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市博物館,有一件鎮館之寶,作者是揚州八怪的後人。這幅畫要表達的既不是山水,也不是花鳥,而是四個大男人。而且,這四個大男人的頭上,還都戴着一朵相同的花。畫家爲什麼要畫出這樣的造型怪異的四個男人?這幅畫又因爲什麼能成爲鎮館之寶呢?接下來,讓小編來揭祕。

這幅畫的作者很有名,他叫李墅,字石湖,號野人,壺道人等。他是江蘇揚州人,是清末畫家。李墅爲“揚州八怪”後裔,所以從小有對繪畫有很深的造詣。在幼承家學的基礎上,他還先後拜過王拓村,王小某爲師,並得到了陳若木,蓮溪等名家的指導。因此,李墅的畫綜合諸家之長,法度森嚴古樸,墨色深厚,又不失平淡天真,在山水,人物,花卉,走獸等方面都很有造詣。

淮安博物館收藏的,李墅所作《四相簪花圖扇》,就是一幅以人物爲主的歷史風情畫。整幅作品爲一幅扇面,高21釐米,長59釐米,紙本,設色。畫作描繪的是在一個佈滿了湖石、花草、松竹的,主人家的後花園裏歡宴的場景。畫作上雖然人物衆多,有不少的侍女,童子,但期主要人物是四名頭戴簪花的男子。

有意思的是,這幅畫作描繪的,是歷史上的一件真實事件。北宋時期,男人們有一種特殊的愛好,就是在頭上插朵花。《水滸傳》裏的有個叫蔡慶的劊子手,人稱“一枝花”,就是真實情況的寫照。在這幅畫裏,簪花的都是文人雅士。花園的主人是時任當朝宰相的魏國公韓琦。當時,韓琦因爲躲避官場的是非,因爲故意到揚州當一個太守。這天,他的官署花園裏,一株芍藥開花了。

這個芍藥花很奇特。首先是一株幹上分了四 枝,而且每枝都同時各開了一朵嬌豔鮮紅的芍藥花。其實,開的芍藥花更特別,花瓣上下都是紅色,但花的中間卻有一圈黃色的花蕊。在今天,我們很容易理解,這是花品種變異的偶然結果。但在當時,這卻有着很不得了的寓意。人們把這種花叫“金纏腰”,也叫“金帶圍”。因爲這種情況很不容易出現 ,因此,民間一直流傳,此花一開,則一定有祥瑞降臨。而且,把這種花戴到頭上的人,將來一定能仕途順暢,步步高昇,紫袍金帶,位極人臣。

有此祥瑞的好事兒,主人韓琦想到了找朋友共賞,當然,對方必須是得是德才兼備之人。如果隨便找個人,豈不是壞了自己的雅興。韓琦找到了正好當時在揚州的官員,著名的文學家王珪,還有一個就是我們都知道的王安石。韓琦將兩人請到府上,可開的是四朵花呀,那就再找一人唄。正好朝官陳昇之也路過揚州,就把他也請到了家裏。四個大男人一同賞花,戴花,共同分享這份祥瑞。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就在四人簪花歡宴之後,在此後的三十年間裏,韓琦、王珪、王安石、陳昇之作爲志趣相投的四個文人,他們相互鼓勵,取長補短,最後,竟然先後都做了宰相。不知道,當初四人頭戴的那朵金纏腰起了怎樣的作用.這個故事從此流傳開來,不僅歷代畫家都喜歡以此爲題材,進行創作,就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都記下了這個故事。

其實古人早就說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麼樣的人交往,就擁有什麼樣的資源,就接受什麼樣的生活。所以,還是先檢查一下自己的圈子吧,那直接關乎你的未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