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07日 報導╱謝蘋愉 攝影╱施偉平

 
小朋友來玩黏土,訓練手部肌肉喔!

家有學齡前寶貝的家長,都喜歡讓孩子玩黏土,不但可訓練手部運動,也能讓親子同樂,

不過市面上的黏土種類眾多,常見有超輕土、樹脂土、油土,

美術教室老師楊若梅表示,超輕土會變硬,適合大一點的小朋友做作品,

而油土不會乾,適合學齡前小朋友隨便重複捏玩,

家長也可自己在家做麵糰土給小朋友玩,更天然有趣。


黏土種類 

超輕土

特色:

重量最輕,捏塑手感輕柔,對小朋友來說最省力,接受度較高

超輕土剝開時,看得出明顯的纖維感,新買來的土如果較濕,容易沾手,可稍微待乾再包起來。

使用:


超輕土做成的作品會變硬,呈現霧面感,重量輕不易摔壞,但易乾掉,製作動作要快,

不適合學齡前小朋友隨意揉捏,適合學齡後小朋友做作品。


樹脂土

特色:


觸感較油、較滑、較Q,是黏土中最紮實的一種,

但有的小孩一開始會不習慣樹脂土的觸感,要多玩幾次纔拿捏得好,

另外,拆封後會聞到一點酸味,但沒有超輕土那麼容易乾掉。

使用:


作品乾後顏色會深一點,製作時可先調一點白色土進去,作品完成後是亮面,質地脆會摔壞,

成分含澱粉,易被蟲啃食,放在太潮濕的地方可能會發黴。


Tips

超輕土和樹脂土都是屬於消耗型的土,乾掉後皆無法復原,

因此小朋友玩完後,可用保鮮膜分裝包好,再用保鮮盒或夾鏈袋裝起,放置在陰涼處保存即可。


油土

特色:


土中含油分,摸起來有點油,油土軟硬程度受溫度影響,夏天較軟,冬天較硬,

土太硬用吹風機吹軟即可。

使用:

作品不會乾,適合小孩反覆把玩揉捏,屬於體驗型的土,保存時只要用乾淨塑膠袋裝起來即可。

 

麵糰土

做法:


以中筋麵粉3、糯米粉1、水1、鹽0.5、油0.5的比例揉勻,

製作後可用塑膠袋裝起,冷藏即可保存2~3天,有怪味勿再使用,最好丟棄

特色:

天然無毒,塑型力差,屬於體驗型的土,可讓學齡小朋友隨意揉捏,

但製作麵糰土要準備較多材料,善後較麻煩,適合長時間的親子同樂

 

調色:


可利用咖啡、咖哩粉調成水狀或各種蔬菜如紅蘿蔔、紫高麗菜等打成汁,取代配方中水的比例,

即可調出不同顏色的麵糰。

 


玩捏塑

捏塑跟畫畫一樣也有塗鴉期

4歲以前的孩子只會隨便揉捏,甚至反覆剝成小塊再集合成一大團,這個時期不要誤會孩子是沒耐性、沒天分、不配合、不專心,

小朋友要到4歲以後才比較有物體概念,能夠試著做出具象的作品。

針對4歲以下小朋友,家長可用油土透過各種捏塑遊戲,訓練小朋友手部肌肉,有助於學寫字。

搓湯圓

依照小朋友手掌大小,給他們手掌大小可握住的黏土,黏土放在雙手掌心中間搓圓。


搓土條

玩法1:


將搓成圓形的黏土放桌面上,先用單手搓成長條,搓至比手掌略長。

玩法2:


可再用雙手搓成更細條狀,記得兩手要同時往前往後來回搓,若一手往前一手往後容易斷掉。

捏扁扁

將搓成圓形的黏土放在雙手掌心中間,用力將圓形壓扁。

抓怪獸

可利用黏土混色過程,訓練小朋友抓力,將2種顏色黏土疊在一起,撕開再合起來揉一下,揉到均勻。


玩工具

家中可以找到的工具很多,包括免洗筷、吸管、免洗刀叉、冰棒棍或各種空瓶,都可以拿來當工具。

冰棒棍

利用冰棒棍側面可壓出菠蘿麵包的紋路。

粗吸管

穿過搓圓的黏土中間,可做出甜甜圈。


專家說 美術教室老師 楊若梅


超輕土價格約是樹脂土2到4倍。

另有混合兩者的輕質土,價格介於兩者之間,土性較接近超輕土;

有色黏土都可以混色,最經濟實惠的採買顏色為紅色、黃色、藍色,

若要再追加,優先考慮黑色、白色,可調整顏色深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