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演义以及影视剧作中,我们无数次看到得道高僧的形象,他们一个个都是白发寿眉、长须飘飘,虽然都是一大把的年纪,但都是那样的精神矍铄,就连他们的面部表情,都是那样的悲天悯人,那样的慈祥善良,他们的嘴角永远有著一层浅浅的笑意。人们在看到这样的高僧出场,就知道他们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尘世烦恼。在他们圆寂的时候,也都是嘴角挂在淡定的笑容,仿佛他们早就已经解脱一样。事实上,生在凡尘俗世,怎么能够脱离人世间的痛苦,就连达摩祖师,也曾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下毒,前后竟然达到六次之多。

据佛教传说,他原本是个印度人,从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研习佛法,常常被其中精妙的经文吸引,所以他得以遍览世间的诸多佛家经法,拥有了极为高深的佛法修为。后来般若多尊者因为机缘巧合,到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去观光浏览的时候,就在宣扬佛法的路上,遇到了达摩。而这个时候的达摩,也被尊者那教化众生的理想所深深折服,听过他宣扬的佛法智慧以后,更是心生钦佩,当时就拜倒在他的门下,成为了他的忠实门徒。

以上这些就是他进入禅宗的基本简历,后来他作为第二十八祖,就长途跋涉来到中国弘扬佛法要旨。然而这个时候的中国正处在北北魏时期,当时佛法传入中国的时间也就只有两百年多,根基并不稳固,普通民众中信仰佛法的人并不多。各个佛教宗派为了抢夺地盘、争夺信徒,他的到来就让很多人感受到了威胁。因为他来到当时成立不过二三十年的少林寺宣扬佛法的时候,很多人都被他的佛法所深触,使得当时天下的人趋之若鹜,都跑到少林寺去听他讲佛。

在他之前有一个叫做菩提流支的僧人,按理说他到中国的时间比达摩要早,当时也已被北魏朝廷封为了国师,大家都是佛门教派,应该互相学习、共同光大佛法才是正道,但是这个僧人却唯恐他的存在,会危及自己在中国佛教界中的领袖地位。这个时候他自己的很多信徒已经开始弃他而去,成为了达摩的忠实信徒,他就开始起了杀心,想要把达摩给除掉。为此他就派自己的手下做了一些斋饭给达摩送去,并在里面投了毒药,希望他吃后能够一命归天。

作为佛教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自然有著高深的道行,因此菩提流支第一次下毒以后并没有得逞。心知饭中有毒的达摩,当著菩提流支的面,镇定自若地吃完了饭。菩提流支望著达摩感到难以置信,他不相信人在服毒以后能够不死。这时达摩就让信徒为自己拿来了一个盘子,把吃下的食物都给吐了出来。这些食物到了盘子里,竟然变成了一条又一条的毒蛇。吓的菩提流支和他的手下连连叩首请罪,最后狼狈而逃。

后来菩提流支为了自己的地位,又趁著达摩不备,继续给他下毒。有人就要问,达摩为何总会服他的毒药呢?原来在当时的情况下,僧人是经常要靠施舍的斋饭果腹充饥,这斋饭中下毒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然而达摩第二次在吃过有毒的斋饭之后,就坐到了一块大石头上打坐,这个时候毒药就从他的身体内排泄出来,这块坚硬的大石头竟然分崩离析,变成了一块块的碎石。这时的人们才知道又有人向达摩祖师下毒,但他竟然也没有太多的表示。

丧心病狂的菩提流支,一直抱著欲除之而后快的想法,此后又多次向达摩祖师下毒,他前五次的下毒都被达摩避了过去。到第六次下毒的时候,达摩看到自己的佛法宣讲已经告一段落,就把自己的诸位弟子都叫过来,向他们交待后事。他告诉他们:"我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是因为这里的百姓有著很深的佛性,然而却一直有人很讨厌我,我再呆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说完这些话后,他就表示要将木棉袈裟传给了弟子慧可,自己的佛法以后要靠他们宣扬下去。说完他就圆寂了。

弟子们给他举行过葬礼以后,认为他已经去世了,事实上他只是想把衣钵传给慧可,此后自己就云游天下,活了一百五十岁的时候,才来到洛阳龙门这个地方圆寂。所以后来的人们在打开他的棺材时,才发现根本没有他的遗体,因为他根本不安葬在当时的地方。看过他的故事以后,我们才能明白,即使如得道高僧,也有著和我们一样的伤痛与苦难,也会遭遇许多的罪,甚至比我们还要深重的多。


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高僧达摩祖师,达摩是佛陀第二十八代弟子,在少林寺九年,将衣钵传于弟子慧可,留〈洗髓经〉,〈易筋经〉于少林寺,除〈洗髓经〉慧可未传世外,〈易筋经〉已被少林僧众作为健身术来研练。达摩于西魏文帝大统二年〈公元五三六年〉,离开少林寺,死于禹门千圣寺(今天洛阳龙门),十二月安葬于熊耳山,造塔林于定林寺。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