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請領失業救濟的美國人數意外下滑,顯示強勁的經濟有助於勞動市場安度美國和眾多國家目前持續中的貿易緊張。不過經濟學家認為,川普關稅措施正提高進口成本,製造業只是先自行吸收而已,最終需求通膨開始大幅攀升,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勞動部9日表示,經季節調整後,在截至8月4日的當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的人數減少6千人至21萬3千人,低於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預估22萬人。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首席金融專家拉普基(Chris Rupkey)表示,貿易戰緊張的問題,可能會在今年稍晚才更明顯。

在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下,美國和包括中國、墨西哥、加拿大與歐盟在內的主要貿易夥伴,已陷入針鋒相對的關稅對峙。市場密切觀察初領失業救濟數據,作為對遭到解僱的人數的參考。

華府對進口鋼鋁課徵高關稅,引發貿易夥伴報復。美國已對中國商品祭出關稅,而北京也隨即回敬。對於鋼鋁價格上漲抬高商品支出、並造成供應鏈中斷,已導致製造業抱怨不已。

有報導指出,為了進口關稅的問題,部份企業不是解僱員工、就是計劃削減工作機會。

至於截至7月14日的當週,初請失業救濟人數則降至20萬8千人,是自1969年12月以來最低的數據。

位於紐約的巴克萊(Barclays)經濟學家史利蘭(Pooja Sriram)說,尚未在就業上看到任何反貿易政策的影響。「近來數月,展望未來的商業調查已透露出對保護主義的憂心,但顯示公司的僱用意向仍然存在。」

根據受到密切關注的勞工部報告,美國7月淨增15萬7千個就業機會,低於6月的24萬8千個。不過,僱用減少可能只是反映出合格勞工人數不足。7日公佈的報告顯示,6月的就業市場的職位空缺達670萬。

至於9日公佈的其他經濟數據也顯示,美國生產者物價7月穩健成長,勞動市場強勁、以及通貨膨脹上揚,可能會使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9月再度升息。

美國第二季經濟成長年增4.1%,為近4年來最大增幅,川普為此發表推文說,這顯然是他實現諾言、振興美國經濟的成果。

此外,勞工部9日表示,扣除易變動的食物、能源及貿易服務的核心PPI(生產者物價指數),7月上升0.3%,和6月相同。至於在截至7月的12個月核心PPI則上升2.8%、6月是上升2.7%。

強勁的勞動市場和強健的經濟正在升高通膨,進口關稅被視為推升物價的壓力。

Fed偏好的通膨指標,也就是去除波動的食物和燃料價格後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在6月上升1.9%。這項核心PCE物價指數在3月間達到Fed設定的2%通膨目標,為2011年12月以來首見。

Fed已在6月升息,並預期將在12月前再度升息。而新經濟數據預料也將顯示,消費者物價7月穩定上升。

雖然7月整體生產者物價不變,是7個月來僅見,但通膨壓力正在逐漸上揚,鋼鐵廠7月中間價上升1.6%,使得年度增幅達到12.4%。

資本經濟(Capital Economics)的美國經濟部門學家杭特(Andrew Hunter)說,「目前製造業吸收了部份增加的支出,但隨著更多的關稅和產能利用率升高,我們懷疑,最終需求通膨開始大幅攀升,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