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 記者 鄧雲】6月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2018年全國汽車安全與召回狀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通告》稱,截至2018年底,我國累計實施汽車召回1768次,涉及缺陷車輛6925萬輛,汽車產品生產者因召回而投入直接費用總計約529億元,累計挽回消費者損失520億元。

截至去年我國累計實施汽車召回1768次 涉及缺陷車6925萬輛 新聞 第1張

據《通告》內容顯示,2018年全年共實施汽車召回221次,涉及缺陷車輛1251.28萬輛,召回次數和召回數量分別比2017年減少12%和37.6%(2017年峯值是因高田氣囊召回造成的)。截至2018年底,我國累計實施汽車召回1768次,涉及缺陷車輛6925萬輛,汽車產品生產者因召回而投入直接費用總計約529億元,累計挽回消費者損失520億元。近五年年均召回次數220次,近每兩天發生一次召回,實施召回已經成為汽車生產企業的常態化活動。

截至去年我國累計實施汽車召回1768次 涉及缺陷車6925萬輛 新聞 第2張

從召回性質看,2018年,受市場監管總局調查影響召回次數為59次,佔召回總次數的27%;涉及缺陷車輛679.87萬輛,佔召回總數量的54%,缺陷調查仍是發現車輛產品缺陷的主要方式。截至2018年底,受調查影響召回累計達369次,涉及缺陷車輛3992.67萬輛,約佔召回總量的58%。

截至去年我國累計實施汽車召回1768次 涉及缺陷車6925萬輛 新聞 第3張

從涉及總成看,因氣囊/安全帶相關缺陷召回50次,涉及車輛199.25萬輛;因發動機相關缺陷召回44次,涉及車輛314.70萬輛;因電子電器相關缺陷召回42次,涉及車輛130.30萬輛;因車身部分相關缺陷召回29次,涉及車輛60.55萬輛;因制動/車輪相關缺陷召回20次,涉及車輛191.37萬輛;因轉向/懸架相關缺陷召回17次,涉及車輛346.77萬輛;因動力傳動總成相關缺陷召回14次,涉及車輛7.74萬輛;因其他原因(附加設備)召回5次,涉及車輛5923輛。

從缺陷類型看,2018年因標準符合性問題召回9次,涉及缺陷車輛2124輛;非標準符合性(不合理危險)問題召回212次,涉及缺陷車輛1251.06萬輛,佔召回總量的99.98%。

從缺陷原因看,因設計問題召回117次,涉及車輛956.60萬輛;因製造問題召回100次,涉及車輛287.60萬輛;因標識問題召回2次,涉及車輛3461輛;因其他原因召回3次,涉及車輛6.94萬輛。

同時,《通告》中還提到,我國機動車產銷量超過美國,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我國汽車製造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9%;汽車產量達到2781.9萬輛,下降4.1%。

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1160.1萬輛,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927.4萬輛。新能源汽車作為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規模發展迅速。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量115萬輛,比上年增長66.2%。2018年汽車出口115萬輛,進口113萬輛。截至2018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27億輛,比上年增長10.5%;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2.4億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07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261萬輛,佔汽車總數的1.09%。機動車駕駛人達4.09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69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