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時,你是如何說話?

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通常孩子哭時,大人會說:不要哭!有什麼好哭的。
孩子笑時,大人會說:不要笑那麼大聲!很吵,小聲一點。
權威的大人,只是習慣性的支配孩子的所有行為。

孩子哭不停的時候,你可以這樣做

 

0-2歲 哭時立即回應,不一定馬上抱起來,

你可以用輕、慢、柔的說話語調回應他,

撫摸他、對他微笑;不要對他不耐煩或不理他。


出生到1歲左右,心理發展的關鍵就是要建立對人的信賴,

嬰兒在充滿安全與愛的環境中發展出對人的信任,

長大後也會信任別人,但他如果覺得不安全且沒有被愛,長大後也就無法信任別人。

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取決於在幼兒時和父母關係好不好,

要讓孩子從小就和父母有良好的依戀關係,

最重要的是,常對此年齡的嬰孩微笑、肯定他、讚賞他,也是奠定自信的第一步。

 

2歲以上哭時的調教方式
抱他,等待,不說話
事情交待完畢,最多隻能說兩遍

例如:今天不買玩具給他而哭鬧時,父母可用肯定句,溫和的告訴他今天不買,
孩子就一直哭一直吵,這時你不能再說話;

看父母沒有回應,孩子頂多哭個二十分鐘,

知道哭沒用,就不會再用哭當手段,也是給孩子去除社會化的過程

(以自我為中心、不能等待、立即需求)因為一個刺激就又會造成一個反應,

如果父母重複一直說不要哭啦、不要再哭了!

孩子肯定會繼續哭,本來快停了,

你又一句話,又持續下一個二十分鐘,

哭到你心煩為止,結果你可能是生起氣來,

恐嚇孩子不許再哭,否則就不帶你回家,

在半路上就責駡起來(然後孩子越哭越大聲)
也可能是,算了!買給他好了,又沒多少錢。
(若其他大人也在場,最好是所有人一致性,媽媽說:不買,爸爸說:買好了,孩子就知道還有吵的空間)

 

只是這樣的做法,你那聰明的孩子,也學會了習慣用哭,來得到他想要的。
如果是在公共場合哭不停,打擾到別人,法則是抱離現場,加上不說話。
在家裡時哭不停,則是等待,讓他發洩完畢,或轉移注意力,發現其他有趣的事物上。
切記!情緒不佳,哭不停時不要急著調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