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獼猴9日將從保育類成為一般類,彰化及雲林縣政府表示餵食或撲殺都將開罰。(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臺灣獼猴9日將從保育類成為一般類,彰化及雲林縣政府表示餵食或撲殺都將開罰。(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記者唐詠絮/彰化、雲林綜合報導

農委會將臺灣獼猴由保育類調整為一般類,9日即將上路,彰化縣農業處亦請民眾遵守「不餵食、不騷擾、不接觸」三不原則,違者將處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希望民眾勿觸法,若是愛牠們就不要餵牠們,讓牠們在自然環境中永續生存,如民眾發現獼猴出沒,請立即通報。

彰化縣農業處指出,目前族羣量約500隻左右,以二水鄉豐柏步道數量居多,在107年接獲5件民眾通報獼猴擅闖私宅情形,尤其餵食臺灣獼猴的行為會嚴重改變獼猴覓食習慣,使牠們喪失原本的覓食天性,餵食如養成習慣,更會衝擊人與動物的互動安全,且餵食的食物並非都是適合牠們食用的,長期以來對牠們的健康會造成傷害。

▲臺灣獼猴9日將從保育類成為一般類,彰化及雲林縣政府表示餵食或撲殺都將開罰。(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臺灣獼猴降為一般類。(圖/林美吟授權提供)

雲林縣府農業處表示,雲林尚未普查臺灣獼猴數量,在林內鄉及古坑鄉山區的猴羣恐怕超過上千隻, 20個鄉鎮就有高達16個鄉鎮曾通報遭受猴羣破壞,民眾不堪其擾,不僅經常危害果樹生長,甚至在市區也常見猴羣蹤跡,但野生動物仍不得任意獵捕、宰殺,違者依法可處6萬至30萬元罰鍰,如民眾發現獼猴出沒,請立即通報農業處緊急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