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源頭減廢量,為小朋友未來帶來更美好環境

政府自2018年10月將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徵費)交上立法會進行辯論已近9個月,草案仍未進入修訂及三讀階段。有環保團體憂垃圾徵費未能於立法會7月休會前獲通過,帶動源頭減廢的垃圾徵費遙遙無期。環保組織綠領行動、環保觸覺和地球之友今(5日)趁世界環境日,到添馬公園請願,帶同由小孩繪畫「對地球未來想法」的畫作,送贈立法會議員冀盡快審議草案及通過垃圾徵費,以推動源頭減廢量,為小朋友未來帶來更美好環境。

環保團體藉「世界環境日」,帶同由小孩繪畫「對地球未來想法」的畫作,鼓勵立法會議員儘快審議草案及通過垃圾徵費。

上月7個環保團體主動約見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要求當局釐清及完善草案的細節,內容包括以專款專用加強回收配套、監察用攝錄系統與食環署資料共享、擴大回收1至7號塑膠計劃等。環保團體認為措施正面回應團體的部份訴求,有利應對實行垃圾徵費預期產生的問題,亦釋除公眾部分疑慮。

綠領行動高級公共事務主任王珮芝表示,環保團體爭取垃圾徵費已14年,在進入立法程序後,發現在草案辯論階段,已帶動社會討論及關注減廢,如擴大和改善塑膠回收、減少產品包裝、裸買等,的確起了「火車頭」作用。

他們期望當局積極採納環團和各界意見,完善垃圾徵費條例及執行細節,草案委員會盡快審議及通過草案,早日扭轉垃圾圍城的危機,為香港下一代帶來福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