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我们到了「南锣鼓巷」,这是个比四环更靠紫禁城的二环巷弄,至于历史,各位看倌们就自己看呗~

南锣鼓巷介绍 

讲到历史,这边的人对史学与文学的研究颇令我惊讶。

犹记得,来这的第二个礼拜,我像只刚敢探出头的小老鼠,唯唯诺诺地问了隔壁同事的名字,说道:「请问您尊姓大名?」(话说,一个礼拜多,我便觉得这边的人有「舞文弄墨」的倾向,但却没有这句成语那种刻意。)

「我叫『润之』。」

「哦,怎么写呢?」我自然地问道,毕竟中国同音字多如牛毛。

「就是那...xxx...的字啊?!」他很惊讶地回道。

「荣锜!你不知道嘛?」我的「mentor」在一旁听到后也来搭枪。

「喔。」人越大,面子越拉不下来,虽然听不清处,还是硬著脸皮点点头说是。

...

...

...

事后,我查了一下才知那是他们伟大毛主席的「字」,有「泽披东方,恩惠百姓」的意思。

芒草与白云

芒草会长在屋顶上?这是这一景的第一个疑问。但是下一秒,便觉得这芒草是不是种吊念这独自遗留的古迹屋簷?

不过向上仰望时,发现这天怎么这么蓝?但又想到我的mentor与我一段的对话。

「荣锜啊~你不觉得这北京的秋天特别凉爽嘛?」高鹏这样子说道。(mentor叫做「高鹏」,是十足十的「满族」人,他颇为自豪。)

「是啊!这几年在台湾已经很少感觉到『秋天』的存在了。而且,『秋高气爽』这四个字总算找到可以用的地方了。」在这边,我理解可以在话说中加入任何的成语。

「哦,秋高气爽?那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得嘛?」高鹏顺著我的话语问道。

「这...我哪知道咧!」我一脸疑惑貌。

「是杜甫,今日可让你学了一课。」经过几周的相处,我的mentor已经摸透我的文史程度,每次他都很「自然地」教导了我许多。

南锣鼓巷地铁站

话说,到南锣鼓站是打地铁来的,也是我第一次在大陆的地铁经验。

这边的地铁票价很便宜,我搭了不知是五站还是六站,票价才「2 RMB」,而搭公车更是夸张只要「0.4 RMB」。然后,那天竟然买了(20+80)RMB的票卡(20元是押金。)妈呀!这张卡要花上我多少年的时间才用地完。

萧峰与阿紫疑似走过的巷子    

这里树梢总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晚上的时候应该会更美丽。

这里少数店家的店名也是用「灯笼」刻著,而这家是卖「奶制品」来著,其中更有名的产品是「奶酪」。(一杯约莫养乐多瓶大小需11RMB。)

城墙与白云

在北京二环内,中国政府规定不能盖超过二楼的房屋。所以,很多房屋都还是保持旧有砖瓦的模样,但是「北京城城墙」倒是被拆了,不知看过朝起朝落的城墙是不是也是砖瓦斑驳的模样。不过讲到北京的城墙是一个计程车「师傅」跟我聊天时讲地...

「北京的文化正在消失,要说看文化的话,『西安』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师傅看我像是个观光客模样,也不管我是不是有兴趣,就自个儿顾自个儿地说著。

「哦,那西安有什么特别的嘛?」

「就『汉冢』跟『兵马俑』。」

「兵马俑我晓得,那是秦始皇陪葬品。但是『汉冢』就不晓得了。」

「前几年,那边挖出了一个保存留好的汉代坟墓,是『马王』。」

「马王?马王是谁啊?」我问道。

「看来『你不懂历史』。马王,不是个人而是个『村』,那边保存著很多西周时代的遗物,很有参观价值的。」师傅这样子说道。

「...哦!我回去再多读点书。」我笑笑地说道。

不过,那次在车上,我就觉得中国这边的人,似乎连摊贩小贩都多多少少晓得中国历史的文史,这真令我汗颜。

柯南来了

 

(这边有家店是专卖公仔 - 而且有一排是「各式各样的柯南」。要是 Luby 有看到的话,我相信妳会很喜欢地。)

 

星巴克真是无所不在  

(星巴克真是无所不在。)

 

对了!我的 team member 有个唯一个女生,叫做「梁爽」。每次玩「杀手」游戏时,只要她被杀死了,大伙就会起哄道:「『爽』死了!」

这群人讲话真是太有意思了,哈哈哈!

 

最后附上几张北京的秋天照...

约莫五点多,亚马逊对面办公大楼  

(IPHONE4拍摄。约莫晚上六点钟,这是我上班的对面大楼。)

IMG_4358.JPG  

发现来这后我特别喜欢在周末时仰望天空,或许是因为这是唯一与妳的联系(虽然,上周妳又说台湾是个雨天)。不过,北京的天空,秋天的天空,真的很蓝!

 

北京的秋天或许是我离开后,第一件会怀念的事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