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故事背後隱藏的符號 新聞 第1張

文:鳳凰女士(讀史特約作家)

自從《木蘭辭》問世以來,一直被廣泛傳頌,它以其撲朔迷離的傳奇故事和生動活潑的文字造詣,獨佔北方民歌鰲頭,堪稱中國文學瑰寶。

在現代教育裏,它被堅定不移地選入初中語文課本,成為中學生必背的古典文學詩歌。當年,我是學生的時候,對這首詩的理解相當朦朧,甚至於迷茫,盡管懂得每一個漢字,不過,時空的距離在我們稚嫩的心靈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如今,我則把那些模糊都化作了一個個的問號。

從體裁上來說,這是一首北朝樂府民歌,這類作品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充滿現實主義表現力,多反映北方少數民族在大漠和草原的遊牧與徵戰生活,順勢造就了粗獷豪放,質樸剛健的特徵,另闢一種藝術境界,與細膩深婉,優美精緻的南朝民歌形成鮮明對比。

所謂文史不分家,在一定程度上,任何文學作品都是歷史的寫照,在剖析《木蘭辭》之前,首先要清晰地設置一下那個時代的歷史背景。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一個相當復雜的時期,民族之間戰爭不斷,狼煙四起,地方割據政權林立,長城內外以及中原和江南地區長期處於改朝換代和戰爭頻仍的局面,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不斷向中原挺進,並建立政權,在紛紛擾擾的局勢下,各民族之間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交流與借鑒。

自四世紀後期至六世紀末期,在黃河流域及其北部,先後出現了由北方遊牧民族先卑族建立起來的北魏王朝,後來分裂為四個其它王朝,統稱北朝,與此同時,長江流域地區也產生了不同的王朝,統稱南朝。

鑒於這樣的歷史背景,《木蘭辭》被認為是北魏鮮卑族的民歌這一說法是可以接受的,至於作者以及具體創作年代,長久以來,只有爭論而無定論,只能擱置。

按照這個思路,詩歌裏所表達的部分內容就能夠輕易地理解了: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可汗”是北方遊牧民族對自己首領的稱謂,木蘭一家生活於鮮卑族統治的王朝,國王大肆徵兵,不管老弱,顯然是敵兵壓境,國難當頭,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光憑勇氣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她必須具有強悍的體魄以及能武善戰的本領,不然的話,一上戰場便性命難保,根據詩歌下半部分的敘述,她比男兒更驍勇,尤其精於騎馬技術,這些特徵可以解釋她是遊牧民族或者至少擁有部分遊牧民族血統。

由此,我也明白了自己作學生時為何對木蘭的所作所為感到迷惑不解,因為身為漢族人,生長於南方的我,無論如何不能想象遠在數千里以外,北風呼嘯的大漠邊塞的女孩子過着的戎馬生活: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離開黃河流域的家鄉(黃河,作為漢民族的母親河,已然成為其它民族的棲身之所),奔赴戰場,到達“黑山頭”,“燕山胡騎”應該是指燕山腳下的遊牧民族騎兵,看來她參加的是一場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這在南北朝來說,是家常便飯的現象。

花木蘭故事背後隱藏的符號 新聞 第2張

屢立戰功的木蘭終於如願以償,回家與父母兄弟姐妹團聚: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可汗“點兵,歸來見的是“天子”——漢族對皇帝的稱謂,這是怎麼回事呢?也許是因為在流傳下來的年代裡,手抄出現筆誤,也許是其它原因。

依照古代人早熟的傳統,木蘭出征的年齡大概是十七八歲,十多年在戰場廝殺,而且戰功赫赫,更難以置信的是,她與男同袍們並肩戰鬥和共同生活這麼多個春秋歲月,居然沒被發現是女兒身,個中的細節無法令人想象與捉摸。

我不免要提問:木蘭到底是否真實存在?《木蘭辭》的故事是否虛構杜撰?相信提出這樣問題的人已是不計其數,不過,答案早就擺在那裡了,即無從考證,不得而知,而這不影響木蘭的英雄事跡繼續在中華大地上流傳。

實際上,木蘭的故事是一個民族紛爭的縮影。北朝時代,黃河流域地區的漢民族(即華夏族後裔,漢朝以後稱為漢族)慘遭史無前例的殲滅之禍,僥幸逃脫的部分漢人被迫向南方遷徙,同時也把中原文化傳播到各個角落。歷史是血腥而無情的,不過,漢文化正是隨着流淌的血液滲透了四面八方。

結合曆史背景,再把全詩細讀一下,緣何非要把木蘭的行為上綱上線地定義為保家衛國?她保自己的家,這是肯定的,為了保護老父,免受從軍之災,挺身而出,完全是迫於無奈之舉,木蘭真心的願望其實是順應自然,做個普通人家的好女兒,能夠親近爹孃,能夠化妝打扮,足以告慰一生,因此,戰爭的殘酷本質纔是表達的主題。

誠然,從文學藝術造詣來看,《木蘭辭》絕對是優秀的詩歌作品,它具有極其濃鬱的民歌特色,樂府詩在形式上的活潑開朗,節奏感上的鮮明強烈,都在這首詩裏充分體現。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極富生活氣息;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活靈活現;以風趣的比喻結束全詩,令人回味無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