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與華爲、中興三足鼎立的它,如今卻要靠賣自家大樓求存

說起近年來發展迅猛的通訊企業,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華爲、中興、OPPO這些正值大熱的品牌。而大唐電信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還是相當陌生的,殊不知,這家成立於上世紀末的公司,在那時堪稱國內通訊行業的龍頭老大,與如今大熱的華爲、中興,在當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曾經在國內廣爲流傳的“巨大中華”的說法,其中的“大”就是指的大唐電信。

過去與華爲、中興三足鼎立的它,如今卻要靠賣自家大樓求存

然而就在2018年8月,在華爲超越蘋果,手機銷量榮登世界第二的寶座之時,大唐電信卻傳來了以13.5億的價格,將位於北京的科研大樓以及及附屬設施出售的消息。對比起曾經的輝煌,如今大唐電信的境況着實令人唏噓不已。

上世紀末,國內通訊行業呈現井噴式發展,大唐電信就是在那時誕生的。1998年9月,大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10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僅僅成立一個月就上市,不得不說大唐公司確實是一個傳奇。2001年,大唐電信更是被《福布斯》列入了全球最佳小公司的榜單。擁有這麼多的傳奇經歷,大唐電信又爲何走到今天賣樓的地步呢?

過去與華爲、中興三足鼎立的它,如今卻要靠賣自家大樓求存

大唐電信的前身是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單以出身而言,大唐電信可以說是“身份尊貴”,但這也導致了大唐電信一直以高姿態面對市場。在通訊行業常用的網線、接口、模塊、機櫃上,大唐一般會以比一般廠家高出10%—20%的價格出售,這些本都是常規產品,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需要達到國家標準即可。而大唐在這上面既無產品優勢,而且價格還高,這種高姿態終於使得越來越多的代理商放棄了它,市場需求逐漸減少。

過去與華爲、中興三足鼎立的它,如今卻要靠賣自家大樓求存

可以說,把自己的位置擡得過高,是大唐電信失去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這裏面即是由於它的出身,也是由於前期發展道路太過順利。

第二點就得說到對於通訊公司來說最爲至關重要的創新了。在那個任正非還在發愁怎麼打開交換機市場的時候,大唐電信就已經憑藉固定電話網絡終端的成功研發,而登上行業龍頭的寶座了。隨着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大唐電信憑着先人一步的創新優勢,打下了通信行業的半壁江山,聲望可以說是如日中天。2005年,隨着市場飽和紅利的逐漸消失,大唐電信又未能做出改變和創新,大唐的優勢漸漸逝去。如今的互聯網,早已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時代,而大唐電信卻未能在這些方面有所建樹,落後就是失敗,大唐電信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過去與華爲、中興三足鼎立的它,如今卻要靠賣自家大樓求存

爲了扭轉虧損和創新不足的局面,大唐也不是沒有做出過努力。在2001年,大唐電信瞄準TD-SCDMA技術專利研發,全力投入其中,結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功,TD-SCDMA當時也確實是國際3G的通信標準,但是在實際應用上卻還是不足,而且很快就被中國聯通的WCDMA和中國電信的CDMA2000給超車了。

2012年大唐電信資產重組以後,着重於芯片開發,聯芯成爲其重點對象。然而這時候再進入市場也已經晚了,芯片競爭的戰況已經是愈演愈烈,大唐的研究成果在諸多行業大佬面前不堪一擊。再加上研發成本昂貴,大唐電信這一系列的投資並沒有收穫預期的效果,虧損情況越來越嚴重。

過去與華爲、中興三足鼎立的它,如今卻要靠賣自家大樓求存

看着上面如此多的虧損事件,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大唐電信在這20年以來具體的盈虧情況。按完整會計年度計算,大唐電信有15年實現盈利目標,5年發生虧損情況,但這5年裏的虧損卻遠遠大於前面的盈利。上市以來的20年裏,大唐電信通過在二級市場融資獲得57.3億元人民幣,但虧損卻累計達到45.5億人民幣,前面從二級市場融資來的錢,可以說是虧了大半,這也不難怪大唐電信爲什麼要賣樓了。

面對這一連串的困境,大唐並沒有坐以待斃。如今爲了重獲新生,大唐電信與騰訊簽署了關於5G的合作協議,在未來,大唐將與騰訊共同組建聯合實驗室,通過結合大唐在移動通信方面的優勢和騰訊在互聯網領域的資源以及優勢,意圖在AI芯片、5G、物聯網等方面取得成功,實現共贏。現在的5G技術被提到的非常多,並且也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了,相信不久就會全面推廣,但是大多人對這項技術瞭解的還是不夠多,這裏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幫助你更好地瞭解5G技術。

過去與華爲、中興三足鼎立的它,如今卻要靠賣自家大樓求存

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唐雖然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得盈利,但虧損情況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公司發展也逐漸步入平穩,未來能否重回行業領先地位,還得看大唐自己的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