成本太高,无法与进口煤竞争,陆续停业。林业方面因政府近年来采取育林政策,故著重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主要物种为杉木、油桐、桂竹等。

006-1.JPG 

006-2.JPG 

文化与族群

历史记载以前,南庄地区为原住民赛夏族、泰雅族的生活范围。
南庄乡以乡治所在地,也是全乡最大聚落的南庄而命名。

南庄聚落古名南庄,系因位于较早开发的田尾庄(今田美村)之南而得名,日治时期始改名南庄,光复后改为南庄乡。乡内族群:客家人、福建人、赛夏族、泰雅族

南庄地图.jpg 南庄乡公所提供

十三间老街的名字

地方耆老提及「十三间」老街于1959年康济吊桥建置前就已存在,曾是南庄地区最热闹的街道,有木材行、打铁店、相命馆等店家,「十三间」旧地名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为早年有一名老翁闲来无事经过,数一数有13家商店,因此以此命名;其二是老街刚好有13栋房屋相连,居民便以此称呼。
伴著月色,走过长长的时光隧道,仿佛回到过去林矿业的繁华,同样的一条街道,不同的景色,历史还在,放在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回忆中,变成故事穿越时空,感受十三间老街深度在地生活的美好。

034.JPG 

 煤油灯造型的LED路灯(晚上一排看过去真的很美)

035.JPG 

十三间老街自中山路60号~144号(入口及出口都有红砖柱标示设计)

036.JPG 

今晚夜色很美,下过雨的老街上有秋天的微凉~

001.jpg 

山永远都在

002.jpg 

有故事味道的红砖巷弄

003.jpg 

民国52年以前中山路最繁华的街道

004.jpg 

幸福在这里正要开始

005.JPG 


007.jpg 

现榨的甘蔗和椰子

008.JPG 

第一户开始的人家,门牌上找找看藏著小图样,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009.JPG 

 传统手工黑糖糕,客家妈妈经典好味道

010.JPG 

011.JPG 

013.JPG 

014.JPG 

016.JPG 

017.JPG 

018.JPG 

 理发店很旺(连著两家都是),可见当时大家很注重自己的仪容

018-1.jpg 

019.JPG 

020.JPG 

021.JPG 

022.JPG 

023.JPG 

024.JPG 

 当时的人已经把茶当作日常生活一部分了

025.JPG 

 感觉好好吃喔!~当时真的有卖冰淇淋喔!~

026.JPG 

第一户人家从杂货店生意开始,现在是邻长伯的家

027.JPG 

027-1.jpg 

029.jpg 

030.jpg 

032.jpg 


顺著走~康济吊桥 

一起走过天灾后,化身最美的观光吊桥

民国42年(1953)12月兴建,跨东河溪长约58公尺寛4公尺,辖内第一座钢筋水泥桥,因系交通经济命脉,取名「康济桥」。串联南江桥接东河(苗21)、蓬莱(县124)及南江地区重要道路,本乡地形饱受与水之苦,以民国48年(1959)艾伦台风俗称八七水灾,及民国52年(1963)葛乐礼台风影响最巨,造成康济及南江桥相继毁损,民国64年(1975)迁建南庄大桥取代通行。 
民国98年12月兴建康济吊桥,总长154公尺、寛1.5公尺,工程造价新台币2,700万元整,兼具交通、排洪、造景及LED夜间照明之景观吊桥,延伸中山及南江老街商圈旅游动线,增加旅游氛围。



【好客在一起│礼品小舖】
谢谢我最爱的家人和朋友们,梦想很近,是因为你们的支持。

好客在一起官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