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媽咪」的圖片搜尋結果

   提醒:此篇劇透

  閱讀同時,聆聽《親愛媽咪》主題曲:Born To Die/Lana Del Rey
  


  「別以為他或你自己所向無敵,這麼做你就犯大錯了,愛一個人不代表能拯救他們,愛沒有效力。」

  這句話是電影的核心,同時也揭起了整篇電影的故事,暗示著母子關系,充斥愛的拉扯與禁錮。

  整篇故事環繞在單親母親黛、患有ADHD兒子史提夫、幾乎失語的鄰居凱拉身上,透過這三個人之間的關係,看到愛是怎麼在雙方之間拉扯和角力。

  史提夫因為縱火被關在拘留中心,黛從拘留中心帶史提夫走,簽下自己的名字:黛(Die),簽下的筆和一大串的鑰匙掛在了一起,代表著沉重的愛,以及需要不斷地開鎖,不斷地嘗試,纔有辦法探清愛的本質,以及把愛傳遞給對方,只能以愛之名,把對方緊緊鎖住,禁錮起來。

  黛簽下的名字上頭,畫了一顆愛心,也代表著沉重的愛把自己壓住。

  電影中的史提夫不斷向黛索討著愛,那是一種深怕被拋棄的恐懼,以及被否定感,甚至是連自己也否定自己,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

  母子之間需要不斷的透過各種行為和探問,來確認雙方是愛著彼此的。

  從電影開頭,史提夫就對黛說,「你不想我嗎?你總是在我腦海裡。」
  「頭塞進你屁眼,裡面一定很黑,黑得跟黑人的屁眼一樣。」
  「但我還是看得到你。」

  黛與史提夫搬到新家,在整理新家時的一幕呈現了史提夫的性格,史提夫邊整理房間,邊一次聽兩臺收音機,同時播放著截然不同的音樂,代表著史提夫極端的性格,以及生活上的雜亂,他無法很好的領略處理一種聲音,只能透過兩種音樂彼此碰撞交會,以致於在處理任何的事情上,都是充滿著碰撞。

  史提夫看著父親的照片,自己的臉倒映在相片鏡框中,和父親的身影融合成一體,可以看成是對於父愛缺乏的渴望,以及把自己投射成父親,希望能扛起做為一個家庭的父親,他需要扮演的腳色。

  以致於在電影中,史提夫安慰黛時,會提及父親說的話,或是在劇情中,使自己看起來強悍無法摧毀。

  電影中也給了史提夫幾個鏡頭,他戴上像是鎖鍊的項鍊,他綁鞋帶的動作,都意味著他束縛自己,這也銜接了,他前面的一幕,他躺在充斥著冰塊的浴缸中,講著,「一發火就會狠狠衝個冷水澡。」

  史提夫就像是個小小的猛獸,還未成長開來,卻試圖扮演可以肩負一切的腳色,但他無法確實做到,反而不斷地惹出各式各樣的問題。

  導演透過兩幕,暗示彼此雙方的愛,無法接上彼此,第一幕:史提夫的手緊緊罩住了黛的嘴,輕輕地吻了上去,這個動作與畫面象徵了,兩人之間的愛無法對接,雙方彼此沒架起一座橋梁,可以把愛有效地傳遞給彼此。

  在此之前的動作也有一段對話,史提夫對母親承諾會照顧她,而黛的關注點卻是兒子能夠好好讀書。

  第二幕是:他試圖照顧自己的母親,買一些東西想讓母親開心,反而被母親誤會是小偷,他的好意與愛意,對母親的關愛,在母親的指控中崩毀,反而展開了爭執,甚至緊緊掐住母親的脖子。

  最為諷刺的是,在此之前,他買來送給母親的項鍊,上頭的字雕著Mommy,那意味他對母親的愛,以及這也象徵了黛被所謂的母親這個角色給束縛住。

  黛掙脫開來史提夫,對史提夫說,「但母親窒息了,你讓我窒息,史提夫。」

  這句話看似是指被掐住無法呼吸,但也代表著史提夫所給予的愛,卻讓母親窒息,無法呼吸,只因為那愛太過濃烈。

  在這場的激烈爭執中,都反映出了雙方的愛無法對接,每一句對話都是反應出這個問題,尤其是黛說的一句話更是明顯:

  「你不能這樣對我,媽咪不知道該怎麼想了,我嚇壞了。回答我阿,我在跟你說話,我快他媽的瘋了啦,回答我阿,我在和你說話。」

  回應黛的反而是一片寂靜。

  電影巧妙的在這場爭執的收尾建立出,誰擔任母子之間的橋梁,即是失語的鄰居凱拉,這個角色設定相當有趣,她雖然失語,但卻是母子之間的橋梁。

  似乎也暗示著,真實的愛,不是透過雙方彼此的探問和索討,來確認雙方的愛,而是透過付出。

  整部電影黛恐懼失去自己的兒子,史提夫恐懼失去母親,雙方以愛之名把彼此禁錮住。

  整個愛就顯得這麼的狹隘,透過導演精心安排1:1畫幅,整個畫面呈現的非常狹窄,卻淋漓盡致的表現了狹隘的愛,以及被愛所禁錮的身姿,所有的一切都以愛之名為框限住。

  直到凱拉的出現扮演了母子雙方的橋梁,這時候的生活充斥著美好與希望,也是在這個時候,電影第一次把1:1畫幅展開了,透過史提夫快樂的雙手打開,拉開了整個畫幅,回歸到了觀眾最熟悉的1.85:1畫幅,史提夫講著,「我自由了!我自由了!」

