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是快餐,並不是要顧客在那坐半天的。半個小時之內喫完,並不需要為你在中途想要上廁所這件事負責也不是沒道理:對於個人的一天而言發生在此時間段概率較小。比如你是看電影,要待2h,那麼概率立刻大了4倍。更長的時間比如唱歌5h,就幾乎是個必然事件。那麼你喫飯半小時正好想上廁所也只是你自己的巧合。再者,如樓主所說的情況必然是旁邊很近的地方有公共廁所,比如在商場。那人家為什麼不節省一大片區域利用別人的廁所呢,可以節約下來一大筆經費:佔地以及設施;並且衛生情況會好很多,保潔也變得簡單得多。完全是非常利己的做法。是我說的這個情況吧。

當然我不得不說,這樣的商家是缺乏顧客意識的。點餐之後還要出去找洗手間,一個人的時候情況會更尷尬,這樣會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不便。

但是作為一個快餐店,我在上面也說了,遇到需要滿足顧客這種需求的情況會較少(不要跟我說什麼基數大,大多數人都可以很輕鬆忍耐那20分鐘左右不上廁所)。其次,它的定位決定了它並不需要滿足顧客較高層面的需求,比如很方便快捷的上廁所。它只需要快捷地賺錢,快捷地送走顧客。它甚至不想要顧客在餐廳內逗留,可以快速更換顧客這樣有利於它的經營。綜上兩條,再加之快餐店的特性,以及其消費者的特性:大家只是為了高效率地解決三餐,只要味道過關,環境過關,服務過關,(且標準都不會太高)那麼其它條件是不會對消費者是否繼續來消費產生較大影響的:你會因為一家快餐店沒有廁所而放棄它的便捷去尋找別的不太方便的快餐店嗎?那快餐店的意義何在?所以有沒有廁所這一點,對它的利益影響太小,甚至對它的盈利有利無害,那敢問哪一家快餐店不願意呢?尤其是規模較小的。
想起了公共廁所不普及的時候,大家都紛紛去肯德基麥當勞借廁所的場景。麥麥和肯德基的廁所總是排起長龍,在早年真是撐起了公廁的一片天。相應的是,廁所的清潔經費不知道翻了多少倍。這種世界500強企業應該還撐得住,小型快餐行業大概就承受不起了。另外,現在不單是快餐店,很多綜合商圈的用餐空間都是沒有廁所的,廁所的那幾平方米空間,可以為商家多帶來一些利潤,使用商場的公共廁所也節省了店裡的清潔成本。

其實只要廁所離得不遠,這一現實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樣的快餐店在商業樓層和車站居多,平常開設在街頭的那些還是有的。

這種快餐店也就是本著利用空間的想法吧,車站旁邊寸土寸金,能利用便利用,雖然合理,可是我個人是覺得不方便的。
覺得這些快餐廳只出現在火車站附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