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網點變革 銀行佈局5G無人銀行 新聞 第1張

在5G網絡技術支持下,銀行網點向智能化又邁出了一大步,無人銀行2.0版本紛紛亮相。中國銀行“5G智能+生活館”日前正式開業,這也是北京市首家5G無人銀行網點。建設銀行近日也宣佈,將於6月在北京開業3家無人網點。此外,工行、浦發銀行此前也都對外宣稱推出5G網點。隨着各大銀行紛紛佈局無人網點,物理網點存與否的爭論再一次在業界展開了討論。

實地走訪 “刷臉+掃碼”取代刷卡刷證

無人銀行和普通網點的區別在哪?是概念還是着實便利了銀行用戶業務的辦理?記者帶着這些疑問實地探訪了中行這家位於朝陽門的5G無人網點。在網點門口,一張顯示着天氣、氣溫、時間的“城市名片”映入眼簾。進入大廳,實時滾動的外匯價格以及中行各大特色業務集中展示在了金融中心島內。此外,VR全景看車,裸眼AR技術全方位、立體式鑒賞並虛擬試戴珠寶以及貴金屬產品,科技感體驗十足。

對於用戶而言,更看重的是無人網點在辦理業務方面有哪些便利性。記者看到,網點擺放着三臺智能櫃臺機,可實現現金業務、非現金業務以及外幣兌換等基礎金融服務的辦理。與傳統“刷卡刷證”不同的是,該網點採用了“刷臉+掃碼”方式,無需工作人員協助,客戶可以藉助面部識別技術無卡、無證辦理業務。在外幣業務方面,可提前一天在手機銀行進行預約,次日便可到該智能櫃臺機前,通過人臉識別和手機銀行領取預約的外幣。據悉,該業務支持25種外幣,且有零有整。

除配備常規智能櫃臺機、智能機器人外,該網點還搭建5G網絡環境,運用於全球專家連線、遠程客服等場景中。記者也體驗了5G全球專家連線環節,在與澳門專家連線過程中,5G傳輸速度和穩定性顯然更勝一籌。

在5G網點方面,除了中行、建行外,工行浦發也有類似的行動。5月17日,浦發銀行聯閤中國移動在上海張江推出5G+智慧銀行網點,並完成5G網絡環境下首筆銀行卡開卡業務。該網點還推出了一系列基於“刷臉”即可實現的交易,比如i-Counter智能櫃臺已經可實現刷臉辦理登錄、打印、轉賬等多項業務,5G網絡取款交易也可通過刷臉方式完成。在此之前,工商銀行也與中國電信合作推出首個基於5G網絡的營業網點。建設銀行日前也宣佈,北京地區將有3家5G無人銀行在6月開門迎客。

掀起網點變革 銀行佈局5G無人銀行 新聞 第2張

釋放人力與線下復蘇

眾所周知,銀行具有非常突出的“連鎖經營”特點,分佈在各地的網點,曾是銀行觸達客戶最傳統、最主要的媒介。但隨着金融科技、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正在悄然改變人們的生活,讓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務,而曾是觸達客戶最主要的媒介——銀行網點也出現縮減數量的跡象,未來如何提升網點智能化轉型、釋放人力成本已成為銀行的發力點。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工行營業網點16004家,較2017年末減少88家;交行營業網點3241家,較上年末減少29家。浦發銀行2018年全年關停低效網點126家。與縮減網點相對應的是,銀行網點的智能服務不斷提升,比如截至2018年末,工行完成智能化改造網點15410個,智能設備75756臺;中行2018年增加了9809臺智能櫃臺。

網點規模的收縮意味着,高頻、耗時長的業務逐漸被遷徙到智能機具辦理,在需求端改變的背景下,銀行也在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尋求轉型。億歐智庫高級分析師薄純敏認為,目前銀行網點的使用率是非常低的,但人力等成本依然比較高,同時使用率高的網點又會面臨排隊時間長、流程繁瑣復雜等較差的客戶體驗。數字化轉型是銀行業目前的重點,無人銀行可以對銀行櫃臺業務進行數字化重塑,在降本增效的同時,提高用戶體驗。

