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dd83a0-73de-11e6-ab2f-7f582478b0fa_-2016-09-06-10-58-59-AM.png

 

看了《屍速列車》,沒想到這部電影如此厲害,最後竟然有個神來之筆的催淚巧思,唉啊,哥不小心就內牛滿面了......
 

(以下無雷,也沒有劇透,請放心)
 

有人說台灣拍不出來這樣的電影,是因為過去威權時代的打壓,哼哼,現在都什麼時代了?真想叫這位萬事遷託的意識形態先生,你關翠去當政府的發言人好了,如此一來,什麼做不好的過錯都有代罪羔羊啦,多好!
 

言歸正傳,那麼台灣到底拍不拍得出來這樣的好片?
 

個人認為,技術上是絕對沒問題的,而題材上,將喪屍與火車相結合的創意固然很棒,但卻不是前無古人的拍法,曾看過一部同樣在火車上鬥爭的外國片(忘了片名),那時就覺得編導很厲害,怎想得到將故事設定在一列火車上,讓主角要一路從最後的車廂推進到車頭。
 

所以,思想自由到可以因為意識型態不同就隨便妖魔化別人的台灣,我們的電影工作者一定想得出好的創意,這點大可不必懷疑,但私以為關鍵在於,《屍速列車》的好,其實是好在電影的層次與細膩,而這恰是台灣的商業電影所欠缺的。
 

層次與細膩可以分成兩方面來說:
 

首先,我們的商業電影一如我們的通俗小說,喜歡將人物角色類型化,如壞人就是一副欠揍的流氓樣,好人就是楚楚可憐受盡欺凌一類的設定,表面上看來人物的個性鮮明,容易讓觀眾很快的認同與接受,但這也限定了故事本身的發展性。
 

(雖然後來有很多作品故意玩顛覆,讓一開始的好人變成最後的兇手,但大致上來說,設定還是跳脫不出類型化的樣貌。)
 

《屍速列車》的人物角色設定,主角從一開始的自私自利,慢慢的變成了願意救人的傢伙,這過程是有層次的。尤其最棒的是,不只主角而已,其他角色也一樣,他們的表現,隨著事件發生後,漸漸都有了變化,而不是固定的好人、壞人式的二分法。如小女孩的態度,甚至是反派角色,在劇中都有細膩的變化過程。
 

再則,劇情的推展上,我們的商業電影往往不夠細膩,轉折變化有時過於刻意,欠缺合理的說服力,甚至很輕易的帶過了,沒有交待清楚為什麼,好像只要把能夠譁眾取寵的片段做好了,電影就有票房了似的,細節根本懶得管它(或認為不重要刪掉了)。
 

《屍速列車》的劇情發展就相當有層次,很多細節是環環相扣的,注重每一個環節正是電影的好看之處,所以像結局後面的神來之筆,輕易的便能打動人心,一點都不會顯得突兀與刻意,正因為它不是莫名其妙塞進來的東西,而是延續前面的劇情,最後才畫龍點睛的在最後完全釋放出來。
 

(為了不劇透,電影內容就不多說了。)

 

總而言之,一個故事要做到很細膩、很有層次感,且一環緊扣一環,需要創作者很有耐心的推敲與鋪陳,絕不是很商業化的找到一個賣點,便在賣點上大玩特玩。
 

台灣拍過很多世界級的藝術電影,我們也有一群很棒的電影工作者,當然不必妄自菲薄,問題是我們的社會向來不太關注故事創作者,我們的文學也莫名其妙的分成了純與俗,然後各自走向極端,又一起變成了市場上的弱勢族群,在出版社自顧不暇的情況下搖搖欲墜。
 

如此營養不良的創作環境,投民眾所好的故事往往比嚴謹的作品容易出頭,於是劣幣逐良幣,惡性循環之下,我們欠缺了好的文學作品,商業電影沒有了肥沃的故事孕育土壤,又怎能萌生出優質的好故事情節呢?
 

台灣要拍出《屍速列車》這樣的電影,其實也不難,只要社會把關注意識形態內鬥的精力與注意力,多放在真正的文學創作上,給予創作者更大的支持與鼓勵,讓創作者有生存的空間,不必媚俗從眾,不必看市場臉色,得以耐心創作出更細膩有層次的故事,如此一來,相信在集體齊心合力下,我們自然就拍得出好的商業電影。
 

(而不是把內鬥從政治延續到文學、電影上,硬要搞什麼本土不本土,一下去這裡化,一下去那裡化,最後這裡空空,那裡空空,於是我們的文學空空,我們的電影空空,我們的口袋空空,我們的腦袋也......呃,哥說多了,不嘮叨啦,聰明的你知道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