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 Windows Surface 遲遲沒有在臺灣上市,所以亮亮送給自己的聖誕禮物改為:臺北懷恩堂聖誕子夜音樂會。預定時間2300-0100,實際時間延誤許多,懷恩堂主任牧師只好的努力講笑話娛樂大家。 

熊貓眼是值得的,特別是亮亮"前天"才指揮聖誕詩班演出;"今天"的音樂會就讓我看見,現代教會使用傳統聖樂未必須要大費周章的編曲加樂器;只要用心體會與分析,詩班就可以用「微小的改變」為傳統詩歌注入全新的感動。舉例來說,〈禰真偉大〉唱到第三節提速50%,整首歌就有不一樣的面貌;亮亮剛帶過的〈Oh Holy Night〉雖然是合唱曲,改成女高音獨唱更能襯托出聖夜的平安。

誠然懷恩堂是人才濟濟的大型教會,今天十幾位演出者個個有來頭,很多人拿了兩個音樂博士; Juilliard School 聲樂專科畢業、Broadway 男主角還要接受主任牧師點歌,拿KTV伴唱帶唱〈瀟灑走一回〉;有這樣的演出陣容,我看到的卻是一種反璞歸真的努力,大多數的節目都只是1(聲樂或樂器)+1(樂器伴奏或...伴唱帶 XD)

理智上,亮亮知道任何的藝術表現都會經歷一個由「少」到「多」,至最高境界在回歸到「少」的過程。實際上,〈禰真偉大〉提速50%、找個女高音唱〈Oh Holy Night〉;對於木柵靈糧堂的音樂團隊來說都不困難。問題在於主領根本想像不到這樣的境界,陳亮亮所思考的只是怎麼把東西做大做多。感謝主,今天真的是開眼了!

P.s 這裡記錄一件非常有趣的試驗。國光劇校的教授作曲,由接受(西方)聲樂教育的音樂家以(東方)京劇的方式演唱聖經經文,用(西方)室內樂伴奏,作為今天音樂會的壓軸、唯一突破1+1格局的曲目;全場為之轟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