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層 推進鄉村振興

(申論一點通評析:本文標題主要採用遞進式寫法,即「核心措施+作用意義」,從標題直接體現文章核心主旨,便於考官把握文章方向和內容。)

在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兩個百年目標,其一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鄉村振興是關鍵環節。然而當前農村發展普遍存在傳統文化缺失,招商引資不切實際等問題。究其根本在於鄉村發展未能深入聯繫當地實際情況,因此,要讓眼皮貼近地皮,深入基層,瞭解基層,才能推進鄉村振興。(申論一點通評析:闡述背景式開頭,聯繫時政要點,緊扣內容主題,簡要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引出下文建議和措施,邏輯順暢,不拖泥帶水。)

深入基層促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產業發展是經濟水平提升的關鍵,為農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Y縣A鎮在招商引資中脫離實際,空頭招商嚴重,在企業投資意向不確定的情況下就盲目承諾給予送地、免稅等政策傾斜,導致被詐騙利用,遭受經濟損失甚至破壞社會穩定。之所以部分鄉村引進產業落得如此下場,根源在於未能聯繫實際促進產業振興。而結合當地實際引進產業,不僅可以促進村民就業,也可以緩解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問題,更能實現經濟發展。因此,還應聯繫實際發展產業,從而實現農村發展。(申論一點通評析:分論點1,例證法,結合案例,對問題進行深入剖析,不僅有直接原因,還點出了 「根源在於」的深層次原因,分析深刻;接著水到渠成地說明鄉村引進產業的作用和意義,回扣觀點,銜接得當,具有說服力。)

深入基層促文化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靈魂。就是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做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保護好農村傳統技藝、民俗風情等,培育鄉風文明。M區Q鎮為保護生態,結合當地歷史文化特點、從細節入手,規劃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特色村,打造集民俗文化體驗、生態旅遊為一體的綜合項目,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保護了本地文化資源,也實現了增收。B民俗文化村在短短几年間,被濃鬱的商業氣息籠罩,缺乏體現當地特色的傳統技藝業態,最終淪為荒廢。因此,還需結合基層文化實際情況,促進文化振興,推動農村發展。(申論一點通評析:分論點2,與分論點1相同,例證法,也是利用虛擬化案例,採用兩個虛擬化案例相互對比,通過比較與反差說明文化振興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應該堅持的原則,詳細具體,立體化,更加生動地論證論點。)

深入基層促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更加凸顯,人才競爭已成為國家、地區、行業、組織之間競爭的焦點。鄉村振興的動力,就是要抓住機遇,吸引更多有情懷、有能力、有責任心的鄉賢人才回歸家鄉、建設家鄉。大學生小肖深入農村基層,與農民同喫同住同勞動,與鄉村教師共同翻山越嶺,切實瞭解到農村地區發展所面臨的艱辛,將研究方向確定為三農問題上,結合實際經歷,能夠為鄉村發展帶來更具針對性的解決辦法。耶魯大學高才畢業生秦玥飛,學成歸國放棄城市優越的就業條件,毅然回到湖南衡山賀家山村,融入村民生活,結合當地實際發展現代農業,帶領鄉村發展步入快車道。可見,促進鄉村振興,還需要結合基層實際情況促進人才振興,以人才的力量帶動鄉村發展。(申論一點通評析:分論點3,理證法與例證法相結合,先是說明人才對鄉村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要如何做,接著用兩個大學生畢業後深入基層為典型案例,說明本段分論點,有理有據,道理與事實相結合,說服力自然增強。)

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而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是否做到眼皮貼近地皮,只有眼睛向下看,深入基層,傾聽百姓心聲,纔能有效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駕護航。(共1090字)(申論一點通評析:總結式結尾,著重體現本文中心:要結合實際推動鄉村產業、文化、人才振興,從而使得中心更加明確,主題更加凸顯,為文章畫上圓滿句號。)

(申論一點通評析:本文整體結構規範完整,篇幅字數符合要求,中心明確,契合主題,邏輯嚴謹順暢;語言表達方面,多處使用短句,簡單凝練,通俗易懂,讓閱卷官更容易抓住文章核心觀點;總論點與分論點銜合良好,分論點有效支撐總論點,總論點有機統領分論點。值得一提的是,本文論證方法主要採用案例論證法,案例源於所給材料的選用,加上自己的觀點的加工,使得文章論點得到有效論證。採用此方法非常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契合文章觀點,精鍊地總結選用所給材料的案例,切勿不加總結、長篇引用材料原文,否則會有摘抄嫌疑,影響自身觀點表達,分數定會不高。本文的不足之處在於,文風比較偏口語化,文采比較欠缺,影響了文章的美感。)

文章來源於網路,申論一點通評析鑒賞,

轉載請備註來源於「申論一點通」微信公眾號(shenlun1dt)。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