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孫揚也表示,當前線上金融服務已經高度同質化,線下金融服務如果能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生活場景化的體驗,將是提升競爭力的很好手段。在無人銀行裡面,客戶沒有拘束感,可以比較充分的體驗銀行的產品,還可以通過VR、AR等科技的手段,獲得傳統銀行網點所沒有的線下產品體驗,這對於增加用戶黏性十分有幫助。此外,人力成本也是銀行一項很大的費用,而通過無人銀行能夠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用戶對銀行品牌的認知,所以銀行願意發力無人銀行。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盡管網點規模在收縮,但是下降幅度很小,例如,工行2018年縮減的網點數量不到全部網點數量的1%,只是網點優化佈局的動作,未來物理網點仍是銀行運營、銷售和解答客戶諮詢的重要渠道之一。麥肯錫最新公佈的研究報告顯示,盡管網點規模在收縮,但其依然是銀行運營、銷售和解答客戶諮詢的重要渠道之一。即便是在數字化程度較高的歐洲國家,仍有30%-60%的客戶傾向於到網點辦理部分業務。

視野進一步擴大,不難發現,線下渠道在經歷了前幾年的低迷和收縮後,正呈現出復蘇逆襲之勢。互聯網公司近兩年全面發力線下,積極佈局新零售。阿里巴巴的河馬鮮生、無人超市、無人酒店,京東的線下超市,蘇寧的小店等等,都將線下視作一片“新藍海”,構建新的獲客觸角。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線下的價值正在被重新評估,網點可能會迎來新一波發展機遇。

5G無人銀行難以取代傳統網點

相比去年建行推出的業界首家無人銀行,今年各大銀行在無人銀行方面,增加了5G技術的運用,5G無人銀行也被業界稱為是無人銀行的2.0版本。雖然已有多家銀行宣佈推出5G網點,但是目前仍處於小範圍摸索階段,服務客羣、安全性等仍是銀行面臨的挑戰。

北京商報記者在網點體驗過程中也感受到,對於5G的感知變化並不十分強烈。對此,孫揚提到,因為5G是網絡連接,所以並不直接面對客戶。只要業務辦理流暢、順利,就很好了,也不用刻意提升5G的使用。人臉識別、視頻身份驗證、視頻客服溝通都是可以使用5G技術來增強體驗的。以後人臉識別POS也是可以基於5G的,因為5G帶寬足夠,安全性也足夠,POS刷卡可以通過刷臉支持了。一位國有銀行人士向記者表示,5G是一個較大的技術概念,可以被客戶感知的變化確實有限。

薄純敏表示,無人銀行最主要的挑戰還是客戶體驗的問題,現在還是有些形式大於內容,如何降低無人銀行落地的成本,如何快速規模化落地,如何解決不同客羣的痛點、考慮不同客羣的需求(例如老年人)都是目前面臨的難題。

對於無人銀行能否真正“無人”的問題,孫揚指出,其實無人銀行也並不是真正的無人,而是櫃員都轉移到和客戶深度交流的場景上來了。隨着5G的應用,移動通信的帶寬、時延和覆蓋獲得改善,無人銀行的設備都可以無線化、移動化部署起來,維護起來會更加容易,這也意味着無人銀行更加小型化、場景化,會和生活場景更深層次的融合起來。

不過,也有專家持謹慎的態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分析稱,所謂的無人銀行、5G無人銀行都只是一種探索,是將銀行最先進的科技手段展示出來,並不具有普遍推廣的意義。因為銀行網點轉型需要考慮智能化、場景化和輕型化三個因素,其中智能化是用金融科技的手段提升、改善客戶體驗,場景化是要融入各種生活場景,輕型化要和智能化結合起來,用智能化改造,降低銀行的成本。而無人銀行佈局一系列高科技設備,投入成本很高,而且維護成本也很大。此外,物理網點的作用在於能夠與客戶面對面的溝通,所以用無人銀行來取代物理網點是不可能的。

安全性方面,孫揚指出,在無人銀行內部最好使用5G的小型專用微蜂窩基站,這樣專用於銀行網點的設備和業務,可以通過配置CSG訪問權限,防止其他未授權設備接入,另外微蜂窩基站需要保存在安全的受控的場所。技術成熟度方面,可以配置多個專用GBR連接,配置較高的QOS 參數,時延、速率等,確保無人銀行的QOS服務質量有保障,特別是視頻和語音連接。這方面需要運營商和廠家的配合。另外,5G基站需要有備份,比如可以建立大基站和微基站的雙重覆蓋,進行冗餘備份,如果當前基站出現問題,備份基站可以立刻恢復服務。無人銀行的設備內部設計到用戶交互方面的軟件,可以使用HTML5的一些技術,讓在沒有網絡連接的時候,也能夠讓數據離線存儲,網絡恢復的時候,離線數據可以恢復到線上,減少客戶重複填寫的復雜度。

北京商報記者 嶽品瑜 吳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