  意味著開闊與自由,也代表著美好與希望,然而現實再次給黛一個打擊,也就在此時,畫幅又逐漸縮回了1:1畫幅,一切的美好與希望又恢復到了從前。

  母子雙方在一次又一次的爭執之中,不斷的試圖確認什麼,索討什麼,同時史蒂夫也不斷質疑自己不值得被愛。

  史提夫對黛說,「有一天,你不會再愛我了。不,是真的,這是正常的,我會一直守候著你,你是我的當務之急。」史黛夫吻了黛,在這場戲來確認母親對自己的愛。

  一旦如自己所想的,他不值得被愛,史蒂夫選擇自殺。

  自殺後,黛對史提夫說,「母親不會在一覺醒來後就不愛他兒子了,你懂嗎?唯一會發生的事,就是我會越來越愛你,而你會越來越不愛我,但人生就是這樣,我們面對它,這就是自然法則,有一天你會懂的。」

  兩者的說法剛好相反,卻是在證明自己是如此的深愛對方。

  電影第二次展開畫幅,則是黛的美好幻想,她幻想著史提夫的未來,求學、結婚、生子,是如此的平順美好,那是黛所幻想的美好未來。

  回歸到現實,畫幅逐漸縮回,黛把兒子送到了醫院,迎接的是自己最不想承認最不堪的一面,愛他卻不知該如何是好。

  結尾的畫面,史提夫赤裸著雙腳往前奔跑,試圖掙脫束縛與障礙,回扣到電影前面,黛帶史提夫走,簽下自己的名字:黛(Die),結局出現了電影主題曲的歌詞:

  「如果我告訴你,你是我的,你能讓我有家的感覺嗎?
   別讓我難過,別讓我哭泣
   有時候愛得不夠,路途也崎嶇難行,我也不知為何
   別停止逗我笑,我們一起去狂歡
   路途很漫長,我們繼續走,沿路上盡興徜徉」

  「因為你和我,我們為死而生」

  意味著生與死是一體的,黛與史提夫是一體的,愛不是法律就可以切斷掉的。

  《親愛媽咪》呈現的愛是一種非常血淋淋的現實,電影裡的人物,在現實中懷抱著絲微的希望努力掙扎,可最終仍是在現實中絕望。

  屈服於現實的無奈,更多的是母子關係,無法輕易道明白的情感關係,究竟什麼是愛呢?我這樣的愛你,你是否感受到了呢?又或者是,我是如此的愛你,你卻沒有如我一樣的愛你?

  還是在愛中,漸漸感到自己的無能為力,彼此雙方明明深愛著對方,可這份深沉的愛卻狠狠地傷害了對方,只因為彼此雙方無法回應對方的愛,一開始的橋梁,雙方就無法搭建成,沒有在同一個頻率上,只能各自用自以為是對對方好的方式付出,而收到的回應卻是殘忍的結果。

  到底該要如何愛你?

  是整部戲敲打的旋律。

  在現實世界中不斷強調,愛是如何強大的,然而電影卻反其道而行,它更多的是在敘述,在現實裡愛是充滿著脆弱,即使把自己的所有一切掏出來,用盡全身的力氣去愛,試圖努力什麼,可更多的是令人心碎的結果。

  為什麼愛是如此沉痛呢?

  也許是因為沒有深入愛的本質,而錯認了愛,不知該怎麼付出愛,不知該怎麼接受愛。

  要學著怎麼付出愛,學著接受愛,這讓我想到《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墨瑞對米奇說,「去接受愛。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愛,我們以為若是接受了愛,會變得軟弱。不過有個叫李文的智者說得對,他說,『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

  愛之所以在現實中無比脆弱,無比沉痛,只因為沒有深刻的意識到愛的本質,當我們知道什麼是愛了,就知道該怎麼付出,怎麼接受了。



  《親愛媽咪》預告片:
  

《親愛媽咪》

導演 札維耶·多藍


攝影
剪輯


André Turpin
札維耶·多藍

監製

 

Sylvain Corbeil
札維耶·多藍
Nancy Grant
Lyse Lafontaine

 

年份
片長
產地
語言

 

2014年
139分鐘
加拿大
法語、英語

劇本 札維耶·多藍

 

 

主演

安妮·杜爾瓦勒
安託萬-奧利弗·波尼安
蘇珊娜·克萊蒙
派屈克·華德

   


  --
  朝晨已經來臨
  為了你而存在的光芒
  然後與朝陽一起
  帶著喜悅走下去──《HARUHI/應變》

圖源: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i&rct=j&q=&esrc=s&source=images&cd=&cad=rja&uact=8&ved=0ahUKEwicnLugsM_UAhVJybwKHXqPD8AQjRwIBw&url=http%3A%2F%2Fbless7895127.pixnet.net%2Fblog%2Fpost%2F412337473-%25E9%259B%25BB%25E5%25BD%25B1%25E5%25BE%258C%25E8%2581%258A%25E8%2581%258A-x-%25E8%25A6%25AA%25E6%2584%259B%25E5%25AA%25BD%25E5%2592%25AAmommy----%25E4%25BA%25BA%25E7%2594%259F%25E4%25B8%258D%25E6%2598%25AF%25E4%25BA%258B%25E4%25BA%258B%25E5%25A6%2582&psig=AFQjCNEIYm2rLtiI6mQR71_Beb_hmd46vA&ust=14981495844836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